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秦漢之建國路》第二百五十五章 3水之戰(4)
第255章三水之戰

 項羽大本營雖然設在莒縣,但並不是全無動作。他將軍隊分為三部,龍且帶領一部,攻佔即墨,鍾離眛帶領一部圍困臨淄城。也只有項羽親自率領著的一部在莒縣中修養。

 一月後,傳來消息,龍且攻克即墨城,即墨城破後,隨即遭到屠戮,龍且以此舉向齊國百姓宣布,凡是對抗西楚的,都是這般下場。

 項羽在齊地屯駐,所需錢糧甚巨,從彭城往來運輸困難,項羽令龍且攻克即墨,也有籌措軍糧的考慮因素。

 在屠戮即墨之後,齊地百姓無不振恐。龍且在膠東散布軍卒到齊國鄉裡,逼迫齊人交出自己的儲糧,甚至連春季播種的谷物也要上交。交完了糧食,鄉裡還要組織人手,將糧食運輸到莒縣去。

 范增建議項羽屯兵即墨,如此也能減輕齊地百姓輸運之苦,卻被項羽笑道:“亞父何以重齊民而輕楚民呢?我大軍上有大部糧草從彭城運來,若是去往即墨,豈不是勞累西楚百姓了嗎?”遂不與采納。

 如此,整個膠東郡滿路都是押運糧草的百姓與監視運糧的楚兵。

 齊國百姓無不對項羽所代表的西楚恨之入骨,不斷有人反抗,但反抗的代價便是遭受更嚴重的報復。龍且甚至為此制定政策,一裡有人反抗,全裡處死。

 最後是整個裡的反抗。但龍且屯兵即墨城外,控制了膠水,齊地百姓不能西行,只能往東逃,龍且便派遣麾下樓煩騎兵往西去,只要將逃跑的齊人盡數殺死即可。

 這些樓煩騎兵並不緊追這些逃難的齊國百姓,只是驅馬慢趕。

 珂蘭是樓煩小隊的隊長,統帥六十名樓煩騎兵。此時,他正與其他幾個小隊配合,負責追趕往東逃竄的齊國黃縣百姓。

 他不明白這些齊國人往東逃跑有何意義。各個樓煩小隊已經達成了共識,他們要緩慢往東驅趕這些百姓,將這些不知所謂的人趕下海去,那將是多麽有趣的事情啊。

 漸漸的有其他逃跑的齊國百姓匯合,同時樓煩騎兵小隊也加入這場狩獵之中,仿佛群狼追逐著羊群。十個樓煩小隊,將數千逃亡的齊國百姓趕到了海岸邊。

 樓煩騎兵拿出乾糧咀嚼著,他們等著欣賞這些逃難百姓的跳海演出。

 珂蘭看到這些齊國百姓紛紛走到海灘之上。海平面一片晦暗。齊地百姓跪在了海岸上,似乎在祈求某個神明的保佑。

 看到這一幕,珂蘭嗤笑了一聲。

 有騎兵小隊長道:“他們到底跳海還是不跳海?實在不行,我們可以送他們一程!將他們趕下海去。莫耽誤了回去複命的時間。”

 就在珂蘭等十名小隊長商量出了結果,若是天太陽下山之前,這些逃難的齊國百姓還在岸上猶猶豫豫,就莫怪他們不留情面了。

 眾樓煩騎兵又等待了一段時間,卻見到一支艦隊從海面而來。上面的旗幟赫然是劉字。

 珂蘭瞳孔微縮,喊道:“是遼東的艦隊!大王一直等待與之決戰的人,終於來了。”

 隨著珂蘭的一聲喊叫,眾樓煩騎兵小隊都朝海面望去,只見到海面之上至少有上百船隻,不久,一部分商船靠岸,從上面下來一批黑甲的士兵,手持gōngnǔ、長矛、長戟。

 珂蘭道:“快走!通報大王,遼東王已經在黃縣登陸!”

 這十個樓煩騎兵小隊本來沒有領袖,珂蘭的話一出,有認為對的,也有不願聽從的。

 其中一個樓煩騎兵小隊長道:“珂蘭也太膿包了,若讓遼東王接走這些逃難的齊國百姓,如何回去向龍且將軍複命!”說罷踢著馬肚,帶領自己的隊伍衝向逃難的齊國百姓。

 又陸續有三、四個騎兵小隊被其行為鼓舞,也隨著一起衝鋒。

 逃難的齊國百姓四散而逃,被這些樓煩騎兵殺死踏死著數十人,但同時樓煩騎兵也暴露在了上岸士兵gōngnǔ的射程之下。

 這些樓煩騎兵血氣上湧之下,竟是衝向上岸的敵方gōngnǔ手。

 上岸的gōngnǔ手見到樓煩騎兵衝來,當下不慌不忙,抬起弩機,對著衝上來的樓煩騎兵射出了弩箭,駿馬中箭哀鳴,一個個樓煩騎兵倒下馬去。

 gōngnǔ手放出了弩箭之後,隨即向後退去,長矛手上前,一排長矛尾端頂在地面之上,像是豎起一道帶刺的扎攔,當樓煩騎兵衝來,隨即長矛向前一刺,將馬上的樓煩騎士刺下馬來。戟手隨即上前補刀。

 這樣的作戰方式,已經不需要吩咐,而是成為了一種本能。

 奔在後面的樓煩騎兵看到勢頭不對,開始撤退,可gōngnǔ手已經再次上好了弩箭,奔向前面,對著逃跑的樓煩騎兵射擊,這次,他們瞄準的是馬上的騎士。

 一波箭雨之下,妄想逃跑的樓煩騎士隨即墜馬。失去了主人的馬在海灘之上因為驚慌四處亂竄。

 珂蘭站在遠處,眼睜睜看著衝向岸邊的五小隊樓煩騎兵精銳死在了登岸士兵的手中。

 如果說珂蘭之前對這支打著遼東王旗幟的艦隊還有什麽懷疑的話,現在都已經煙消雲散了,他聽聞遼東王崇尚秦兵訓練方法,這種有條不紊的作戰方式,不正是秦軍所擅長的嗎?

 “還愣著做什麽?大家是要留在這裡等死嗎?”珂蘭也不等別的騎兵小隊如何作想, 自己率先調轉馬頭,如果還有想要送死的人,就盡管去吧,他珂蘭就不奉陪了。

 眾樓煩騎兵小隊見珂蘭撤兵,當下也調轉馬頭,逃離了黃縣海灘。

 隨著更多的船只靠岸,一艘巨型的樓船旗艦也靠岸了。所有靠岸的士兵也都湧向這年,在樓船下船階梯處,站成兩列,維持秩序。

 齊國逃難百姓當下都湧向旗艦附近,跪在地上,向將要下船的“遼東王”磕頭,感謝全命之恩。

 遼東王之名,齊地百姓也有聽聞,傳聞那是一個俊秀的青年指揮天才,可從旗艦之上,下來一名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留著山羊胡須,穿著大秦武將的黑甲,隨行中隱隱以他為首。

 在齊國百姓看來,這應該就是遼東王了,傳聞有時會失真到可笑的程度,年齡的偏差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一個二十多歲的遼東王,與一個四五十歲的遼東王,自是後一個選擇更為真實。

 齊地逃難百姓一起山呼:“感謝遼東王大恩大德,遼東王萬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