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道清理計劃》第191章 蹤跡
“五夜清歌敲玉樹,三年洪飲倒金尊。招攜永感雙魚在,報答空知一劍存。”龐大威嚴的車駕停在瀟湘江岸邊上,車駕上的那人對著眼前的瀟湘之水輕吟道。

“師父,這不是曹堯賓的詩麽?”身旁一名俊秀溫潤的小道士笑著說道。

太陰真君呵呵一笑,道:“你知道曹堯賓?”

小道士道:“此人擅寫遊仙詩,弟子也有所耳聞。”

太陰真君坐回車輦之內,道:“遊仙詩裡無真仙,進城吧。”

“是。”小道士應了一聲,然後揮手道:“進城。”

四匹馬拉著車駕玉輦,周圍是金甲光寒的神策武士。

太陰真君的車駕緩緩開入眼前巨大的城池中,在城池的東門上,刻著一塊牌匾,匾上寫著兩個大字:永州。

永州,也就是當年的零陵郡,當然現在零陵郡已經變成了永州的治所,不再是當年單獨的一個郡。

永州刺史以及一眾官員前來府外迎接太陰真君,當太陰真君走下車輦時,永州太守立刻迎上前去。

而還沒等他多走幾步,一股龐大的威壓便落到了他的身上。

永州刺史當即就跪在地上,臉色一片鐵青。

“趙同,你即為永州刺史,為何十多年來不向朝廷奏報政務,不向天子納貢?”太陰真君冷聲問道。

周圍的神策武士執劍上前,圍住了永州官府的所有官員,甚至將刀槍劍戟都架到了他們的脖子上。

這些人一個個嚇得面無人色,趙同更是顫抖著道:“真君恕罪,真君恕罪,下臣知錯,今後過後,下臣定然親自前往京師覲見天子,向天子請罪。”

太陰真君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很好。”

然後太陰真君又問道:“方才貧道進城時,為何城中有那麽多乞討之人?”

趙同連忙說道:“啟稟真君,那些都是從各地來逃難的人。”

太陰真君問道:“他們為何要逃難?”

趙同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說道:“他們所在州府的賦稅、徭役太高,活不下來,所以才逃難到了永州。”

“哦?”太陰真君眉頭一挑,“這麽說永州的賦稅很低?徭役不繁?永州長史何在?”

人群中立刻走出來一名中年男子,他來到太陰真君面前拜道:“永州長史王定,拜見真君。”

太陰真君問道:“永州十年來賦稅幾何?徭役幾多?”

王定愣了愣,隨後回答道:“自長慶三年以來,永州共頒布賦令二十三條,稅令十九條...”

太陰真君聞言一怔,“賦令二十三,稅令十九?”

“是。”王定回答道。

太陰真君面色漸冷,道:“都有哪些,一一道來。”

王定看了趙同一眼,隨後低下頭去,道:“賦令二十三條,為:人丁賦、米賦、面賦、棉賦、碳賦、布賦、桑賦、蠶賦、鐵賦...。稅令十九條,為:戶稅、口稅、田稅、地稅、房稅、衣稅、糧稅、路稅、車稅、牛稅、馬稅、船稅....”

等王定說完之後,整個刺史府外一片寂靜。

太陰真君久久說不出話來,半晌之後,他才緩緩說道:“也就是說,百姓吃飯走路、駕車坐船、種地養蠶、睡覺穿衣都要繳納賦稅?”

“是...”王定回答道。

太陰真君說道:“米賦、面賦和糧稅本應該是一類,為什麽要拆分成三類?布賦、與衣稅也應該是一類,為什麽要拆分為兩類?還有桑賦和蠶賦,種桑養蠶本該是一類,為什麽也要分為兩類?”

王定答道:“回真君,因為收得多。”

太陰真君冷冷的看著王定,

道:“永州城光是賦稅就有五十一項,百姓辛苦一年,就要向你們繳納五十一項賦稅,難道還有比你們更多的嗎?”“有,真君。”王定說道:“衡州賦稅類目加起來有六十九項,潭州賦稅類目加起來有八十四項。衡州賦稅逼的五十六歲老太婆翻牆逃命,潭州賦稅逼的一家人服毒自盡。還有袁州、江州兩地,他們的賦稅種類不下於九十項,甚至還提前征收,已經收到了十年以後,永州城內這些難民,就是從袁州、江州逃來的。”

聽到這裡,太陰真君心頭也直發冷,他說道:“百姓要是不交呢?”

王定說道:“死路一條。”

“你們殺?”太陰真君問道。

“不,山賊、盜匪、惡霸...”王定看著太陰真君道:“自安史之亂以後,朝廷已經無力掌管地方。所有地方的剿匪殺賊,都要由各州縣自己承擔。所以州裡要養兵,沒錢養不了兵。 養兵剿匪要打仗,沒錢打不了仗。維護治安也要錢,沒錢下面不做事。”

太陰真君聽完,心中深深的歎了口氣。

盡管他憑借法力能壓服各地的節度使、刺史,但他卻無力去改變這個日益腐爛的朝廷、國家。

“起來吧。”太陰真君說道。

趙同等人站了起來,太陰真君看著他道:“十天前你派人來報,說我要找的人有消息了?”

趙同連忙說道:“是,請真君入內安坐,下官細細報來。”

太陰真君點點頭,然後走進了刺史府內。

當眾人落座之後,趙同捧上一卷畫冊,然後兩名婢女上前,在太陰真君面前緩緩展開了畫冊。

當太陰真君看到畫冊之上的那人時,立刻站了起來,說道:“就是她,她在哪裡?”

趙同說道:“就藏匿在永州城外的那些山野之中。”

太陰真君皺眉道:“沒有具體的位置嗎?”

“請真君恕罪,沒有,我們能得到此人消息,還是那些百姓說的。”趙同說道。

“百姓?”太陰真君目光看向了趙同。

趙同拍了拍手,很快,刺史府外一群百姓被帶了進來,進殿之後紛紛跪了下來,口中高呼:“拜見刺史大人。”

趙同指著太陰真君說道:“快拜見真君。”

百姓們不敢抬頭,徑直拜道:“拜見真君。”

太陰真君道:“起來吧。”

百姓們站了起來,但依舊低著頭,不敢去看太陰真君。

太陰真君指著婢女手中的畫卷問道:“抬頭看看,你們知道此人在何處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