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道清理計劃》第189章 太陰
光陰易逝,仙道永恆。

在神仙修士們眼中,歲月只是眼中春花秋月輕描淡寫的一瞥,但在人間,卻已經過去了三百多年。

在這三百多年裡,人間紛爭不斷,廝殺不休。

南北數十朝更是紛紛擾擾,戰亂不止。

終於在兩百多年前,被一個叫楊堅的人所統一,華夏大地又重新出現了一個強大的國家,隋。

楊堅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建立了鼎鼎大名的‘開皇盛世’。

其後不久,楊建病死,其子楊廣繼位。

楊廣秉承其父壯志,南征北戰,興建土木。

但最終由於不恤民力,再加上三征高麗失敗,導致剛剛建立的隋朝迅速失去民心。

並且在天下豪閥們的推動下,爆發了隋末農民起義。

隋朝迅速被推翻,楊廣也被縊殺於江都。

楊廣死後,各地軍閥又開始相互吞並廝殺,最後由唐國公李淵統一了天下,立國大唐。

李淵稱帝,建立大唐之後,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統性,追認‘老子’為李姓始祖,並上廟號‘聖祖’。

至此,太上老君,也就是李耳,成為了唐朝皇帝的先祖,唐聖祖。

後又在唐高宗李治時,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

至玄宗李隆基時又加尊號為‘大聖祖玄元皇帝’。

至此,李唐中兩百年來,除武周當政時外,皆崇奉道教,尊奉老子。

至大唐建國至今,先有玄武門之變,再有武周當政,後又有安史之亂。

到了今天,那個強盛的大唐一去不複返了。

節度使割據一方,朝廷政令難以下達地方,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宦官亂政也不斷上演。

大唐朝廷的威嚴,早已不複當年。

就好像當今的天子李昂,即位之初,勵精求治。

他放出宮女三千余人,釋放五坊鷹犬,並省冗員,重用寵臣李訓、鄭注等人,又發動“甘露之變”,企圖消滅宦官勢力。

但事情敗露,李昂被掌握兵權的宦官軟禁,成為了一個花瓶天子。

此事天下人人皆知,但有心者卻無可奈何,因為宦官掌握兵權,可以隨意廢立天子。

而無心者,縱然知道也不會去關心天子如何,他們隻關心自己明天該吃什麽,怎麽活下去。

那些有志之人,早已看出朝廷腐敗凋敝,各地節度使擁兵自重。

亂世即將來臨,眼下天子被宦官軟禁,就是末世來臨前的一個征兆。

所以許多胸懷抱負的官員眼見無力改變朝廷局面,索性看破一切,辭官歸隱,追求仙道長生去了。

李昂也一樣,他自遭到宦官軟禁以來,知道自己再也沒有任何可能重掌大權了,那些宦官不廢了自己另立他人為帝就已經夠意思了。

所以他也開始自暴自棄,整日裡躲在供奉李唐先祖,也就是老子的玄元皇帝廟內和那些道士探討玄學。

這一日,李昂正在大殿內誦讀《道經》,忽然殿外進來一人。

此人器宇軒昂,儀表不凡,而且身穿黑白道袍,姿容奇秀。

李昂抬起頭來,不由得愣愣地道:“你是何人?”

那道士聞言看去,當他看到李昂時,立刻上前拜道:“拜見陛下。”

李昂道:“免禮。”

“謝陛下。”那道士起身,對李昂道:“回陛下,小道是三清殿、大角觀、玄元皇帝廟這三座大殿的主祭。”

李昂恍然道:“原來如此,既然你是主祭,那道行一定很高了。”

道士連忙說道:“不敢不敢,小道仙法微末,怎敢當陛下如此誇譽。”

李昂笑了笑,道:“來,給朕講講你所參悟的道,

如何?”道士聞言,道:“陛下有令,怎敢不從。”

於是道士便坐了下來,大大方方地開始對著李昂講道。

李昂認真地傾聽著道士的講述,只是越聽他眼睛就越亮,而且也越發的沉迷起來。

在道士講道的過程中,李昂不斷的把身下的蒲團往前移,好使自己能更靠近道士,能聽的更清楚些。

月生日落,大殿內昏暗了下來。

道童們將殿內油燈點上,將大殿照的一片通明。

而道士此時卻停了下來,對李昂說道:“陛下,天色已晚。”

李昂回過神來,臉上滿是遺憾與回味之色。

只見李昂感歎道:“想不到世間還有如此玄妙的道理。”

道士笑道:“陛下謬讚了,我的道理還遠遠不及那些隱修高士。”

李昂問道:“這是否真有神仙嗎?”

道士一怔,說道:“現今這世上是否還有神仙存在,小道不知,但飛天遁地,移山倒海的修行之人的確存在。”

“哦?”李昂雙目一亮,問道:“那也有長生之法了?”

道士一滯,道:“或許有吧。”

李昂聞言,有些興奮,但很快他便輕輕一歎,滿臉的悲愁之色。

道士問道:“陛下為何苦惱?”

李昂看了道士一眼,再次沉沉的歎了口氣,但卻不發一言。

道士笑了笑,開口道:“陛下是為孫楨他們而煩惱?”

李昂一驚,連忙朝殿外看了一眼,顯得十分驚慌。

而道士卻道:“陛下,若是陛下有意,孫楨之輩,貧道可以輕易將其鏟除。”

李昂聞言,大喜,但很快還是穩定了情緒,淡淡地道:“哦?為什麽要鏟除孫楨,他很好啊。”

道士哈哈一笑,道:“陛下,我可不是孫楨派來探聽陛下心意的。”

說到這裡,道士說道:“陛下,請看。”

隨後,只見道士大手一揮,殿外忽然走進來一名年輕的小道士。

小道士進殿後拜道:“師父,陛下。”

道士朝小道士問道:“人呢?”

小道士一揮手,立刻便有十多名身著道袍的人提著三個穿著官服的人走了進來。

在昏暗的燈光下,李昂有些看不太清。

於是道士便請李昂起身來看,李昂走進一看,頓時驚道:“孫楨?劉楷?杜榭?”

這三人正是權傾朝野,執掌大權,將李昂囚禁的那三個宦官。

此時他們都被堵住了嘴巴,被道士們提小雞一樣的提了進來。

孫楨三人看著李昂,臉上滿是求饒討好之色。

只聽那道士對小道士說道:“聽聽他們說什麽。”

小道士命人去掉孫楨他們口中的堵塞物,孫楨幾人立刻開口道:“陛下饒命,我們錯了。”

“陛下饒命!”

“我們知錯了!”

耳邊聽著孫楨三人的求饒,李昂恍若在夢裡一般。

隨後他反應過來,馬上狠狠地一腳踢在孫楨臉上,孫楨整個人頓時倒了下去。

“惡賊!”李昂惡狠狠地罵道。

這時一旁的道士說道:“此三人掌握宮禁,陛下需盡快處置。”

李昂聽完,立刻說道:“將這三個賊子拉下去,斬。”

小道士袖袍一揮,那些道士立刻將三人拉了下去。

孫楨三人一路上不斷的哭嚎求饒, 但很快便再也聽不見他們的聲音了。

不多時,三顆頭血淋淋的頭顱擺在了李昂的面前。

李昂心中無比快意,他忽然對道士深深地拱手一拜,然後說道:“道長,道長若是能助朕重掌大權,朕必有重賞。”

道士點點頭,笑道:“陛下,貧道正是為此而來。”

李昂大喜過望,連忙問道:“不知道長姓名?”

道士打了個稽首,說道:“貧道道號太陰。”

李昂道:“原來是太長,只要太長能幫朕重掌大權,朕就封你為國師。”

太陰目光含笑,朝自己的弟子看了一眼。

當晚,整個京城都發生了一件怪事。

所有忠心與孫楨三人的官員、將軍全部暴斃,死因不明。

當第二天文武百官上朝的時候,愕然發現被孫楨等人軟禁的皇帝劉昂竟然端正的坐在大殿之上。

而且接下來的事情更讓所有人驚駭不已,只見孫楨三人的頭顱被幾個道士捧了上來,就那樣擺在地上讓文武百官看。

隨後,李昂又當著正在震驚之中,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文武百官的面,冊封太人為國師,賜尊號‘洞虛演道真君’。

短短數日之後,太陰真君的名字立刻傳遍了整個大唐國境。

因為這個太陰真君,不僅幫助皇帝殺了權傾朝野的孫楨三人,還壓服了各地擁兵自重的節度使,使其重新聽命於皇帝,聽命於朝廷。

就當所有人以為,李昂將在這位太陰真君的輔佐下中興大唐的時候,李昂卻讓太陰為他去尋找長生之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