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功德系統》第31章 渭水之盟
  當日下午,頡利和突利親自前來長安城請求和解。

  太極宮中,頡利十分不情願的向唐王李世民施禮到:“突厥可汗頡利拜見大唐皇帝陛下。”沒有辦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管頡利再怎麽不樂意也得老老實實的向李世民行禮。突利倒是無所謂,他本就有心聯絡大唐以獲取大唐的支持,達到與頡利抗衡的目的。

  李世民見頡利老老實實的向自己行禮,很是高興,但是對方畢竟是一國君主,還是要以禮相待的,回道:“兩位可汗免禮,來人看座。”

  宮中內侍聽了歷史民的話立即搬了兩把胡椅來讓頡利和突利坐下,不只是有意無意,兩把椅子並排而放,仿佛頡利和突利兩位可汗的地位是平起平坐似的。突利見狀很是高興,覺得這是大唐在向自己釋放什麽信號,一臉興奮的做了下來。而頡利則對座椅的安排不是很滿意,但是眼下和談的正事要緊,不得已,一臉不情願的坐了下來。

  李世民見兩個人紛紛落了座,問道:“頡利可汗,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頡利無奈道:“小汗此次前來是來向大唐請求和解的,此前對大唐多有冒犯,望唐王海涵。”

  聽了頡利的話,朝中文武議論紛紛,張大素想起了昨晚被突厥人劫掠的村莊,站出來道:“昨晚剛剛劫掠了我大唐百姓,今天就來求和,你把我大唐當做什麽了,我大唐豈是你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若是就這麽答應了你們的和談要求,如何對的起我大唐百姓的冤魂,此次定要讓你突厥有來無回。”

  頡利見張大素站在武將隊列中,以為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將領,對他的話也沒有在意,而是對著李世民道:“唐王,請聽小汗解釋,我突厥前來只是前來祝賀唐王登基的,不過前一番得知唐王對我軍有所誤解,派大軍重重包圍了我突厥部隊,為了我突厥20萬大軍的安全,我們不得已才請長安周邊的百姓前往我突厥大營做客,順便做我們的護身符。”

  李世民聽了頡利的話是氣憤難平,冷冷的說道:“頡利可汗,你可真是巧舌如簧啊,你以為朕有那麽蠢嗎。若你們真的是為了慶祝朕登基前來為何不先遞交國書,而是直接打了過來。如今得知大軍陷入我軍的重重包圍之中,有上趕著前來請求和解,頡利可汗莫不是以為戰爭是兒戲不成,說打就打,說和就和。”

  頡利聽了李世民的話後說道:“唐王息怒,此前確實是我突厥的不是,我突厥願意賠償,請唐王看在長安周邊百姓的面上一定要答應和解啊。”

  一旁張大素衝著突厥可汗怒斥道:“好一個無恥的蠻夷,竟然以我大唐百姓的性命想要挾,我大唐男兒豈是怕死的,若是你們敢傷我一個百姓,我就殺100突厥人作為報復。”

  說罷,張大素面向李世民說道:“起奏陛下啊,臣請扣押這兩個突厥可汗,然後乘突厥人群龍無首之際,一舉拿下突厥大軍。”

  李世民聽了張大素的話露出了一臉意動的神色,看的兩個突厥可汗是冷汗連連。

  就在這時,長孫無忌想到,到了自己出手的時候了,原來張大素和李世民的這一切表現都是張大素提前想好的計謀,張大素與李世民唱黑臉,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一眾文臣唱紅臉,就是為了讓突厥人知道我們大唐本意是不願和談的,要的就是吃掉你突厥20萬大軍,但是為了彰顯大唐的仁義,又為了長安百姓的性命,不得已才答應與你們和談的,但是想要和談你們突厥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

  長孫無忌道:“起奏陛下,陛下初登大寶,不宜多造殺孽,更何況我大唐有不少百姓在突厥人手中做人質,為了我大唐百姓的性命,更為了陛下您的仁德,臣以為我們應該答應同突厥人和談。”

  一旁房玄齡也站出來說道:“陛下,長孫大人說的對,我大唐以仁義立國,豈可置百姓的安危於不顧,這樣會讓陛下失去民心的。臣也認為應該同突厥人和談。”

  李世民聽了眉頭緊皺,裝出一副思考的樣子,頡利和突利也一臉緊張的看著李世民,想要知道李世民的決定,因為這關乎著他們的命運。

  過了好久,李世民才道:“無忌與玄齡說的不錯,我大唐以仁義立國,朕又剛剛登基,確實不宜多造殺孽,還是和談吧。”

  頡利聽了李世民的話剛要松一口氣,沒想到一旁的張大素又說話了,頡利的心又提了起來。

  張大素聽了李世民的話裝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指責長孫與房玄齡道:“你們這些人誤國啊。”

  然後又對李世民道:“陛下,答應突厥人和談可以,但是突厥此次入侵給我大唐造成這麽多的損失,因此想要和談,突厥人肯定要付出點誠意來吧。”

  李世民聽了張大素的話後讚同的點點頭,然後對著頡利和突利說到:“兩位可汗,你們也聽到了,朕答應與你們和談可以,但是你們突厥人要付出點誠意。”頡利聽了李世民的要商議和談內容,終於是松了一口氣,說到:“多謝唐王寬宏大量,為了表示誠意,我突厥願意進獻馬三千匹,羊一萬頭。”

  李世民聽了頡利的話後沒有表態,反而問張大素道:“大素,你認為如何?”

  張大素道:“頡利可汗也未免太小氣了,這麽點東西也能拿得出手。”

  頡利聽到後問:“這位小將軍,依你之見應該如何?”

  張大素道:“以我之見,為了表示對我大唐的歉意,第一、突厥當歸還你們劫掠去的所有中原人口,第二、突厥此次入侵我大唐給我大唐軍隊和百姓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因此突厥應當賠償我大唐馬兩萬匹,牛羊各五萬頭。”

  頡利聽了說到:“你這是獅子大張口,這個條件我們不能答應。”

  張大素聽了之後並沒有感到意外,對頡利說到:“頡利可汗先不要急著拒絕。 我還沒有說完,我知道你們突厥人之所以劫掠我大唐百姓,只是為了一些生活必需品,為了我大唐邊境百姓的安康,我們大唐願意同你們突厥在邊境展開互市,你們可以用牛羊之類的牲畜向我們大唐換取一些生活必須品?可汗覺得如何?”頡利與突利聽了之後一塊嘀咕了一會,說道:“好,我們同意。”

  經過一番詳細的磋商之後,雙方終於商定好了詳細的和談內容:

  一、突厥歸還劫掠去的所有中原人口;

  二、突厥賠償大唐馬兩萬匹,牛羊各五萬頭;

  三、大唐與突厥在邊境選擇一個地方做為集市進行互市,雙方百姓均可在集市上自由交易違禁品外的任意商品。

  四、書籍、鹽、鐵作為違禁品只允許雙方官方進行交易,不允許私下交易(本來張大素計劃交易的物品中是沒有鹽、鐵的,但是李世民及一眾高層交談後認為鹽、鐵是禁不住的,甚至突厥人缺少鹽鐵的話還會劫掠大唐邊境百姓,因此將鹽鐵交易牢牢的管控在官府手中。)

  至於原本計劃的羊毛收購計劃由於羊毛衣的編織手藝還沒有成熟,更不能讓突厥人覺察出大唐早就計劃好了和談,因此沒有提出,待以後時機成熟了在提出。

  次日,雙方在長安城城西的便橋上,雙方宰白馬歃血,李世民與頡利訂立盟約。

  並且當著突厥一眾高層的面,李世民下旨封突利為可汗,表示大唐承認突利的可汗地位。突利一臉興奮,而頡利臉上的表情則很是精彩。

  雙方訂立盟約之後,突厥人就代領兵馬撤離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