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是崇禎皇帝》第二十一章如螻蟻的魏忠賢!
  明朝末年,名將輩出,如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孫傳庭、洪承疇、盧象升等人,似乎這些人物很牛逼,其實都是吹出來的。

  這些都是文人出生,鎮壓農民起義軍尚可,一旦對抗滿清,輸多贏少。一旦輸掉了,這些名將沒有錯誤,有錯誤的是太監,是崇禎皇帝,可也不看看他們的逼格,看看他們的本事。

  孫傳宗建立了錦寧防線,算是大明版的馬奇諾防線,可謂是勞民傷財,花費財力眾多,結果滿清越過遼東,從蒙古進攻,立刻錦寧防線報廢了,裝逼不成反被操。

  袁崇煥最大的戰績是,寧遠大捷擊敗了八旗軍,火炮擊斃了努爾哈赤。寧遠大捷,實際上是一場防禦戰,八旗軍進攻明朝的寧遠城,進攻失敗,沒有攻陷城池。

  八旗軍也未戰敗,只是未勝利而已。

  只能說平手,可卻是被吹成大捷。

  在這場戰役當中,努爾哈赤被火炮擊斃,更是吹出來的。接著,努爾哈赤還遠征蒙古取得了勝利,直到八個月後才身亡。死亡時六十八歲,屬於年老而亡!

  大明的戰績,都是吹出來的,不要碧蓮!

  本來是廖化的水準,甚至連廖化都是不如,卻硬生生吹噓成白起,吳起、韓信的逼格。

  白起、吳起、韓信,若是這點逼格,早就氣得自殺了。

  明史,是清朝編著的,主要是黑明朝的皇帝,於是為了襯托崇禎皇帝的無能廢物,於是寫的袁崇煥、孫傳宗等等文臣武將特別厲害,可若是真的厲害,又豈會那樣淒慘,不是被農民軍打死,就是被滿清打死,乾脆投降了滿清。

  不要說,君王昏庸,太監專權,奸臣陷害等等,這些理由其實都不是理由。

  真正的理由是,他們是廖化,甚至廖化都是不如。

  越是了解著大明,越是了解著所謂的名將,朱信越是對所謂的名將哼之以鼻。

  所謂的名將,都是滿清吹噓出來的名將,只是為了襯托崇禎昏庸,大明黑暗的存在,真實水平一般。

  武將分為三種,一種是如白起,韓信等,從小兵開始不斷殺戮,經歷了十幾年征戰,最後成為統帥,他們有著敏銳的戰場嗅覺,能快速捕捉敵人的破綻,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這是天才的名將。

  亮劍中,李雲龍屬於這類人;

  滿清中,努爾哈赤也屬於這類人。

  第二種,是軍校出生,或是軍事世家出生,有著良好的軍事素養,可能戰場嗅覺差了一些,戰場上固然會失去一些戰機;可是作戰中規中矩,不留破綻,很難被擊敗,即便有敗仗,也是小敗,不會大敗。

  比如戚繼光,皇太極。

  第三種,是半路出家,本來是文人出生,卻是成為了武將,屬於火線提拔,一上任就是將領級別,統帥級別,不了解下層士兵情況,戰場嗅覺也差,只是讀了幾本兵書,就自以為是千古名將,是白起轉世,韓信轉世;時常殺戮武將,以殺雞駭猴,震懾人心。

  在這類武將帶領下,不是大勝,就是大敗。

  比如,熊廷弼、袁崇煥、孫傳廷、洪承疇等等。

  當然了,大明也有名將!

  在朱信看來。大明真正的名將只有兩個,一個是袁可立,一個是李定國。

  袁可立主政登萊地區,建立水軍,登陸到了遼東半島,佔據了旅順、大連,還有鴨綠江等區域,嚴重的威脅了滿洲的後方……這種模式有些像穿越者的手筆。

  可事實證明了,

他根本不是穿越者。  佔據了旅順、大連等地區,嚴重威脅了滿洲的後方,導致了金軍不敢越過蒙古,迂回攻擊北京。只要八旗軍敢這樣走,明軍就能直接抄了滿洲的老窩。

  比起孫承宗華而不實的錦寧防線,袁可立的方針就是可怕了很多。

  至於李定國,在滿清入侵江南後,幾乎是支柱一般人物。靠著西南偏僻之地,抵抗了清軍十五年之久。要知道,清軍攻佔了北京城,只花費一個月;攻佔了北方,只是三個月;攻佔了江南,佔領了南京城,只是半年時間。

  明史,主要是黑明朝的。

  故而讀明史,要反著讀,被清朝吹捧的名將,反倒是一般,屬於半桶水;反倒是那些被史書詆毀為奸臣,進行封禁抹除其痕跡的將領,反倒是厲害的角色。

  …………

  史書是人寫的,有著太多的主觀意見!

  穿越而來,有著前世的記憶,有著史書記載,這算是有了先見之明;可這種先見之明,也會限制了人的思想。史書上描述的那個人,與現實描述那個人大大不相同,若是盲信了史書,只會很是淒慘!

  “這是王安的奏折!”

  這時,天啟皇又是遞過了一個奏折。

  王安,是老爹的伴讀,是元老級存在。

  天啟皇帝即位,王安站在了東林黨一邊,將李選侍移出乾清宮,遷住噦鸞宮。

  這個奏章上,主要是王安退讓司禮監掌印的奏章……其實,這只是謙虛而已,只是以進為退,並不是要真正的退開。

  “王安,要當馮寶,只可惜……左光鬥卻不是張居正!”

  朱信看著奏折,歎息道。

  從王安與東林黨勾結的時刻,王安的結局已經注定了。

  當然了,這不是真正的理由。

  真正的理由只有一個,王安為司禮監掌印,卻導致了父親不明不白死亡,這個帳要算……

  “李進忠會動手……不對,他現在改名為魏忠賢。忠於我,為人賢明!”天啟皇帝說道。

  “可是他……”朱信有些猶豫,可還是道:“可他為人貪財,又是貪權……可能為禍一方,而這一切,皇兄要背鍋!”

  “我知道!”天啟皇帝道:“可他若是不貪權,不貪財,我反倒是不敢用他!”

  朱信沉默了,有些事情,他也無法改變什麽。

  “召見魏忠賢……”天啟皇帝開口道。

  片刻之後,一個老太監出現了,中年大叔的樣子,看起來很老實,好似農民一般。

  “奴婢,拜見聖上!”

  中年大叔立刻跪倒在地上。

  “魏忠賢……這是我五弟!”天啟皇帝道。

  “拜見五殿下!”

  中年大叔立刻跪倒在地上。

  朱信看著心中閃過一絲殺意,殺還是不殺。

  此刻,魏忠賢只是一個奴才而已,只要他點頭,大哥不會撥他的面子,揮手就能殺死魏忠賢……這位九千歲,立刻就死翹翹了。

  至於理由根本不需要,皇帝殺一個太監,根本不需要理由。

  只是大哥決定利用太監,製衡東林黨,注定了沒有魏忠賢,也有張忠賢,李忠賢。

  “起來吧!”

  朱信淡淡道。

  “多謝殿下!”魏忠賢站起身來,眼中閃過了一絲害怕,就在剛才五殿下感覺到了一絲殺意,只是在頃刻收斂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