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元梟》第131章 內政之優劣
孔子有句話說的好:“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名”,對於一個政權的領導者而言,實在是重中之重之物。

 當年,陳友諒以下犯上殺死倪文俊,為自己打起了天完忠臣的大旗,並用這杆旗幟為自己招攬了大批的優秀人才。

 可現在,以忠臣而自居的他卻做出了弑君的事情。那些被他用忠義之名而招攬的人才,必也會與他離心離德。

 而手下人一旦離心離德,就自不可能做到力往一處使。因陳友諒自己給自己定的人設崩了,下屬們也都打起自己的小算盤了。

 所以,這就是篡賊不能成大事!

 然後再說內政。

 內政就先說朱元璋。卻是在至正十八年時,朱元璋便將康茂才任命為了營田使,命其在境內廣設屯田。而後為了節約糧食,更是在境內下達了嚴苛的禁酒令。

 明令禁止境內軍民無事飲酒,大將胡大海之子胡三舍知法犯法,私自釀酒獲利,亦被朱元璋明正典刑。

 最後,為了招攬人才,朱元璋不但在金陵城中專門修建了禮賢館,之後更是親自拜訪境內大儒名士,以此拉攏地方讀書人。可以說,朱元璋將民生和民心,都考慮到了。

 朱元璋是如此,另一邊的張士誠做的卻也不賴。

 甚至比較起來,張士誠在內政上的舉措比朱元璋都要早。卻是早在至正十六年,張士誠率領兵馬攻克平江,然後將平江府改為隆平府時,便設立了省、院、六部等行政機構。

 然後,鹽民出身可謂十分了解民間疾苦的他,便下令廢除了元朝施加在農民和鹽民頭上的苛捐雜稅。並頒布了《州縣務農桑令》,廢除了百姓先前所欠元蒙朝廷的一切稅款。

 之後的同一年,他所建立的政權便大興屯田。不過好巧不巧的是,張士誠和毛貴都將寺廟僧侶當成了他們撈外快的地方。

 毛貴奪寺廟僧侶之商鋪田地,以寺廟僧侶積累的百年財富推行改革,遠在江南的張士誠卻也同樣是這樣做的。

 在佔領江浙重鎮吳縣,並將此縣作為自己的治所後。張士誠便將此縣最大,同樣也是江浙境內最大的寺院——承天寺,充了公。

 他把承天寺的寺廟改成了自己辦公居住的王府不說,之後更是將承天寺的所有銅製佛像全都融了。將這數以萬斤計的優質青銅全都熔煉成了“天佑通寶“式銅錢,取代了那早已通貨膨脹到不能使用的元蒙寶鈔。以此平衡了江浙地區的物價和市場。

 並在之後大興教育,頒布《州縣興學校令》,開辦弘文館,招納“將吏子弟、民間俊秀“,以國家之財供其讀書。

 而後又設禮賢館,廣徠四方文士,使的施耐庵、羅貫中、陳基、陳維先等元末名士,紛紛來投。

 也因此,除了在軍事上比不過朱元璋之外,張士誠在民政上的舉措是一點不比朱元璋差的,甚至還要更好一些。

 可相比起他們來,陳友諒在內政方面的所作所為便就差太多了。

 因為是弑主上位,所以為了拉攏那些驕兵悍將,陳友諒的治下便是一種軍政府形態。

 那些個領兵的將領既管轄軍務同樣還管理境內民生,可以說是‘上馬治軍下馬管民’。

 弄得境內官吏權責不分不說,更使這些將領在無形中形成了一個接一個的小山頭。他們在自己的地盤上稱王做霸,儼然就是一副土皇帝做派。

 這樣一來,陳友諒所下達的政令,也根本就無法在地方上推行。因將領們都將轄區及轄區百姓視為自己的私產,故在轄區內便會肆意盤剝。

 以至陳友諒的境內,經常會發生兵丁欺壓良善,乃至奸淫燒殺之事。

 而陳友諒呢,因弑主上位根基不穩,對此卻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進而使得境內百姓苦不堪言!

 除此外,陳友諒在教化及對待讀書人方面,手段也尤為惡劣。

 不但沒有設立專門招攬讀書人和才學之士的機構,更是喜歡用武力脅迫的強征辦法讓湖廣及江西二地的讀書人為他效力。

 這樣一來,陳友諒在湖廣及江西二地的士林中,名聲也就變得臭不可聞。以至境內的很多讀書人,經肯躲入山林之中做閑雲野鶴,也不遠被他征召,受其驅使。

 也因此,姬宗周便一點都不看好陳友諒。

 陳友諒的地盤雖大,兵馬雖多,可在其眼中卻是大而空。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權勢,不過就是因為軍事上的節節勝利,使的境內軍民有苦而不敢言罷了。

 可只要這次看似十拿九穩的戰事失利,陳友諒的境內就必回人心浮動。如此,朱元璋若能把握機會趁勝追擊,人心散亂的陳軍就必回一潰千裡,進而一發不可收拾。

 也正因此,姬宗周便尤為看好朱元璋。因朱元璋只要能擊敗陳友諒,獨木難支的張士誠就不可能會是他的對手。

 這是整體實力上的差距,不是計謀可以彌補的。

 姬宗周是牧民官,搞內政的。所以他很明白,內政的好壞才是一個政權決勝的最基本條件。而戰略和戰術都只是輔助而已。

 這點,也就是他和韓熙看問題時最大的不同。

 所以,在聽到姬宗周那樣的一番話後,熟知歷史的毛正梁著也不由眼前一亮,對姬宗周的觀感更是高了數分。

 捫心自問,如果毛正梁並不是一個穿越者,那在陳友諒和朱元璋及張士誠三人中,他還是更看好陳友諒的。

 畢竟朱元璋此時的處境實在太過糟糕。就好像是一個人在過獨木橋時,恰巧被一頭猛虎和一匹餓狼夾在了中間。

 即便這個人手中拿著一柄利劍,也實在難有什麽生還的希望。因只要他與猛虎廝殺或與餓狼搏鬥時另一方生了殺心,就隨時能從背後咬斷他的脖頸。

 ‘處在這樣不利的局面中,還能安安穩穩的走過獨木橋並將那攔路猛虎和狡猾餓狼全部誅殺,這需要怎樣的勇氣和毅力啊!’

 毛正梁腦中想著,實在是打心底裡佩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