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道清理計劃》第171章 佛入中土
次年,大漢正式將年號建武改為‘永平’。

永平二年,錢塘縣方家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

這個人氣質不凡,談吐間彬彬有禮,而且學問高深。

他帶著一位妻子,兩個孩子,在方家府前靜候。

方齡經仆人通報後,特地見了這一家人。

只是這一見面,方齡就覺得眼前這個男子不是一個尋常之人,看他的氣質儀態就不是普通的百姓該有的。

但男子開口說的話,卻讓方齡有些意外。

“你說你要來我家做工?”方齡看著眼前的男子問道。

男子起身行禮道:“是,做長工,我們一家人從北方到南方,尚無安家之處,所以想在主公府上討一份差事,養家糊口,還請主公成全。”

方齡點點頭,看著男子問道:“你是否讀過書?”

男子略一猶豫,答道:“讀過一些,但並不精深。”

“嗯。”方齡應了一聲,然後道:“只是府上暫無閑職可替...”

男子笑道:“無妨,若是主公這裡不方便,我再去別處看看。”

方齡道:“且慢。”

男子停了下來,靜靜的看著方齡。

方凌說道:“你稍待,老夫幫你問問就是。”

“多謝主公。”男子恭身拜道。

然後方齡喚來一位仆人,對仆人說道:“你去小姐那邊問問,善堂還缺不缺人手。”

“喏。”

不多時,一名身穿素衣,玉帶束發的美貌女子從外間走進了方家的廳堂,正是方家小姐方嬌。

方嬌面色從容寧靜,她進入廳堂的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一旁的那一家人。

首先是那名男子,男子氣質始終沉穩不凡,而且容貌俊秀,讓人一看就知道非等閑之輩。

而男子身旁的妻子則是容貌醜陋,但卻始終靜靜的坐在男子身旁。

就連他們的那兩個孩子,也規規矩矩的坐在那裡不聲不響。

方嬌走入廳堂內,朝方齡拜道:“父親。”

方齡笑了笑,然後指著男子一家道:“他們剛從北方來,如今正無安身之處,你那裡是否還缺人手?”

方嬌看了男子一眼,男子起身朝方嬌拱手一拜。

方嬌微微一怔,她似乎還從未見過如此多禮的人。

“有。”方嬌說道,然後方嬌對男子道:“我那裡有幾處善堂,平日裡為窮苦之人施粥放藥,救濟貧困,你若是不介意,可以到我那裡去做工,每月給你十錢工錢,茶飯住房全由我來安排。”

男子連忙說道:“在下願意,先生行善積德,救濟貧困,實乃我輩模范。”

方嬌搖頭一笑,然後說道:“那好,你明日便來上工吧,我還有些事,就先不奉陪了。”

方嬌說完,對方齡道:“父親,家中還有許多空閑的院子,就給他們住吧,明天讓仆人帶他到我善堂來就是。”

方齡寵溺地對方嬌笑道:“好,好。”

最後,方嬌離去時,轉頭對男子問道:“對了,你叫什麽名字?”

男子說道:“在下姓梁,名鴻,字伯鸞,多謝先生收留。”

“嗯,好。”方嬌點了點頭,然後便轉身離開了。

...

時間一晃,又是七年過去了。

永平七年春天的雒陽正是百花盛開,百川爭流的美麗時節。

就連夜晚的熏風,都帶著一絲絲清恬的花香。

皇帝劉莊白天忙碌了一天,已經十分疲乏,於是便夜宿南宮之中。

是夜,劉莊在南宮裡面做了一個奇妙的夢。

在夢裡,劉莊正在上朝議政,忽然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之上飛繞。

但這個夢做了並不久,劉莊便被一陣風給吹醒了。

醒來之後的劉莊回憶著那個夢,然後問道:“現在是什麽時辰了。”

守在禦榻旁的宦官說道:“回陛下,快三更了。”

劉莊點了點頭,將那個夢牢牢記住,然後又躺下來睡了過去。

翌日朝會之時,劉莊向群臣說起了昨晚做的那個夢。

群臣們聽了也有些迷茫不知所然,只有太學博士傅毅站出來說道:“陛下,臣知那金人的來歷。”

“哦?”劉莊眼睛一亮,朝傅毅道:“愛卿快快講來。”

傅毅稟奏道:“西方有神,稱為佛,典籍中對佛的描述,就像陛下您夢到的那樣。”

劉莊聞言大喜,“佛?西方有神,名曰‘佛’?”

說到這裡,劉莊立刻下了決心,“這一定是佛對朕的指示,是西方的神給朕托夢!朕要派人到西方去請佛來中土!”

群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都覺得這並不是什麽大事,於是紛紛說道:“陛下聖明,自有神靈垂青。”

數日之後,劉莊下詔,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

永平八年,蔡、秦等人離開雒陽,踏上西行之途。

歷經萬裡,終於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身毒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於是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土弘法布教。

有大漢的使者相邀,縱然鍾無豔的五行陣再厲害,也無法攔住攝摩騰和竺法蘭。

就這樣,又在兩年之後,攝摩騰與竺法蘭用白馬馱著佛經,一起隨著大漢使者回到了雒陽。

劉莊見到了攝摩騰、竺法蘭兩位高僧,並在之後的數日內聆聽兩位高僧講法,並見到了佛經與佛像,果然與夢中的金人毫無二致。

劉莊大為興奮,在兩位高僧講法完畢之後,並敕令在雒陽西雍門外三裡禦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為“白馬寺”。

就這樣,這個迥異於中土文明的文化,第一次以完整的形態進入中土,並且將在此後的數百年內迅速興盛並融入華夏文明之中。

而白馬寺,也就成了第一座佇立在華夏大地之上的佛寺。

對於這一切,玉常宮的三位護國真人看在眼中,但卻無能為力。

皇帝是天子,天子之意,不是他們能夠改變的。

只要大漢天子一天沒有失去民心,一天沒有失去天道認可,他們就無法違抗天子的詔令。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