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功德系統》第41章 新官上任(1)
  第二天,張大素再次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在定遠郡公府自己的房間內。張大素隻覺地自己是頭疼的要死,腦袋沉沉的,口裡乾乾的,頭暈暈的,張大素勉強從床上爬了起來,感覺雙腿都不聽自己死緩似的。

  張大素一步一步的挪到屋門以外,深深的呼吸了幾口新鮮而又有些冷冽的空氣,才感覺腦袋清醒了一點。然後張大素就在院內慢慢的做著一些伸展動作,以消除醉酒後的不適。

  這時,張大素的貼身丫鬟綠竹端著個東西走了過來,看到張大素已經起床了,連忙說道:“二少爺,您醒了,夫人吩咐我給您弄了一碗蜂蜜水讓你醒醒酒,對了,老爺還讓我提醒您今天是您新官上任頭一天,要記得早點去報道。”

  張大素笑著說:“好了,知道了,你個小丫頭還管起我來了。”說罷將丫鬟端來的蜂蜜水一飲而盡。

  綠竹知道自己少爺跟自己開玩笑,朝著張大素做了個笑臉便跑開了,邊跑邊說:“少爺,我給您準備官服去了。”

  張大素笑著搖了搖頭,自言自語到:“這小丫頭,膽子倒是越來越大了。”

  不多時,張大素在丫鬟的服侍之下穿好了自己作為長安縣縣令的官服,綠竹在幫張大素穿好官服之後圍著張大素轉了一圈道:“少爺,您穿這身可真是英俊啊。可惜就是就淺緋色和銀魚袋差點,要是紫色或者金魚袋就好了。”

  張大素聽了綠竹的話可真是無語了,要知道,唐朝對官員的衣服顏色什麽的是有著嚴格規定的,三品以上著紫色;四品,深緋;五品,淺緋;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品服的花飾:三品以上繡紋:一品,徑五寸獨科花;二品,徑二寸獨科花;三品,無枝葉散答花。四至七品繡紋,均是徑一寸的小朵花;八至九品無繡紋。庶人只能衣白布。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魚袋;五品以上緋袍,佩銀魚袋;六品以下綠袍,無魚袋。官吏有職務高而品級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銜中必帶“賜紫金魚袋”的字樣;州的長官刺吏,亦不拘品級,都穿排袍。

  如果穿超過自己品級顏色的衣服,那就成為越製,越製可是比較嚴重的,被言官逮住了奏他一本那可是有的受了,越製不管在哪個朝代罪過都不小,嚴重的殺頭誅九族,當然了這個是冒犯皇帝的罪過,如名字不能和皇帝同名同年號。普通的就是革職降職等等。

  張大素笑道:“你個小丫頭,還真是敢說,還紫色官府、金魚袋,那可是三品以上的官員才能穿的,那是我能穿的嗎?本少爺這一身已經很不錯的了,你放眼整個大唐看看,還有誰像本少爺這樣年紀輕輕就做到五品官的。”

  綠竹雙眼之中閃爍著小星星,看著張大素道:“嗯嗯,少爺最厲害了,並且這還是您主動要求的當五品官的,要不然就是四品的兵部侍郎了。相信少爺過不來多久就能穿紫色朝服配金魚袋了。”

  張大素看著小丫頭說道:“好了,不跟你多說了,本少爺要去縣衙赴任了。”

  縣產生於戰國,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全國實行“郡縣製”,把全國分為三十六個郡,郡下轄縣,縣令或者叫知縣辦公的地方就叫做“縣衙”了。縣在古代封建政治中是最基層的管理單位,至於下面的裡正什麽的是沒有品級的,不在朝廷官員系列之中,因此縣衙門的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從秦朝開始也開始慢慢的走向規范化,但是此時唐朝的縣衙還不像後世那麽完善。

  唐初的縣衙中以縣令為最高行政長官,其職責是掌管全縣賦稅征收、決斷刑獄、勸農稼穡、賑災濟貧、除奸除霸、興善之教、貢士、讀法、祭神祭孔等無所不包。縣令的品級也不都跟後世戲文中唱的那樣都是七品芝麻官,而是從七品下到正五品不等。唐朝將諸縣分為上中下三個類型。最低的下縣縣令品級為從七品下,一般的中縣縣令為正七品上或正七品下,上縣縣令為從六品。除了上中下縣還有一些特殊的縣,京都近旁的縣份成為畿縣,如京兆/河南/太原府等諸縣,縣令為正六品上。京城所在縣為京縣,如萬年縣、長安縣,京縣縣令為正五品。張大素這個長安縣縣令就是正五品。

  縣丞是知縣的輔佐官(相當於副縣長),其品級小於縣令一個大的等級,也是朝廷命官。其職責是主管全縣的文書檔案、倉庫、糧馬、征稅等,下設攥典1人協助其處理公務。

  主簿是知縣的佐貳官,別稱“書記”。其品級小於縣令個大的等級,主管全縣戶籍、文書辦理等事物。

  縣尉也是知縣的佐貳官, 其品級相當於主簿,主管緝捕、稽查獄囚、治安等事宜。相當於現代的縣公安局局長。

  長安縣縣衙內,縣丞陶宇正張羅著安排下屬掃灑打點,準備著迎接新任縣令的事宜。說實話這個長安縣的官員還真不是好當的,一幫的紈絝子弟整天無所事事的走雞鬥狗,吃喝玩樂,最關鍵的是這幫人還整天惹事,惹了事送到了長安縣縣衙,官員們還不敢管,一個個背景都大的嚇人,上任長安縣縣令因為不敢管被革職之後,縣衙的一切事務都壓到了縣丞陶宇身上,壓得陶宇都快喘不過氣來了。幸好今天一大早吏部派人傳信說陛下又新任命了一個長安縣縣令,今天就來赴任。陶宇心說:“這回我可算是能喘口氣了,再也不用受那些紈絝子弟的窩囊氣了,聽說吏部傳信的人說新來的縣令也是一個背景深厚的人,是定遠郡公府的二公子,並且深得聖心。希望他能管住長安城內這幫紈絝子弟,不過就算管不住,這個壓力也不用我受了,天塌下來有高個的頂著。”

  縣丞陶宇將一切安排事宜都張羅安排好後就吩咐眾人各歸其位,迎接新任縣令的到來,要給信任縣令留下一個好印象。

  等縣丞安排好一切後,不多時,有人來報:“報告大人,新任的縣令大人好像來了。”

  縣丞陶宇馬上率領縣衙的一幫人上前迎接,走到衙門以外。

  只見一個身穿淺緋色官府,腰佩銀魚袋的少年向著這邊走來,手裡還拿著一把寶劍。待到那少年來到近前眾人一看心中犯了嘀咕:“這少年也太年輕了,他真的是新任縣令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