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袁松林的那位即將來靠山鄉當書記的朋友,康明松並沒有多問。
雖然說他將是未來幾年靠山鄉的父母官,但康明松並不認為,一般情況下,自己這個平頭小老百姓,可能和他這樣的正處級大官發生什麽交集。
從大公路拐下村道,前行四百來米,就到了康明松家所在的大院。不過,康明松家的房子並不在大院,而是跟大院隔了一個幾米高的小山包。
兩輛車就停在了大院中間的停車場,然後康明松帶著一行人往自己家走去。
袁家來的人並不多,除了袁冰綾一家四口外,就是袁瓊和她的女兒石婭,另外則是一對四十來歲的中年夫婦,據袁冰綾介紹,那是她二叔袁超和二嬸。
隨著袁家的到來,康明松家裡難免一番雞飛狗跳。
一番寒暄後,康大志和修成豔將袁家一行人接進了堂屋。
不過,康明松卻是注意到袁冰綾的二叔袁超並沒有進屋,反倒是興致勃勃的觀賞康明松家的老屋,這裡敲敲那裡拍拍的。
康明松就有些疑惑,難道自己家的老屋有什麽特殊之處嗎?
………………
康明松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是剛剛袁冰綾介紹袁超的時候,可是說了,這位現在的工作單位是古興博物館,而且他的專業也是考古。
現在他對自己家的老宅如此有興趣,這不就是擺明了的嗎?
康明松家的老宅可是有些年頭了。據母親說,這是她的曾祖父,也就是康明松的外高祖父分家之後開始修建的。
當時還是前清道光年間,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有了如今建築面積超過一畝,佔地面積將近兩畝的龐大規模。
康明松的母親這邊的家族,自古以來就是屢屢出文人。其始祖祖籍湖廣麻城,曾是大明的一個舉人,據說還當過縣太爺。明末天下大亂,為躲避兵災來到當時還是一片原始森林的靠山村,與同期同樣是逃難到此的康家老祖一起,篳路藍縷,苦心經營上百年,才將這裡改造成了一片沃土。
至於村裡的其他姓,都是後來陸續遷來的。也是因此,康姓和修姓才佔據了靠山村的絕大多數,在村裡的影響力也不是別的姓氏所能相提並論的。
康明松的外高祖父是一個秀才,道光年間在古X縣學教書。再加上女外高祖在家十分勤勞,夫妻倆幾十年下來也是積攢下了不小的財富,才建起了這麽一棟豪宅。
和村子裡大部分的房子只是一層的情況相比,康明松家老宅的主梁卻是高達八米一,整體上都是兩層結構。
尤其是兩端的吊腳樓部分,從下面算起更是高達十米,足足三層。
這在以青石、原木為主要建築材料的時代來說,是一個難度很高的方式。
由於修家的家底不薄,老宅所用的柱子、大梁,當時都是從千慧山的原始森林裡拉出來的楠木、柞木、松木等等,這讓老宅歷經近兩百年風雨仍舊屹立不搖。
而那些窗欄、大門、屋簷,乃至是地基石、磉凳,都是采用了精美的雕刻技術,融合了地方民族特色以及中原文化的相關特征。
………………
袁超觀看了一陣後,就笑著對陪著他四處遊走的康明松笑道:“小康,你們家這老房子可不一般啊!”
康明松疑惑的問道:“二叔,這話怎麽說?”
袁超指著正堂前面的兩根足足有成年人一抱那麽粗的柱子說道:“別的不說,就這兩根楠木大柱子,
都堪稱是無價之寶!而且我注意到了,整個正堂兩邊,這樣的柱子足足有十八根!” 康明松這下子有些傻眼,他知道楠木是十分珍貴的木柴,但自己家的這些柱子竟然是楠木的?
袁超然後又指著那些柱子下面用上好的青石打造的磉凳,以及窗戶、大門和屋簷上的雕花,吧啦吧啦的說了很多。
譬如三間正房前露出來的四根柱子下面的磉凳,正面分別雕刻著“福”、“祿”、“壽”、“喜”四個朱紅大字,不但磉凳是用的最好的大青石,上色的顏料也不是一般的顏料,這從過去了將近兩百年,這些字依然沒有褪色就可以看出來。
………………
磉凳又叫柱磉,磉礅,是古代建築構件的一種,其多為青石鎚鑿,墊在房屋木柱下面,是支撐柱子的基石。它承受由柱子傳來的房屋的重量, 並將其傳達到地面,讓房子變得牢固。
凡是木架結構的房屋,可謂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傳說這柱磉的來歷跟匠聖魯班有關。
據說魯班師傅造一金鑾殿,徒弟在鋸柱子時一不小心把一根柱子鋸短了一截,急得魯班師傅團團轉。
徒弟見師傅急成這樣,便獻一計道:“師傅,我們人都要穿鞋,可不可以給柱子也穿上鞋?”
魯班聽他這麽一說,連連叫好。他叫石匠連夜趕做了滾圓的石頭墊上,那圓石頭看去很是氣派,落地的柱子也更牢固了。
以後人們在造房子的時,柱子底下也都墊上鑿好的石頭,人們把這石頭就叫柱磉了。
靠山鄉的環境比較濕熱,有連月不開的雨季,房屋廳堂的地面,在下雨時往往返潮,磉礅可防止木柱發霉而腐朽。
磉礅上雕刻的精彩圖案也起到一種裝飾作用。
總之,磉礅讓人有一種不失重、沉穩中蘊含著一絲秀氣的感覺。
柱磉的石雕圖案精美,反映了不同時代的文化藝術特征,文物價值也很高。
柱磉的圖案以龍、鳳、獅獸為主,鎚鑿有龍鳳呈祥、雙龍戲珠、百獅飛鶴、麒麟送子、琴棋書畫、荷花蓮瓣、菊花牡丹、喜鵲登梅、虎爪祥雲、花鳥魚蟲等數百種之多。祥雲飄浮、龍飛鳳舞、鳳穿牡丹……
這些動人的雕刻,顯現的是精美細致、玲瓏清新,每一個形象,鮮明逼真,栩栩如生,可見古代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
這其中寄托的不僅是生活中的期待,也反映出屋主人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