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道清理計劃》第145章 南渡
晉元康元年,皇后賈南風亂政,禍亂朝綱,殺戮司馬宗室。

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宗室諸王紛紛外逃。

終於在元康元年三月,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的發動下,晉朝內部爆發了一場巨大的動亂。

這場動亂以誅殺皇后賈南風及其黨羽為目的,戰火迅速燒遍了司州、豫州、冀州、兗州、雍州等地區。

此次戰亂由司馬氏宗室發起,主要指揮為司馬瑋、司馬倫、司馬越等八王。

這次大亂一直持續了十六年,最後除掉了賈南風,並由東海王司馬越攫取了朝政大權。

在這一場動亂中,死亡人數約有五十萬人,直接破壞了晉朝初期正在恢復中的中原力量。

經濟破壞更是難以計數,晉朝對國家的掌控力度直接下降。

這一場動亂,被時人稱之為‘八王之亂’。

然而八王之亂僅僅只是一個開端,更大、更加血腥的混亂即將到來。

在八王之亂還未結束的永興元年,匈奴人劉淵背叛晉朝,自稱為漢王,並上尊漢高祖劉邦與漢昭烈帝劉備。

永嘉二年,劉淵自立於平陽建國,國號為‘漢’。

永嘉三年夏,劉淵攻打壺關,因晉軍貿然進軍,導致在平原地區與劉淵遭遇,進軍大敗。

劉淵手下大將劉聰攻陷屯留、長子,一共斬獲一萬九千首級,上黨太守龐淳交出壺關向劉淵投降。

永嘉三年秋八月,漢主劉淵一攻洛陽。

永嘉三年冬十月,漢主劉淵二攻洛陽,並圍困洛陽城。

永嘉五年六月十一日,劉淵手下大將王彌、呼延晏攻克宣陽門,進入南宮,登上太極前殿,洛陽陷落。

永嘉六年,司馬業在長安登基,改元建興,定都長安。

建興四年,漢將劉曜再度攻入關中,進而圍困長安。

長安城中糧食匱乏,出現了同類相食的景象,死者過半。

同年十一月,長安城破,晉帝司馬業出城投降,被俘虜至平陽,晉朝滅亡,自晉武帝司馬炎篡魏到現在,晉國國祚僅五十一年。

建興五年,司馬業在平陽被殺,琅琊王司馬睿在江南建立政權,國號仍為‘晉’。

但後面這個晉,不再是一個全國性的政權,而只是一個偏安江南的晉國。

在八王之亂,劉淵攻陷洛陽長安的同時,北方的五胡也紛紛自立建國。

於是自秦漢以來,首次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開始了。

匈奴、鮮卑、羯、氐、羌建立政權,開始進攻中原。

於是歷史上浩大的衣冠南渡開始了,由於五胡入侵中原,晉室在江南復國,無數的中原士紳、士大夫、庶民百姓開始往南方遷移。

而整個北方中原,則徹底淪為了胡人的跑馬地。

那些來不及遷往南方的百姓,則紛紛畫地而守,相互抱團以抵抗胡人的殺戮。

而被漢朝與曹魏經營了數百年的河西走廊,也庇護了來不及遷往南方的北方大部分的士紳、百姓。

於是無數的北方漢人,開始朝著河西走廊一帶遷徙。

當時河西走廊有歌謠唱道:“秦中川,血沒腕,唯有涼州倚柱觀。”

原本富庶強大的八百裡秦川,現在已經是屍骸遍地,胡馬奔行。

原本繁榮壯麗的中原大地,無數的百姓正在經歷著血與火的洗練。

晉室南遷,劃江而守,開啟了偏安一隅的時代。

...

就在天下大亂,到處都陷入血腥與殺戮中時,身處吳郡的太一觀尚還顯得有些平靜。

隨著衣冠南渡,原本貧瘠而又人煙稀少的江南突然一下子變得熱鬧了起來。

從北方遷徙過來的大量人口,開始慢慢的開發、改變著貧瘠荒涼的江南地區。

錢塘縣最近也湧進一大批北方遷來的士紳百姓,以至於讓太一觀的香火都變得旺盛起來。

年逾六旬的陳宣在兒女的攙扶下,來到了太一觀中上香。

他顫顫巍巍的將太一觀七殿內的香火點燃,然後來到了侯見庭中靜坐。

不多時,一位身著道袍,容貌秀麗出塵,宛如天上仙子的坤道走了進來。

看到這名坤道的那一瞬間,陳宣身旁的幾個年輕孫子立刻看得雙眼發直。

葉蓁手執拂塵,款款來到陳宣面前跪坐下來,然後親自煮茶、沏茶,這一切都是一片靜默中完成。

當葉蓁為陳宣沏茶之後,開口笑著問道:“老先生從北方來?”

陳宣點點頭,“從洛陽來。”

葉蓁點頭道:“最新是有許多從北方來的人。”

陳宣眼眶一紅,悲聲說道:“我們這些不肖子孫,丟了先人祖墳,逃難到南方。不知將來再回去又是何年月,還能不能找到先人的墳寢...”

說到這裡,陳宣身後的子女全都地下了腦袋。

“唉!”說完,陳宣歎了口氣,道:“好在保住了家族傳承,不至於無顏面去見祖宗。”

隨後,陳宣又道:“我之所以帶著陳家來錢塘,就是為了這太一觀。”

“哦?”葉蓁有些好奇地道:“為了太一觀?”

“不錯。”陳宣說道:“這太一觀是我陳家另外一位先祖的仙隱之地。”

葉蓁聽完,神情立刻一變,問道:“先生莫非是陳威遠的子孫?”

班超別稱‘班定遠’, 是因為他被封為定遠侯。

陳景武別稱就是‘陳威遠’,因為他被封為‘威遠候’。

陳宣點頭說道:“正是,先祖正是陳諱景武。”

葉蓁面色一喜,看著陳宣道:“如此說來,先生與我太一觀也算大有淵源。”

陳宣笑著說道:“所以我帶陳家來錢塘,也正是因為靠著太一觀的原因。老朽我有一個不情之請,希望道長成全。”

葉蓁問道:“先生請講。”

陳宣說道:“我想將我陳家歷代先祖牌位,供奉在太一觀內,以供我後世子孫祭祀。”

“哦?”葉蓁聞言點了點頭,隨後說道:“老先生,此事尚需觀主做主才行。”

“那可否請觀主出面一見?”陳宣問道。

葉蓁道:“實在很不巧,觀主如今正在閉關。”

“那觀主何時出關?”陳宣又問道。

“暫且不知。”葉蓁回道。

陳宣想了想,又問道:“不知如今是哪位高德執掌太一觀觀主?”

葉蓁笑道:“桓恕道長。”

陳宣聽完臉色陡然一變,“桓恕道長?他還活著?!!”

陳宣話音剛落,整個太一觀上空彩雲齊聚,異香彌漫。

葉蓁正要回答,突然臉色一變,起身連忙走出了侯見庭。

葉蓁抬頭一看,只見天空飄來無數彩雲,四面靈氣迅速向著太一觀匯聚而來。

一陣陣異香灑落天地之間,一道道金光劍氣彌漫在太一觀四周。

“觀主要出關了!”葉蓁滿臉欣喜地輕呼一聲,讓身後跟出來的陳宣等人無比震驚。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