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是崇禎皇帝》第四十二章坤輿萬國全圖
  殿下,喝湯了!

  聽著這句話,朱信不由想到,潘金蓮對武大郎說,大郎喝藥了!

  下一刻,又是收斂住了雜念,武大郎只是窮矮矬,故而潘金蓮紅杏出牆;可他是信王,是大明王爺,是高富帥,李十娘紅杏出牆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是不可能!

  “謝謝!”

  朱信接過了碗,一杓子接著一杓子喝著,味道不錯。

  只是片刻時間,就是一碗喝完了!

  “殿下,還要喝嗎?”李十娘說道。

  “不喝了!”朱信說道,說著上前抱住了李十娘,李十娘只是輕呼了一聲,就沒有反抗,任由施為著,又是一番親吻,一番親密。在片刻的歡愉後,李十娘整理著衣裳,笑道:“殿下,可要組織商隊出海!”

  “是!”朱信笑道:“大明太小了,世界太大了!”

  “可海外盡數是蠻夷之地!”李十娘笑道:“海外又是多風浪!”

  “我讓你看一件寶貝!”朱信笑道,說著起身在書櫃當中尋找著,找到了一卷地圖,然後掛在了牆上,正是一副地圖,不是大明任何一個個地圖,而是一個全新的地圖。

  “坤輿萬國圖,這是大明……這是海外諸國!”李十娘看著地圖,不由道。

  《坤輿萬國全圖》通幅縱 168.7厘米,橫380.2厘米。圖首右上角題“坤輿萬國全圖”6字。主圖為橢圓形的世界地圖,此外並附有一些小幅的天文圖和地理圖:右上角有九重天圖,右下角有天地儀圖,左上角有赤道北地半球之圖和日、月食圖,左下角有赤道南地半球之圖和中氣圖;另有量天尺圖附於主圖內左下方。各大洋繪有各種帆船共 9艘,鯨、鯊、海獅等海生動物共15頭,南極大陸上繪陸上動物共8頭,有犀牛、象、獅子、鴕鳥等。

  圖中文字,除地名及有關該地附注說明外,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對世界地圖和諸小圖的說明。其中有利瑪竇署名的兩篇,即全圖說明和“論地球比九重天之星遠且大幾何”;其他說明均不署名,有九重天說明、天地儀說明、四行論(即古希臘的世界由四元素構成的學說)、晝長晝短說明、量天尺說明、日月食說明、中氣說明、南北兩半球說明,此外還有太陽出入赤道緯度表、橫度裡數表。另一部分是序文題跋,有利瑪竇的自序以及李之藻、陳民志、楊景淳、祁光宗的題跋。圖中摹有印記 3個,其中2個為橢圓形,1個為正方形,均是耶穌會的會徽。

  在地圖上,能找到英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能找到後世的美國,還有巴西,智力等各個國家。

  根據這副圖的注解,能證明中國在明朝甚至以前的時期裡就已經了解包括南美洲在內的許多地方。地圖中南美洲部分的一段注文稱:“南亞墨利加今分為五邦,一曰孛露,以孛露河為名;二曰金加西蠟,以所產金銀之甚多為名;三曰坡巴牙那,以大郡為名;四曰智裡,古名;五曰伯西兒,即中國所謂蘇木也”,另一段注文稱:“伯西爾此古蘇木”。

  李十娘看著,開始興致勃勃,因為看著這個地圖,看到了全新的世界;原來華夏之外的世界,是這個樣子。

  只是在興致勃勃之後,就是變得平淡了起來。

  世界距離她太遠太遠了,況且那是蠻夷之地,又豈能與大明比較。

  朱信倒是理解,明朝天朝上國的心態,就好似美國人看不起非洲人一般,大明人也看不起歐洲土著,

甚至歐洲土著自己也看不起自己,就好似中國人說美國的月亮圓。  這個時代的歐洲人眼中,大明的月亮更圓。

  朱信說道:“在太祖時代,北方人煙稀少,荒蕪田地眾多。那時太祖遷移南方百姓到了北京城附近,只有一對夫妻兩人而已,那時耕地一百畝。可不斷生孩子,三十年後變為了十口之家,六十年後變為了二十口的大家族;經歷了二百多年歷史後,變為了千人的大村落!”

  “一戶人家可知,大明承平200余年, 人口增殖近百倍。但是洪武二十六年,戶部清理天下田畝,共計八百萬頃,每頃五十畝地,大約是四億畝土地。到了萬歷三十年清丈天下田畝,共計一千一百萬頃地,大約是五億畝土地!

  “在這些土地當中,那些大明宗室免稅,那些士紳不納稅,又是隱蔽的田地,不在戶部統計的田地……這些暫且不說。以大明人口增長,現在人口增長為開國初期三十倍之多,雖然在丁冊統計的人口大約只是開國初的10倍,也是6000萬人,但是實際大明的人口應該在1億5千萬到2億之間。人均耕地不足兩畝!”

  “這些田地當中,又是分為上田,中田,下田。有的能一年兩熟,有的只是一年一熟!”

  “一年兩熟,主要是江浙地區、兩湖一代,上田為主;至於淮河地區旱澇不斷,中田少,下田多。而山東,山西、河南、陝西、京城一代,主要是下田為主,一年一熟……”

  “江南地區,倒是上田為主,可種植桑樹,棉花等經濟作物,已經不生產糧食了……產糧區也唯有兩湖地區!”

  “高產田,每畝十石;低產田,僅僅是一點五石到兩石。一石,大約是一百多斤,這還是大米,小麥谷子不去皮,一旦去皮了。可一旦去皮了,頂多八十多斤!”

  “再加上要交一半的賦稅,又是大鬥進,小鬥出……”

  越是計算,越是數據繁雜,朱信越是頭皮發麻。

  結果得出結論,大明百姓在貧困線掙扎,堪比非洲人民生活。而後來,大明能支撐到崇禎十六年才滅亡,真是老天爺保佑!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