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元梟》第108章 野心勃勃
  壽張現在已經是注定淪陷了。

  而一旦壽張淪陷,作為齊王兼行省平章的毛正梁也就可以統帥帳下大軍,沿運河南下直撲濟寧。

  到了那時,在十數萬兵馬的圍攻之下,田豐是絕不可能有什麽反敗為勝的希望的。

  這樣一來,高義壽自就不會向一個必死之人效忠。

  畢竟,他高義壽也是上有老母下有妻兒的。且他的家眷現在也就都在東平路的治所須城住的好好的,並沒有安置在壽張。

  這等情形下,高義壽瘋了才會與壽張城共存亡。

  反正他已經盡力,接下來的一切也就只能聽天由命,跟他沒多大關系了。

  心中這般想著,高義壽自也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突圍逃生。

  如此一來,高義壽帳下的這些個親兵護衛,自也不由松了口氣。

  說實話,作為和高義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親兵,他們倒還真怕高義壽做一個愚忠之人。而現在,高義壽既然願意突圍,事情自然也就好辦了。

  至少在如今時候,親兵們也有了一個光明正大的逃命借口。

  所以這數百名親兵甲士當下也就護著高義壽衝出了府宅,然後不管不顧,悶頭便逃往了城東方向。

  使的毛正梁派出的後續部隊才剛進城池,城中的田軍也就失去了統一指揮。

  而沒了統一指揮,又正值深夜,這城中天的下場如何,也就可想而知。

  ……

  “殺,給我狠狠的殺。城中敢有反抗者殺無赦,有地痞無賴趁火打劫摘咱們桃子的,也殺無赦!”

  這些日子費了吃奶的力氣總算是攻進了城池,破城毛軍的殺氣之重,可想而知。

  畢竟攻防戰自古便是戰場上最殘酷且最血腥的戰爭模式,毛軍即便成為了戰場上的勝利者,可照樣也是積累了一肚子戾氣需要發泄的。

  所以自毛貴起,毛軍中就有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

  凡抵擋毛軍,而被後毛軍破城的,破城後兩個時辰,軍中執法隊不入城池。士卒在城中做了什麽,一切皆於執法隊無關。

  兩個時辰後,身著黑衣的執法隊方才會進入城池。而到那時,若再發現士卒燒殺搶掠,行不義之事,則殺無赦!

  這是毛貴在入主山東時,便定下的不成文的規矩。

  因出身底層的毛貴很清楚士卒拚命搏殺後,最需要的東西是什麽。因此,軍中就有了這樣一個不成文的規矩。

  而作為毛貴唯一的子嗣,如今山東的真正執掌者,毛正梁對於這個“野蠻”的規矩自也是一清二楚。

  可在這個時候,他卻也並不打算改變什麽。

  雖然自古便說:“秋毫無犯者,即為王師”有說:“得民心者得天下”。

  可熟悉歷史的毛正梁卻也明白,這話在大多數時候,不過也就只是被拿來說說而已。想要做到,那可就太難太難了。

  因為在這個時候,莫要說他毛正梁了,就連那位遠在江南與他同殿為臣的朱平章。帳下兵將攻克城池後,也依舊會做燒殺搶掠之事。

  甚至就連他自己,年前時候還從大戶人家那敲詐“寨糧”來養兵買馬呢。

  說什麽秋毫無犯,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後,至於那得民心者得天下。呵,金人得天下,得民心否?大元得天下,得民心否?

  卻是在爭端天下的道路上,倒下的最快的便就是那一身浩然正氣的君子。

  宋襄公半渡不擊,正人君子,

反受天下恥笑;李世民弑兄逼父,無視人倫,卻被讚為明君!  由此可見,私德之好壞本就不是衡量為王者的條件。

  而真正衡量為王者優劣的,說到最後也就無非四字,“成王敗寇”。

  為了取得勝利,殺俘能如何?縱兵掠奪又能如何?上天既讓他生於此世,他毛正梁就不能再讓這一世的生命枉活。

  就便如那東晉恆溫所言:“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

  如此也好過那些春生秋亡的螻蟻促織,生不為人知,死不為人曉,活的那般寂寂無聞!

  腦中這般想著,毛正梁在望向南方時,眼中便也不由露出了赤裸裸的貪婪和野心。

  ‘等著吧,待本王掃平濟寧,盡收田豐治下七百裡江山,本王便可發兵奪取兩淮。到了那時,再引兵向東攻打察罕,便就是逐鹿中原之戰了!’

  毛正梁於心中不禁這般暗想了聲。

  卻是野心這種東西一旦出現,便就如同星火燎原,再也無法熄滅了。

  因能勾起你野心的,本就是你內心深處最渴望的。

  而在如今時候,毛正梁已經徹底掌控了山東,那他如今所最渴望的事情,自然就是一統北國。

  因為只有一統北國,毛正梁才能讓他所掌控的政權避免旋起旋滅的結局。也只有到那時,毛正梁方才會有稱帝建極的資本。

  否則,他就是只是別人成功路上的墊腳石,歷史課本上都不會提到名字的失敗者。

  所以,便就在這天深夜,混亂不堪的天下就又多出了一個欲要稱帝建極的野心家。

  不過這些心中所想,除了毛正梁本人外,尚還沒有一人知曉。

  且因為技術條件的過於落後,即便是田豐本人,此時也都不知壽張淪陷的消息。在這個時候,作為一個板上釘釘的末路梟雄,正處在睡夢中的他卻還想著擊敗王士誠後攜勝威北上呢。

  因此他並不清除,便就再毛正梁佔領壽張城後的第一個清晨,駐守在安山的殘余部隊,便就在高義壽的率領下逃回了須城。

  打算尋一個合適的機會投降。

  而毛軍,在齊王兼行省平章毛正梁的親口命令下,足足五千精銳騎卒,則也就在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的時候,化為了大軍先鋒。

  在德州元帥續繼祖的親自率領下,沿運河浩蕩南下,直撲濟寧重鎮任城,要斷田豐的後路。

  然後不過兩個時辰,毛正梁在搜集了一番高義壽未能帶走的大量船隻後,也就領著數萬兵馬沿運河浩蕩南下,打算給這場戰爭,徹徹底底的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