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梁山終結者》72 登基籌備
  野草蔓延,雜木叢生,鳥雀築巢,鼠兔伏躥。

  南唐皇宮曾被宋兵縱火焚燒過,又廢棄許久,現今房屋大多坍塌,殘留的斷壁上,還能看見刀斧痕跡。

  想到繁華一時的南唐就此湮滅在歷史長河中,方天定不禁心有所感。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壯美江寧府。望舊都,意躊躇。傷心南唐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盧襄立刻道:“太子殿下心懷天下百姓仁義,真乃仁義無雙。”

  這馬屁顯的有些刻意,讓劉韐很不屑。

  雖然方天定必然會被冊封太子,只是現在還不是沒登基呢麽,開口叫太子好麽?

  於是,劉韐說道:“太子殿下,這地方只有些地基了,宮禁還修在這裡麽?”

  仔細勘察一番,方天定道:“重新選址吧,實在不行就在城外建宮禁。”

  南唐皇城不但殘破,而且被民宅侵佔了許多,與其費力氣拆遷,不如另行擇址。

  畢竟,皇宮建設耗資巨大,能省一點拆遷費總是好的。

  兩人躬身領命。

  劉韐被調來負責建國籌備,盧襄作為府尹協助。

  這兩個人能力都不錯,想必不會有紕漏。

  兩人繼續奔忙,方天定回到了方臘行在。

  方臘招手道:“來的正好,我等正因為國號猶豫不決,大郎可有意見。”

  方天定問道:“諸位可有意見?”

  在座的都是有學問的,有劉民生,胡安國,蒲文英等人。

  胡安國乃是劉民生邀請而來編撰字典的,來了看到義軍興盛,半推半就投效了。

  他精通《春秋》,所著《春秋傳》成為後世科舉士人必讀的教科書,又著《資治通鑒舉要補遺》一百卷,《文集》十五卷。

  其文學造詣,不在劉民生之下。

  就國號問題,大家已經爭執了許多天了。

  從大軍開到江寧府就開始爭執,到現在也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國號事關重大。

  中國乃是國名,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這在明朝之前不容反駁),秦、漢、唐等則是國號。

  要建國者,須確定國號。

  對此,三人各有己見。

  蒲文英認為義軍起於清溪縣,提出了“清”這個國號,又因東南屬於吳越,或可沿用吳越兩個國號。

  胡安國根據循讖語義原則提出了“元”,取《易》中的“大哉乾元”,元為首,為剛。

  劉民生則認為方臘實際發跡於摩尼教,又因為摩尼教別稱明教,方臘乃是教首,或可定國號為“明”。

  看到三人爭得面紅耳赤,方天定不由擔心他們會不會打起來。

  “嗯哼。”清了清嗓子,方天定說道:“我軍興起,實乃上應天意,故改江寧為應天府,是為京師。

  既然上應天意,當如日月普照,澤批蒼生,便定國號為明吧。”

  一句話,解決了兩個問題,根本沒有征求三人的意見。

  方天定又道:“國號既定,年號便以黃帝誕辰確定,全稱黃帝歷某某年,簡稱黃歷某年,此年號通用,我國不滅,年號不改。”

  “善。”方臘頜首,道:“如此方便不少,省得兒孫胡鬧,三天兩頭改年號弄的人頭暈。”

  年號這玩意,基本每換一個皇帝就要換。

  有的皇帝屁股一拍,會換許多個年號,比如趙佶,就用過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六個年號。

  神經病吧?知不知道老百姓頭多大啊?

  所以,方天定直接定黃歷,一勞永逸。

  皇帝和太子都同意,其余人自然只能接受。

  方天定又道:“我封王,便為燕王吧。”

  自己給自己封王號的,從古至今也就方天定一個了。

  然而沒人覺得不妥。

  方臘的存在感,實在不強。

  胡安國點頭,道:“古燕地所在,便為遼國中都,若不想做個有名無實的王,須得打到遼國不可。”

  劉民生道:“從王號可知太子大志矣。”

  除了兩人說的,還有一層意思。

  後世,有一個大名鼎鼎的燕王朱棣。

  朱棣的成就,不比漢武帝唐太宗差多少,方天定也想借此勉勵自己超越朱棣。

  方天定繼續說道:“除了國號,年號,還要國旗,便以“五星出東方則利中國”,定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為標識。

  還需軍旗,軍旗便以刀劍與犁為主,意“用刀劍開拓犁田”。另外,國歌軍歌你們再議。”

  三言兩語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方天定說道:“各位,諸事繁雜,容不得扯皮,當定則定,從速從簡。”

  在怎麽從速從簡,方臘舉行登基大典也要一個月後了。

  登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皇宮、車駕、衣冠都要一一製造,各部旗號、印信必須齊備,中樞官員任命更是讓人頭疼。

  沒有個把月,根本搞不定。

  好在方臘身體不錯,也還等得起。

  剛出了房門,葉貴走了過來,說道:“太子,皇后娘娘召見。”

  義軍上下的狀態轉換很快,雖未稱帝,卻已經改口了。

  皇后娘娘,自然是說的方天定母親邵氏。

  方臘忙,邵氏也不清閑。

  作為后宮之主,邵氏也要接見安撫各將官的女眷。

  方天定見了邵氏,行禮問安後,落座。

  邵氏道:“大郎,你父雖然年紀頗大,身體還是硬朗,有人勸我為他納些嬪妃,你覺得如何。”

  方臘已經七十一,真的是老人了。

  只是騎的烈馬,提的大刀,吃嘛嘛香,身體倍棒。

  這給了一些人錯覺,他們覺得可以獻女兒上位,所以來勸邵氏。

  於是便有了邵氏的話。

  方天定道:“娘,何人進言給父親納妾的?”

  納妾,這個詞本是平常,然而用在這裡卻很嚴重了。

  妾,不如奴仆,只是財產,毫無權利。

  嬪妃可不是妾。

  見邵氏不說話,方天定繼續說道:“爹七十有一,身體硬朗,乃是因為不愛女色的緣故。

  色乃刮骨鋼刀,若是沉迷進去,父親這年齡也撐不了兩年。

  如今天下未定,兒子要在外征戰,父親坐鎮中樞,父子齊心,內外無憂。

  若是父親有恙,內部平生波折,說不得要壞了大事。”

  方天定這話是真心的。

  目下義軍不過佔據東南之地,遠遠說不上高枕無憂,以後的南征北戰少不了。

  方天定可不想被繁瑣政務牽絆住了手腳,還是沙場征戰來的爽快。

  這樣的情況下,方臘當然是活的越久越好。

  邵氏歎道:“只怕有人說為娘善妒。”

  “任憑別人說, 只要爹不說,盡皆無妨。”方天定用一句話斬斷了方臘的性福生活。

  “便如此吧。”邵氏歎了一句,又道:“大郎,你可有中意的姑娘?算算,你也有二十九了,平常人家,你的孩兒也該不小了呢。”

  老方家傳統晚婚,方臘四十歲那年吃了嫩草,娶了十八歲的邵氏,生了方天定、方亳、方百花三個兒女。

  方天定前期忙著操練個人武藝,後來又幫著方臘管理摩尼教,一直沒來得及說親。

  眼看要做太子了,東宮空虛可不是好事。

  儲君事關國本,若是方天定登基了還沒有兒子,內部難免生亂。

  只是方天定也不知道如何回話,低頭不語。

  邵氏又歎了口氣,說道:“太子宮中不能空著,我便替你挑選幾個吧。”

  方天定回道:“但憑娘做主,只是太子妃須得我確定。”

  “可以。”邵氏應下,又道:“替你生了兒子的,便是太子妃!”

  說了家事,邵氏又道:“眼看皇宮建造,宮內須得許多宮女,我欲從烈屬中選擇那些不改嫁的,同時把那些孤兒接進宮中培養,你意下如何?”

  方天定愕然,他倒沒想到邵氏能有這番見識。

  甄選宮女,可是勞命傷財的活動,除了少部分想借女兒幸進的,百姓大多都不情願。

  用烈屬充任,既可以免於滋擾百姓,也可以解決烈士遺孀的生活問題,真的是一舉兩得。

  如此兩便的事,方天定如何會不同意。

  又說了些籌備的雜事,方天定告辭離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