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是崇禎皇帝》第八十五章建奴要求和
  時間流逝著,天啟七年過去了,邁入了崇禎元年。

  皇帝在變遷著,可對很多百姓來說,還是一個老樣子,百姓們還是按照著原來的節奏生活著,官員們還是繼續貪墨著,士兵們還在忽悠著,士紳依舊是逃稅不斷,商人還是夾縫中生存,依附著官員們。

  世界還是老樣子,並沒有因為皇帝的變遷,而發生驚天動地的變化。

  朱信也老實的當著皇帝,沒有日天日地日空氣,到處砍文官,到處刷存在感,只是設立了台灣府,又是開通了五個通商口岸,可台灣在哪裡,距離小民而言,太遙遠了!

  唯有國子監發生了變化,多了一門體操課,每天早上五點多起床,然後在祭酒或是其他官員的帶領下,開始跑步。除非生病了,必須要跑步。

  每天下午多了一堂體育科目,大約是半個小時,操練辛酉刀法。

  主要是雙方,各自帶著護具,拿著三尺長棍對決,在交戰當中,誰向刺中了對手,誰就是輸了。有五人一組,有十人一組,相互比拚。有專門的錦衣衛前來,教授各個學生。

  對於比拚的成績,都是要記錄在案,計入學分當中。

  國子監最大的改革,就是記入了學分制度,在過去評價國子監學生,主要是優、良、中、差,或是甲、乙、丙、丁。可現在,卻是明確劃分百分為最高,犯下錯誤,或是未能達到目標,將扣除一分。當扣除分數,低於六十分,為不及格。

  學分製引入、早朝、體育課引入,讓很多讀書人不適應至極,可這畢竟是皇帝下令整改的,君父的意志高於一切,不願意也得接受。

  據說,要在科舉當中,也要引入學分製,以數字劃分科舉士子的試卷成績,而不是過去的優良中差。

  皇上又是時常下令,讓國子監學生評論時政,一些優秀的文章要寫在邸報上,還會給予“科舉加分”;盡管現在,將上千人的國子監,僅僅是有不足五人獲得了加分,可卻讓無數人激動了起來。

  據說,皇上又是要加大國子監規模,要擴大招生,招生數量要增加到了五千之多;

  據說,皇上又是要在傳統的五經的基礎上,設置兵法、農學、雜學等。

  據說爭議不少,可很快的通過了。

  君父下了命令,臣子百姓遵守便是,只要不重用閹人,不違背祖宗法度,讀書人皆是願意遵從君命!

  或者說,只要不加商稅,只要不的收士紳的稅,臣子們其實很好說話的,皇帝在國子監再折騰,也是無所謂!

  改造太學,事實上是朱信對抗東林黨,或者說改造東林黨手段之一。

  曾經,朱信想要靠著閹黨、乃至是中立派,對抗東林黨,可經過一段時間,卻是發覺東林黨在不斷壯大著,東林黨人雖然被魏忠賢聯合楚黨、浙黨、齊黨打壓了下去,朝中稍有名望的東林黨人幾乎蕩然無存。但是天啟皇帝去的太快,東林黨人並沒有完全被摧毀——或者說江南的士紳階層,沒有被摧毀,東林黨就是不滅的。

  楚黨、浙黨、齊黨後續乏人,而閹黨的名聲又爛了大街。東林黨人雖然在魏忠賢的打壓下元氣大傷,但是東林黨以江南縉紳為根基,而大明的財稅和進士十之七八都來自江南。

  魏忠賢不過是砍掉了東林黨這顆大樹上的枝葉,對於東林黨人的根基,他根本就沒有觸動到。左光鬥、李三才、高攀龍等老一輩東林黨人是凋零了,但是陸澄源、錢元慤、王守履等東林黨人,

依舊佔據著朝堂上最重要的科道官的職務,而此時江南又湧現出了張溥、楊廷樞等後起之秀。  在國子監,一群學生吃酒之後,又是高談闊論起來,正所謂,張嘴吃飯,閉嘴罵娘。

  “陛下,可謂是聖明至極,先是廢除了詔獄,又是廢除了廷杖,時常說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可謂是一代明君!”錢嘉徵說道,言語中對於當今聖上,可謂是憧憬至極。

  “只可惜,當今聖上還是有些軟弱了!沒有除惡務盡,只是將魏忠賢貶黜京城,到了福建,未能除惡務盡!”

  孫啟源歎息道。

  “陛下,可就是太講究規矩了,總是說先相忍為國,讓利於民,對於閹黨也是忍讓一二!”錢嘉徵說道。

  幾個讀書人高談闊論著,當著鍵盤俠。

  這是,遠方一堆人馬走了進來,穿著皮衣,腦袋後面是鼠尾巴辮子,此刻趾高氣揚的,走入了北京城。

  “這是建奴,建奴來了北京城!”

  “建奴要議和!”

  這時, 各個讀書人有些坐不住了。

  …………

  坐在金鑾殿上,朱信高高在上,沒有一絲表情,而在下面,建奴的使者正在說著議和條件。

  “大明與大金血戰十年之久,大明連續戰敗,先是在丟失了遼東之地,失去了遼陽,沈陽,又是在遼西連續戰敗。如今我家可汗,見到大明新皇登基,故而送上合議要求。”

  “一、要分清兩國之間戰爭的是非,確認戰爭是明國挑起的,後金是被迫還擊的受害者;

  二、雙方劃分疆域,兩國以山海關為界;

  三、明國要賠償後金在戰爭中受到的損失,給予後金:黃金十萬兩,白銀百萬兩,緞百萬匹,布千萬匹。兩國和好之後,明國每年贈後金:黃金萬兩,白銀十萬兩,緞十萬匹,布三十萬匹。而後金每年還贈明國:東珠十顆,貂皮千張,人參千斤。”

  “豈有此理!”

  “建奴不得囂張!”

  “欺人太甚!”

  立刻無數的臣子憤怒道。

  那個後金使者,卻是笑道:“春秋時代,有勾踐能忍受吳王之辱,勾踐甘心做吳王的馬夫,妻子為吳王侍寢;到了漢朝,劉邦又是和親,送錢送女人;到了唐朝,李世民又是送錢送女人;到了宋朝,也是送遼國歲幣,又是送西夏歲幣,又是送金國歲幣;又是到了大明,我朝又是有隆慶議和,冊封俺答汗為順義王!”

  “勾踐做得,劉邦做得,李世民做得,陛下為何做不得?俺答汗可以,我家大汗為何不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