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功德系統》第37章 紫氣東來
  張大素一曲唱的朝中眾大臣心有戚戚然,場面有些尷尬,原本熱鬧的太極宮現在也靜了下來,李世民沒有說宴會結束大家也都不好意思走,一個個都尷尬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的飲酒。這個時候眾位大人第一次感覺到宴會時的時光走的是那麽的慢。

  正在一眾朝臣默默的喝酒時候,張大素那邊又有了動靜,原來是有人去給張大素敬酒。來人舉杯對著張大素道:“張大人,貧道以私人的身份敬你一杯,感謝張大人為我道門著書立傳,使我道門一下子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

  張大素抬頭一看,但見來人雖然穿著一身朝服,卻帶著一頂黃色道冠。見到來人的這幅打扮,張大素心中一動,知道了來人的身份,連忙回禮道:“原來是黃冠子道長,道長過獎了,大素只是講述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而已。更何況大素身為道門中人,為道門的發展出一份力是應該的。”

  不錯,來人正是大唐神算之一的黃冠子李淳風。李淳風(602年-670年),道士,道號黃冠子,唐代天文學家、數學家、易學家,精通天文、歷算、陰陽、道家之說。李淳風與袁天罡兩人共同寫了一本《推背圖》,這本書以其預言的準確而著稱於世,直到現代還被不少道學家、易學家拿來研究。

  不過此時的李淳風還沒有那麽大的成就,現在的李淳風的官位也只是秦王府的記室參軍而已,一身的才能還無處展示,而另一位大唐神算還在遙遠的蜀中當著他的火井縣縣令。

  李淳風自打張大素說封神演義開始便天天一次不落的去聽張大素說書,身為道門中高層的李淳風自然清楚這本書對道門的意義,早早的便想結交一番張大素,可惜遲遲沒有機會。今天在這太極宮中,李淳風便趁機來向張大素敬酒以感謝張大素對道門的貢獻,沒想到張大素竟然說他也是道門之人。身為道門高層的李淳風不敢說對大唐的道門眾人都了解,但是至少也了解各七七八八,更何況張大素這樣的高才,不管是誰家的弟子都不會隱藏著的,可是李淳風確是沒有聽說過道門中有張大素這麽個人,不知道這張大素是誰的弟子,竟然藏的這麽嚴實。

  李淳風好奇道:“沒想到張大人也是我們同道中人,不知道張大人拜在哪一家門下。”

  張大素聽了李淳風的話呵呵笑道:“在下乃是人教門下二代弟子。”

  李淳風聽了張大素的話便眉頭緊皺慢慢的思索:“人教,我好像記得大唐的道門之中沒有人教這麽一個分支啊,不過人教這個名字好生熟悉,是在哪聽說過的呢?”

  想來想去還是沒有想到在哪聽說過人教,李淳風剛想問張大素,可是看到張大素,李淳風突然想到在哪聽過人教了,人教不是張大素所講的《封神演義》這個故事裡,聖人老子所創建的教派嗎,張大素說他是人教二代弟子那豈不就是聖人老子的徒弟了?

  李淳風沒有認為張大素真的是聖人門徒,只是以為張大素沉浸在自己寫的故事中沒有走出來,以至於把自己深度催眠了,自己都相信自己真的是聖人門下了,連忙勸說道:“大素,你還是清醒一下吧,不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面了,這世上哪有人教?聖人老子也早已作古多年了,怎麽可能收你為徒呢,我們應該活在現實中,而不是活在自己虛幻的世界裡。”

  張大素聽了李淳風的話知道他不相信自己,也沒有過多解釋,而是對著李淳風到:“呵呵,李道長你是易學大家,

精通易學,大素說的是不是真的你給大素算一卦不就知道了嗎?”  李淳風聽了張大素的話覺得他說的有道理,便連忙朝著張大素看去,一邊看張大素的面向一遍掐指起卦,可是怎麽算都算不出張大素的一點信息,李淳風不信邪,一遍有一遍的算著,不多時便滿頭大汗,耗費了無數心神,突然,李淳風哇的一聲吐出了一口鮮血,卻是算不出掛來遭到了天道的反噬。

  李淳風一臉驚愕的看著張大素,剛才雖然沒有算到張大素的一點信息,可是也不全是一無所得,在張大素身上,他看到了一番紫氣東來的異象。這種異象只有傳說中聖人老子西出函谷關時出現過,傳說老子到函谷關是紫氣東來三千裡,張大素的紫氣雖然沒有像老子那樣達到三千裡,可是也很是濃鬱,至少有兩千裡。

  “紫氣、紫氣、紫氣東來之象,難道你真的是聖人門下?”李淳風被驚的話都說不利索了。

  太極宮中本來就很安靜,剛才李淳風找張大素敬酒就已經夠吸引人的,如今李淳風一聲驚呼更是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

  張大素沒有承認,而是對著李淳風到:“李道長,你不妨再給在座的各位大人算上一算,說不定有驚喜喲。”

  李淳風聽了張大素的話,不顧剛才的心神損耗,又連忙給在座的眾位功臣起卦算上一算,給這些人算卦可比給張大素算卦簡單多了,不多時便有了結果,可是李淳風又被這次的卦象驚到了。

  “這、這怎麽可能,這一頓飯的功夫,怎麽可能這麽多位大人的卦象出現了這麽大的轉變, 尉遲大人晚年淒涼的卦象徹底變了,長孫大人不得善終的卦象也變成了可以安享晚年,這難道是剛才的哪一首曲子做到的。”

  聽了李淳風的話,朝中文武也被震驚了,長孫無忌這才知道原本自己之前竟然有不得善終的危險,幸好張大素的一個小曲及時的給自己敲響了警鍾,不然自己將來的下場可真的是不好說啊。同長孫無忌一樣,朝中不少大人都是如此的想法,對張大素也更是感謝了。

  就在這時李淳風向著張大素施禮到:“道門後學末進李淳風拜見前輩,前輩道行高深,晚輩自愧不如,佩服、佩服。”

  李淳風如今是徹底的信了張大素的話,對張大素也更是佩服,自己只能憑借微末的道行給人算算前程,預測一下未來,可是張大素輕描淡寫的一首小曲就改變了這麽多人的命運,卻不知張大素如今是一點道行也沒有,更不會卜算之術,所憑借的不過是來自後世的先知先覺而已。

  張大素見李淳風想自己施禮連忙將李淳風扶了起來,說道:“李道長客氣了,大素不過一剛加冠不久的少年當不起李道長如此大禮,我們平輩相交即可。”

  與李淳風關注張大素在道學易學上的成就不同,李世民更關注的是剛才張大素說的《封神演義》只是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歷史就代表著發生過,這更加讓李世民好奇,於是問道:“大素,剛才你說《封神演義》只是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難道封神演義不是你虛幻出的神話故事,而是實實在在的發生過,這世上真的有神仙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