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關於魔王這件事》四十七、
闡教弟子眾多,諸如什麽土行孫,白鶴等等,都是少見的高手,而哪吒與楊戩,毫無疑問,是三代弟子之中,最為出色的了,比之其余的那些,還要高出不少的層次。

  韋護,為闡教仙人道行天尊的弟子之一,與韓毒龍和薛惡虎是同門一師,慣用兵器為“降魔寶杵”(拿在手中輕如灰草,傷人時卻重如泰山),此物乃鎮壓邪魔護法三教之法寶,曾在戰鬥中嚇跑敵將呂嶽和袁洪,一擊將澠池守將的張奎打成齏粉等等。為助周伐紂的玉虛三代弟子之一,在封神榜上無名,運氣較好,存活於戰爭結束,是肉身成聖的七人之一,後成為三教護法全真。

  奉師命下山輔佐薑子牙助周伐紂,路上正巧碰到敵將呂嶽,用降魔杵打死了呂嶽門下一個道者楊文輝,呂嶽不敵逃走。後隨薑子牙進五關,於潼關之戰用降魔杵打死守將余化龍的長子余達。與楊戩、楊任聯手殺掉澠池縣的守將張奎。對戰梅山七怪時,用降魔杵砸死袁洪的快馬,嚇跑袁洪。最後捉拿軒轅墳三妖(九尾狐狸精、九頭雉雞精、玉石琵琶精),擒回周營監斬。薑子牙封神結束後,門下道友只剩下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楊戩、雷震子、韋護。七人不願為官,與武王和薑子牙等人告辭歸山潛修,最終此七人肉身成聖,其中韋護成為了三教護法全真。

  韋護本身沒特殊實力,戰鬥能力全依仗強大法寶,一根降魔杵無人能敵,威力堪比番天印,打起人來也如泰山壓頂,此寶號稱“鎮壓邪魔護法三教之法寶”。就連修有八九玄功的袁洪也難敵此寶。在小說之中,鄭倫的兵器也是降魔杵,但唯獨只有韋護的降魔杵最強,卻仍有弊端,此乃後話。在封神一書中,韋護的單獨作戰描寫不多,更多的是與其他玉虛的師兄弟或師叔聯合作戰,顯示不出他本身武力有多強;但相比其他同門師父的兩個師兄弟(韓毒龍、薛惡虎),韋護的運氣和修仙天分資質力最為高強。

  韋陀參加封神大戰比較晚,且幾乎最晚下山,商朝對西岐的三十六路征伐都快完了才下山。下山之後的戰績也平平,最愛打群架圍毆,混點經驗。

  結局歸宿肉身成聖之前,其師父道行天尊曾說過韋護是歷代全真第一人,而且韋護也是後來順利肉身成聖的七人成員之一,最終皈依西方教,歸宿興於釋門,降魔杵也一再成為了他招牌專屬的證佛至寶。

  武吉,為薑子牙的三個弟子之一,同門一師的師弟為龍須虎、五路神。

  乃一介凡人,本是樵夫出身,後為西周做出了一定貢獻。薑子牙釣於磻溪,二人初次相遇時,武吉在渭水旁認識了釣魚的薑太公(子牙)。見子牙用直鉤釣魚大笑,子牙看武吉氣息斷曰今日入城會打死人;武吉怒別,擔柴入城。結果誤觸門軍王相致死,後來周文王畫地為牢,武吉後被暫釋,照顧老母至秋後正法;老母令其找薑子牙求救,薑太公收其為徒,授兵法,成為闡教三代弟子之一。又令其挖坑施咒破解先天,秋後不見武吉伏刑,文王演先天數,以為武吉已畏罪自殺。

  之後周文王碰見武吉,武吉引文王見薑太公,其受封為“武德將軍”一職,成為周軍四大先鋒之一的右哨,師徒二人後為周文王效力,討伐商紂王。兵器為長槍,騎著白馬,曾在伐紂時斬殺了趙江、孫合、犁鋤殷郊(殷商大太子),斬首朱子真(梅山七怪之豬精)等,常跟隨薑子牙貼身保護,處理雜務;參與混亂;監造蘆篷,最終推翻商紂王之後,因封神榜上無名,得享人間富貴。

  玉虛二代薑子牙的三大弟子之首,師弟是龍須虎,五路神;為平民凡人出身,出場較少,後為西周做出了一定貢獻,少有功勞,成為西周的四大先鋒之一右哨的“武德將軍”。雖然是闡教傳人之一,但不會法術,武藝也一般,無神格資質,沒入仙籍。因封神榜上無名,沒被封神,最終得享人間富貴。

  八十老人薑子牙曾任商朝下大夫,因見紂王荒淫無道,便棄官逃往西岐本想自投西伯姬昌,又怕被人恥笑,所以暫時隱居在渭水河邊的小村莊裡,以待時機。

  一天,他正在渭河邊釣魚解悶,有一樵夫武吉擔柴路過,見他竟用直鉤釣魚,還離著水面三尺遠,魚鉤上也沒掛香餌,便問長者貴姓。薑尚答道“姓薑名尚,字子牙,號飛熊。“武吉歎了口氣說“真是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象你這樣愚拙的人,還自號飛熊,實不相稱!“薑尚微微一笑“老夫釣魚是假待機進取是真。然而要釣王與侯,寧在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武吉道“你哪像王侯倒像活猴。“說罷,就擔起柴擔進城去了。不料武吉進城失手打死了守門的軍士招來殺身大禍,巧逢西伯姬昌路過,得知武吉是個孝子,家中有老母無人奉養,便贈與黃金十兩,命他回去安頓好老母再來領罪。老母絕望,便帶武吉來向薑尚求教解救之法。薑尚教他如此這般,從此武吉只在鄉中乾活,不再進城去了。

  黃天化,又稱為“炳靈公”(神位封號)。原為凡人出身,是武成王黃飛虎的長子,母親賈氏夫人,弟弟為黃天祿、黃天爵、黃天祥、姑姑為黃娘娘,乃黃滾之孫,叔父為黃飛彪、黃飛豹;闡教仙人清虛道德真君的大徒弟,師弟為楊任,是西周武將,為薑子牙座下四大先鋒之一,助周伐紂的玉虛三代弟子之一。

  生的身高九尺,面似羊脂,眼光暴露,虎形豹走,性如烈火。頭戴焰烈飛金冠,體掛團龍大紅袍,身披連環金鎖鎧。武藝高強,有萬夫不當之勇。手使一對八棱亮銀錘(近戰主武器),腰挎“莫邪寶劍”(乃清虛道德真君鎮山之寶,可發白光取人首級);還有法寶火龍標(得自陳桐,投擲傷人)、攢心釘(師傳法寶之一,專門斬殺魔家四將)、收標花籃(可收取敵人暗器,火龍標就是被此寶收繳的),胯下神獸坐騎玉麒麟,把角一拍,四足起風雲之聲,戲三山遊五嶽,非道德(法力高深)之士不能騎乘。

  在三歲時,就被清虛道德真君帶走撫養,在青峰山紫陽洞修行多年,藝成出師後奉師命下山伐紂,多次在西周打仗殺敵,建立功勳;最終在攻打金雞嶺時,因坐騎玉麒麟被商將高繼能使蜈蜂袋裡的蜈蜂蟄了眼睛,麒麟吃痛,將黃天化甩下鞍橋,跌落在地,被高繼能一槍正中肋下,死於非命。

  薑子牙歸國封神時,黃天化為封神榜第二位,被封為“三山正神炳靈公”之位,僅次於軒轅黃帝部下柏鑒,位於周朝第二位,甚至超過其父黃飛虎。

  黃天化是黃飛虎與賈夫人的長子,黃滾長孫,還有三個弟弟(黃天祿、黃天爵、黃天祥),黃天化是四兄弟之中戰鬥實力最強的一名,其次是黃天祥。為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大徒弟,與師弟楊任一師同門;前期不在家人身邊,從小就跟隨清虛道德真君修行,武功高強,騎著玉麒麟,其乃師父所贈予的一隻神獸坐騎,可日行千裡;手中神劍乃青峰山紫陽洞的鎮山之寶,名曰“莫邪寶劍”,可陣前將劍一指斬人頭顱。

  常用的近身兵器是兩柄八棱亮銀錘;攢心釘也為師傳法寶,特意賜給黃天化用來連殺魔家四將,將之反殺,報了被殺之仇。收標花藍專克敵人的飛標暗器,曾收取敵將陳銅的火龍標(火龍鏢),且能為自己所用。黃天化的綜合實力也是闡教玉虛三代傳人中的佼佼者,武力值一流,身上一些法寶裝備也很厲害,但只可惜運氣較差,難逃封神榜上把名的結局,仍是沒能存活到戰爭之後,在戰鬥中敗於高繼能的蜈蜂袋法寶之下,並陣亡在高繼能的手中被一槍殺死。

  黃天化為人性如烈火,因為自幼和家人分散,因此十分重視親情。聽聞母親被紂王逼死,居然能夠“大叫一聲,氣死在地”。醒來之後,滿眼垂淚,哭得如醉如癡,大叫曰“父親!孩兒也不去青峰山上學道,且殺到朝歌,為母親報讎!”可見性情如何。

  一次鄧九公伐西岐,哪吒在陣前被其女兒鄧嬋玉用石子打了臉,黃天化言曰“為將之道身臨戰場,務要眼觀四處,耳聽八方。難道你一塊石頭也不會招架,被他打傷;今恐土星打斷,就破了相,一生俱是不好。”把哪吒氣得怒衝牛鬥,失機著傷,又被黃天化一場取笑。

  之後,黃天化出戰為哪吒報仇,依然被鄧嬋玉一石子打傷了臉。書中特別說明“比哪吒分外打得狠,掩面遽回”。這次,輪到哪吒取笑他了。哪吒幾乎是把黃天化所說的,原封不動地回敬給他,並且還加上一句“被他打斷山根,一百年還是晦氣!”黃天化大怒曰“你為何還我此言!我出於無心,你為何記其小忿!”哪吒亦怒“你如何辱我!”兩人彼此爭論吵架,被薑子牙一聲喝“你兩個為國,何必如此!”二人各自負愧,退入後寨。不題。

  由此可見,黃天化也是個性情中人,有著年輕人特有的熱情和衝動,也難免會和同伴爭吵。但是自己也會覺得“負愧”。

  黃天化武藝出色,受其父黃飛虎武風影響,好肉搏近戰,而且勇猛剛烈、爭強善戰、忠肝義膽;又身懷莫耶寶劍、火龍鏢、攢心釘、花籃等多件強力法寶,卻不能善用,勝少敗多。雖曾鬥滅魔家四將,然而左道難敵,防禦力較差,很容易被一些針對魂魄性與物理性的敵將法寶所擊敗,沒能存活到伐紂之後,最終亡於高繼能的蜈蜂袋和槍下。死後所封之神炳靈公,掌管眾仙山靈氣煥發分配並凡人吉凶,亦助其父管理一應仙神輪回之事。地位居於封神榜第四名,僅次於金靈聖母的中天梵炁坎宮鬥姆元君、伯邑考的中天北極紫薇大帝和聞仲的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在其父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黃飛虎之上。

  黃天化的個人戰績僅體現於擊殺凡人武將余慶、陳庚,且都用上了法寶。參與的群毆也不少,純武力雖然從沒擊殺過任何一個敵人,但整體武力值還是屬於中上水平。但有時太過於依賴武力,疏忽了法寶的重要性,且盲目進攻不會專心防備,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是先武鬥後祭寶的戰術定律。黃天化部分殺敵的法寶大都是暗器一類的,特別是在與鄧嬋玉一戰後汲取教訓與經驗,已經學會先詐敗然後再突襲的戰略,也就是和敵人打到一半就跑,在趁機轉頭攻擊,暗地裡放暗箭;結果後期非要莽,既不像楊戩那樣有玄功護體,又不像哪吒有蓮花化身免疫許多攝魂法寶的攻擊,除了武器,自身根本沒有任何特殊技能,才導致敗戰次數與死亡率較高。

  黃天化首次出手是在潼關用師傳的花籃收取了陳桐的火龍鏢,然後用莫邪劍指著陳桐,之後一道白光閃出,陳桐腦袋落地。

  之後黃天化屢次出戰單挑,都能壓製對方,但是由於自己的不小心,總被一些邪術或者法寶所傷,比方紂王的兩個兒子殷郊、殷洪、彩雲仙子的戳目珠、呂嶽的瘟疫、余德的痘珍、土行孫的捆仙繩等。

  後來在西岐拜將的時候,黃天化被封為西周四大先鋒之一,與哪吒,南宮適,武吉並列。

  薑子牙拜將後,見到許多玉虛弟子都自問自己師父命運,黃天化也參與自問其師命運,清虛道德真君知黃天化命不久矣,隻曰“逢高不可戰,遇能即速回,金雞頭上看,蜂擁便知機,止得功為首,千載姓名題,若不知時務,防身有難危。”暗示了黃天化的結局,但可惜仍不足以改變徒弟的遭遇,後被薑子牙封為伐紂前部先行官。

  而也正是如此,最終的黃天化,也是被送上了封神榜之中,成為了一個天庭人員。

  雖然不是肉身成聖,但也不算是什麽壞事,畢竟得道長生,雖說自由缺失了一點,可也無傷大雅,得聞大道,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