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是崇禎皇帝》第七十三章危機的大明局勢!
  朱信看著楊鎬,沉默不語。

  楊鎬也是帶著期盼,帶著等待,坐在那裡。

  “曾經,朕為信王的時刻,看到官員貪汙,很是生氣,覺得他們敗壞了法紀,導致了大明衰亡,要殺盡貪官!”朱信悠悠說道:“可到了後來,漸漸的熟悉人情世故,反倒是不敢殺貪官!”

  “某個縣,有著官員貪汙無比,魚肉百姓,被皇帝發覺了,於是罷免了那個官員;又是派了一個新的官員,那個新的官員還是貪汙,比老官員還貪!”

  “老官員當官時間長了,懂得什麽錢能貪,什麽錢不能貪,知道府庫的錢糧可以貪汙一下,可是賑災的糧食不能貪汙;可以吃空餉不斷,可陣亡士卒的錢不能貪汙!”

  “老官員知道,剪羊毛可以,但是不能殺了羊;老官員知道,錢財重要,可權力更重要,可能貪汙,可知道適可而止,免得捅出大簍子。在老官員時代,固然貪汙不斷,可也能治理還百姓,能保持政局穩定!”

  “可那個新官員上台後,好似餓死鬼轉世,貪財不斷,勝過了老官員,該拿的錢要拿,不該拿的錢還是要拿。不僅是剪羊毛,還要殺掉羊。”

  “很多百姓,懷念那個老官員,他固然是貪汙不斷,可至少喂飽了他;可現在皇帝反貪汙,卻是又調來一個新的貪官,百姓們還是繼續喂飽這個!”

  說著,說著,朱信有些悲哀。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

  到了大明,朱信才知道文官是多麽的不靠譜。

  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遇到了某些貪官,他不能殺也不敢殺,殺了就怕局勢變壞,就怕一蟹不如一蟹!

  在薩爾滸大戰,楊鎬損失了明朝精銳無數,可謂是最大惡極;可是往事就怕比較,比起後來的袁應泰、熊廷弼、王化貞、孫傳承、袁崇煥、吳三桂等等,又是好了很多。

  所謂的遼東三傑是吹出來的,說他們是愛國將領是真的,可軍事指揮水平真的一般。

  萬事就怕比較,比較之下,其實楊鎬軍事水平還可以,至少他敢於打野戰,而遼東三傑連野戰都不敢打,或是一打就是敗仗;楊鎬那一戰,損兵折將不少,可至少也讓八旗軍損失不少,影響了後面的進攻。

  朱信終說道:“過去往昔種種,我也不想說了,至於對錯說了也是無用,隻想要詢問一下遼東戰局該如何!請先生教我,如何複遼!”

  楊鎬說道:“離開遼東七八年了,臣可謂是不知己不知彼,不過遼東戰事,無非是練兵,尤其是野戰之兵,若是無兵,僅靠守城不可為;其次,要糧餉充足,沒有錢糧,再好計劃也是無用!”

  熊廷弼提出的複遼之策,是三路進攻,氣勢宏大,其實不靠譜;孫承宗修建堡壘,壓縮敵人生存空間,也是紙上談兵,無用至極;至於袁崇煥複遼之策不說也罷!

  果然,楊鎬還是有點貨,兩者不謀而合。

  “老先生,說的很有道理,只可惜時間不夠了!”朱信說道:“一切歸根結底,就是錢糧,沒有錢糧,一切都是枉然。可動萬歷五年開始,京城附近就是水旱災害不斷,北方各個地區,也是災害不斷,流民作亂不斷!不加稅,流民造反不斷;加稅後,更會造反不斷!還有後金,降服了蒙古,已經能越過山海關,入寇京城……在一兩年內,必然入侵京城!”

  “王承恩,拿地圖來!”

  朱信喊道,立刻監牢大門打開,王承恩走了進來,

遞過了地圖。  打開了地圖,朱信在地圖上,指點著江山,開始介紹著最近幾年,大明發生的一切,先是說經濟,說著北方的旱災水災,接著又是說江南的貧富差距,還有糧食的情況;接著,又是說著,大明朝堂現狀,黨爭不斷,內鬥不斷。

  接著,又是說著關外,說著大金的情況,說著蒙古的情況,還有連續幾次大戰的結果,沒有絲毫掩飾。

  綜合敘述著,朱信也是嚇了一大跳,現在大明是如此的危機。

  最後說著,不久後的動態,“金軍必然入關劫掠,不然無法維持生計,不會從山海關,因為從這裡進攻,容易被蒙古抄了後路;而河西走廊太狹窄了,一旦截斷歸路,那時金軍就是危險了!”

  “後金多數會越過長城,從喜峰口,古北口進發,至於理由……從這裡進攻,可以裹挾蒙古軍進攻,免得後路被掐斷!長城太長了,處處設防,兵力分散,等於處處不設防……”

  說著,說著,朱信也是無語了。

  大明局勢太危機了!

  楊鎬說道:“局勢危機,應當先同後金議和,練兵籌餉之後再圖複遼了。”

  朱信歎息道:“我帶是想要議和,可是議和無門,想要議和,總不能空口說白話,是不是要和親,是不是要歲幣。和親也就罷了,可歲幣沒有一百萬兩銀子,沒有幾十萬石糧食,沒有一絲可能!況且,後金無信,可能今天議和,明天就是撕毀了;況且,滿朝文武大臣們不答應;一旦議和,士氣一泄,大明可能明年就得亡!”

  “做人最忌諱,首鼠兩端,民心不穩,軍心不穩!!”

  在過去,聽到了清末議和割地賠款,宋朝歲幣不斷,那時覺得恥辱至極,可現在有些羨慕那些議和成功的人……政治家就是不要碧蓮,要碧蓮就不要當政治家,所謂的節操不值錢。

  他們至少成功了,可他卻想要議和而不可能。

  第一是議和沒有錢,第二是臣子們不答應,第三是後金不答應,第四氣勢一泄可能明年就完蛋。

  “況且,建州女真也只是大明的手足之患,當年蒙古人打到了北京城,大明都沒有屈服。現在一個區區建州女真就豈能讓大明低頭,我丟不起人!”朱信驕傲道。

  大明現在內憂外患不斷,唯一讓人欣喜的,就是大明百姓,士紳等,骨子裡驕傲至極,看不起滿清。

  這種驕傲,讓滿清可以擊敗大明幾百次,可以屠殺幾百次,可想要征服大明,很難很難!

  朱信又是詢問著滿清的習俗,戰鬥之法,還有薩爾滸大戰的細節等等, 楊鎬一一說著,糾正了很多錯誤。比如在薩爾滸戰鬥當中,朱信覺得那是兵分四路,導致了兵力分散,各個擊破。

  可楊鎬的說法是,那時兵分四路,是為了緩解後勤壓力。若是十六萬大軍匯聚在一起,糧食運輸壓力大。

  此外,十六萬大軍匯聚在一起,八旗軍又不是傻子,自然會不斷後退,而不是傻乎乎的衝殺上去,不斷拖延,攻擊糧道。

  楊鎬的估算是,一路遭受攻擊,其他救援而去,只是最後玩崩了!

  在戰略上,在戰術上,楊鎬沒有太大的錯誤。

  “那我大明戰鬥力不如八旗,這是為何?”朱信問道。

  “我朝火器眾多,善於遠距離攻擊敵人,導致了肉搏能力不足,重器輕人。應當重視明軍肉搏能力!在大明,善於肉搏的軍隊,只要有兩隻,一只是戚家軍,一只是廣西狼兵,四川的土司軍!”

  楊鎬說道。

  “明白了,明白了!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朱信大笑了起來,終於明白了。

  在過去,他一直陷入了誤區當中,一直想要在大明發展火器,彌補軍隊的不足,事實上是走了歧路,錯路。大明的火器很先進,就是因為太先進了,肉搏能力太差了。

  明朝是肉搏能力最差的軍隊,沒有之一。

  可事實上,哪怕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拚刺刀,肉搏也是主流至極。

  接下來,大明應當是提升肉搏能力,各種火器也是小型化,單兵化為主,火銃、刺刀、手榴彈、迫擊炮就足以,至於紅衣大炮等重型火器根本沒有必要發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