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萬歷尖商》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往的印象
  不過很顯然的,進入武學中的子弟,多習儒業,主講大義,每月只有初二日、十六日兩天,由教官率武學子弟,到城外的空地演習弓馬。名為武學,教習軍事的內容都很少。

  更不要說教習培養炮兵人才,工兵人才,參謀人才等了,怪不得戚繼光任薊鎮總兵後,要開設武校,專門向鎮內的各將們教習一些基本的東西,可見當時大明各軍中專業軍事知識與專業人才的缺乏。楚簫有這個打算,在五寨堡開設一家軍事學院。

  專門招收培養各樣的軍事人才,特別是那些專業性較強的軍事人才,快,總督大人有意在五寨堡開設軍校的消息傳開了,人都動了心思。五寨書院現在己經在山西鎮頗為出名,不知這五寨堡軍事學院到時如何?在楚簫的打算中,這軍事學院內的教官當然是從鎮內各軍中有著經驗豐富的將官中聘請。

  而那些入學的學生,除了堡內的良家子弟外,各軍中專業性較強的兵種中的出眾軍士,五寨書院中較出眾的學生們,均可入學。對於這個軍事學院,除了培養軍事人材外,他還有個打算,在學院內開設思想政治課,灌輸自己需要的國民思想,信念信仰等。到了他現在這個層次,己經不只是為了打打殺殺,升官發財。

  而應該考慮一些更深入的問題了,眼下楚簫的嫡系軍隊都是兵精糧足,戰力強悍,不過如何一直保持下去,防止這隻軍隊退化,這是需要黃來福考慮的問題。畢竟軍隊待遇,戰力強,並不一定就不會出問題。

  唐末的藩鎮割據,為禍全國的驕兵悍將,就是前車之鑒!往遠想,只有那種有信念、思想、有紀律的軍隊才可以橫掃天下,長久保持戰力。這樣便需輸軍士們某種信仰,讓他們明白為何而戰,參軍是為了什麽。

  而不是簡單的當兵吃糧。不過灌輸將官們什麽樣的信仰,該從何處著手,這又是個問題。後世興起的民族國家思,或許可以作為自己的借鑒。經過蒙元胡亂後,其實大明的漢民主義思想是非常強烈的,華夷之辯是當時的主流。

  或許自己可以從這方面入手,引導軍隊的民族思想,將未來軍隊國民的激情引向外部。當然了隻信仰地軍隊。未來地軍國民思想。都需要良好地教育基礎。有相當高地識字率。

  這些事情需要自己經過大量地經營。沒有十年。二十年時間難見效果。不過這樣做也是有利有弊。長久保持戰力。國民地民族思想興起。都需要外部地激情利益。表現在渴望源源不斷地動戰爭獲取土地與財富。

  而且這個過程還不能停滯下來。否則整個軍隊社會就會轟然崩塌。不過幸好現在趕上好時機整個世界轟轟烈烈地大殖民時代。有足夠地外部利益吸引。自己大可將禍水外引。

  相信以現在全世界地土地財富。足夠讓這種禍水外流三百年了。至於三百年以後地情形。兒孫自有兒孫福。未來地事情他們自己看著辦吧。不過這種軍隊地信仰不是一年兩年就可以建立地。

  近十年內最要緊地。是如何繼續保持五寨堡軍隊地戰力。防止他們小富即安。不思進取地思想。目前。

  楚簫的幾營兵情況還好充足的糧餉上精良的武器與裝備,還有嚴格的軍功認定與獎賞制度,保證了將士們的戰力與士氣,讓他們獲得了源源不斷的成功。眼下的五寨堡軍隊,是九邊各鎮軍將們都渴望進入的優良場所。五寨衛中雖然也設有分管軍籍的“清軍指揮”官員。

  負責軍士們的勾補逃亡等事務過五寨堡這個地方,自黃來福任職後來只有聽說軍士們渴望進入,沒有聽說過他們有逃亡的。而放在余的軍鎮衛所則是軍士們逃亡不斷。

  以至於在前些年時,萬歷皇帝專門下旨題準,如果各鎮的督撫高官,各營衛的將領們,他們所部的軍兵有逃亡三分以上,便要降職一級,逃亡五分以上,便要降職二級。雖是這樣嚴厲控制,各地營衛的軍士軍戶們逃亡情況還是源源不斷。

  這與五寨堡之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各地督撫軍官側目。雖然情況一片大好,不過居安思危,要防止將來自己軍隊的脫化,軍隊的信仰又不是短期內可以建立。

  所以楚簫決定采取另外一個方法應急:嚴格的等級制度與鮮明對比的社會身份地位!不管在什麽時代,古代還是現代,中國還是外國,作人上人,高居於他人之上,人為地劃分不同人群的待遇等級,總是提高人們上進心的一種有效手法。任你再有錢,再有學問,當官的總可以壓著你。

  任你再風聲雲湧,你的上級總可以壓你一頭。所以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社會身份地位,便會成為一種強大的奮鬥動力。其實在五寨堡軍隊中,等級制度還是很森嚴的。

  楚簫定的軍禮第一條,就是定尊卑止驀越。平時在軍中,軍士見隊長,需要作揖侍立。小隊長見旗總,也需作揖侍立。旗總見百總,需一跪一揖。百總見把總,便需兩揖一跪。不論平時在何地,下官遇到上官,途中有騎馬的,都要下馬。

  平時無事,小隊長,旗總,百總等相坐時,可以論鄉情從便,但也須坐側侍,不許齊肩平列。以上如有違抗,都需以軍法重治。五寨堡軍隊之所強,除了訓練嚴格,糧餉盔甲足精外,強調這種森也是很大的一個原因。

  誰不想高人一等,享受別人傾慕的目光?要想往上爬,只能立下軍功,五寨堡軍隊中完善的軍功認定制度,也保證了該你的功勞,不會被別人冒領,讓將士們安心打仗。

  大家都想立功,爭相博命,自然是使得整隻軍隊彪炳無比了。當然,五寨堡軍隊戰力強悍,另有一點不好提,就是軍中懲罰制度也是非常嚴厲!戰鬥時,設有督戰隊,全軍都需勇猛向前,全隊退則斬隊長,隊長陣亡而全隊敗退,全隊皆斬。

  隊長戰死,伍長自動頂上隊長之職,伍長戰死,資深老兵自動頂上,直到戰至一兵一卒為止。隨意潰逃的將官軍士們受到懲罰,家人同樣會受到牽累。勇猛作戰而立功的將士,他們受到獎勵,他們家人同樣有好處。

  這就讓士兵們隻敢向前敢向後。而且這種獎勵:罰,都是嚴格依從軍法,不存在多少的個人好惡,自由心證,保證了軍法的嚴肅性,讓將士們心服口服。種種嚴格的軍製與待遇,就了現在這隻強悍無敵的五寨堡軍隊。為了讓這隻無敵的軍隊繼續存在下去。他決定在五寨堡軍隊外引入這種森嚴的等級制度。

  軍人地位為第一等,到時還會有相應的禮儀及待遇。任你再有名望富裕的戶民戶,也得在軍人面前畢恭畢敬,向他們作揖行禮。他們要改變這一切,只有他們自己參軍,或是自己家族內獲得某種軍功,才能取得相應的社會地位。

  而普通的奴仆民,如果他們立了軍功,也可以取得相應的社會地位,獲取自己的私人財產……軍中的職務越高,社會地位便越高!如果說黃來有意在五寨堡開設軍校只是讓人議論與期待外,到時他在五寨堡軍隊外實行軍功等級待遇製可想而知會引起什麽轟動了。這個事情事關重大。

  楚簫謀劃,而總督府事務繁多,黃來福百忙之中,只能吩咐心腹幕僚仔細研究此事。而且現在還有一件大事需要黃來福關注是新的一年秋收又開始了。

  五寨堡及各地農場是楚簫的興家基礎,由不得他不重點關注。萬歷二十七年八月十六日。五寨堡全堡吃完月餅完中秋,便全堡總動員始了堡內諸農場麥子的收割。

  這些年中,五寨堡各農場己是固定在四十萬畝的田地規模糧基本上定在九十萬石左右。至於八角堡的各處農場,有田地二十萬畝,產糧大體定在了三十萬石左右。還有偏關與老營堡,共有田地三十萬畝,產糧大體在三十五萬石左右。除了楚簫直接掌控的這幾堡外,還有塞外的清水河及黃浦川河一帶。

  這些年經過屯田墾殖,自己參股經營的農場加上移民們交納上來的田稅,也可征收到幾十萬石糧左右,而且塞外的移民們可以自給自足,又可以擁有了這麽多的土地,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這些年來,楚簫在這些地方廣泛采用四區輪種製。

  分別種植、小麥、蘿卜和大麥等,所以各農場的田地肥力保持良好,使每年的產糧定。而且各農場中種植的眾多大豆、甜菜、胡麻、油菜等物,肥田養地的同時,還為五寨堡各個工廠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原料。五寨堡馬推二號收割機己於幾年前研製成功,並在五寨堡各農場中廣泛使用。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這種收割機用兩匹馬拉動,內中有一種木翻輪的旋轉葉片裝置,可以靈巧地抓住小麥,一對帶齒的刀片將麥子割下後,便會由翼輪拋到傾斜著的帆布上面打好捆,非常好用。

  除了五寨堡外,由於塞外地勢平坦,地廣人稀,很多農場都在使用。當然了,由於過於昂貴,這種五寨堡馬推二號收割機倒是很難在大明市場打開局面。五寨堡與各堡農場相繼收割豐收後,一時之間,各堡又是米商雲集。

  由於以五寨堡為的晉西北諸堡不但能自給自足,還有余力供應外地,這讓朝中的運糧壓力大大減輕。往年時,朝廷要運糧往山西鎮,大同鎮,延綏鎮等地,不知要耗費多少精力。

  這幾鎮都是山高路險,一路上不知道要造成多大的損耗。為了運糧,也因此有了折色銀這個概念,也造成了晉商的大興。現在好了,五寨堡等地興起後,不但是山西鎮,就是大同鎮與延綏鎮,也因此大大佔了便宜。

  可以就近買糧,大大減輕了朝廷的壓力。對於楚簫這個成績,就算很多官員們內心不服氣,也不得不承認他的過人之處。些年來,靠近塞外的偏關堡繁華了許多,由於總督及老營堡一帶屯田,加上塞外的墾殖開拓,與歸化城的三娘子貿易,都讓偏關堡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得利。今年秋收,偏關與老營堡一帶的屯田三十萬畝中,產糧高達三十五萬石,遠遠地滿足了當地的駐軍需求,還有余力外送。

  加上偏關也算是塞外與山西鎮內地的必經之地,大批的商隊糧隊都要從這裡經過,讓秋後的偏關堡更是熱鬧起來。眼下到塞外墾殖的移民越來越多,塞外的農場村落越見的多起來。

  最遠的商隊屯民們,己經到了後世的包頭一帶屯墾開荒。讓大明邊鎮民眾意外的是,這些塞外的移民到了邊地後,他們開墾出來土地,種植出來糧食後, 才不過幾年時間,不但能滿足自己的需求,還有余力向大明內地輸送了。

  這就讓人非常奇怪,一直在人們的印象中,塞外都是些鳥不拉屎的苦寒之地,向來難以養活自己,不然的話,為什麽幾千年來草原上的胡人總是養活不了自己,而經常要向中原地帶劫掠呢?就是中原國度,向來將這些地方視為累贅之地。

  因為這些地方難搞農事,在這些地方的駐軍後勤補給總是朝廷的一個巨大壓力,老見投入,不見收支,最後隻好無奈放棄。就算有些中原王朝堅持在當地駐軍,也只是看中其軍事意義罷了。幾千年來都是這樣。

  現在然反過來,塞外之地開始向中原內地輸送糧食,讓第一次聽聞的人有天地顛倒的感覺,如果塞外向輸送牛羊馬匹或許眾人還不會奇怪,事實上些年中,由於漢蒙雙方互市,加上漢人蜂擁到塞外經營草場畜牧。

  這些年中,從塞外到山西鎮的許多地方,己經形成了諸如許多:牛道,羊道,馬道的專門道路。每年中,都向山西鎮提供了大批的牛羊馬匹等。現在塞外卻是開始向內地輸送食由不得眾人不大驚小怪了,也引起了各界好一番議論。

  當時《五寨堡新聞報》也專門開辟專欄介紹了此事,消息傳到京師,又是引起一番大驚小怪,成為當時茶樓酒肆的好長時間的熱門話題。不過大驚小怪久了人慢也就習以為常了,只是很多人也改變了以往的印象。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