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附身高順》第3章 局勢緊張
  且說高順,此時已經告別妻兒進駐盧奴城外的郡兵大營。中山國的郡兵大營是高順親自率部所建,佔地數千畝,可同時容下五萬名士卒駐扎。

  此時,夕陽西下,春日裡的暮色升騰。

  中軍大帳裡,高順跪坐在主案之後,黃蓋、太史慈、沮授和荀攸等一乾文武將士,跪坐在大帳兩列。高順臉色嚴峻,揚了揚手中的一頁高郎紙,緩緩道:“諸君!今日是二月十六日,太平道信徒聚眾叛亂,已經攻下了癭陶縣城!”

  “喔…”大帳裡,眾人聞聽此消息後,皆臉色一變甚是驚訝。

  “太平道信徒頭裹黃巾,身穿黃色戰衣,姑且稱之為‘黃巾叛賊’!他們在賊酋張角的率領下半日即克癭陶城,卻也是一支勁旅不可小覷。諸君請暢所欲言,商量我中山國該如何處置?”高順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

  太史慈最年輕,已經官居千石大員。他害怕別人說自己是走裙帶關系走上高位的,因而總是積極請戰以求立功。這一次,他也不例外,開口說道:“都尉!已卑下來看,我中山國郡兵該主動出擊钜鹿郡,剿滅叛賊!不過,這還是要得到雒陽中樞的同意才可!”

  眾人皆同意此觀點,知道萌芽中的敵人最易剿滅。可是,按照《漢律》:郡兵和郡守是不能出境作戰的。一時間,眾人也沒什麽好辦法。

  荀攸見大家說得都差不多,因而總結性的說了一句:“都尉!律法所求,我等自然要遵守。但是,我中山國應該做好防守的準備,以備不測。另外,卑下提議,中山國的春耕不能停下。否則,秋收後會有內亂!”

  聞言,眾人也同意此事。因而,高順開始發布命令:太史慈率部北上防守中山國與幽州接壤處;黃蓋率部東進,防守河間國來訪之敵人;沮授部立即西進,抵擋常山國可能來犯賊人;而魏續部的任務最重,立即啟程南下,阻擋钜鹿郡和安平國的敵人。

  眾人接令後皆立刻離去,整理部曲和裝備,準備發兵邊境。與此同時,高順任命荀彧為參軍記室,率領陳震和胡昭兩名屬下,負責整個大軍的後勤事宜;趙雲、陳到和鮮於銀等人,立即開始整編中山學院裡年長的學子,準備隨時聽候征召。

  一時間,整個盧奴城裡氣氛緊張了起來。不過,中山國的農人們卻沒受影響,還是農田裡勞作,平整土地和播種下小麥的種子。

  幾日後,臧旻巡查一圈回來,總算忙完了中山國的春耕大事。高順和他秘密交談一番後,把毛階、崔琰和滿寵等人征召至都尉府效力,又把公孫方和宋階等人介紹到臧旻麾下聽命。毛階、崔琰和滿寵三人被高順任命為典軍軍候,專門督查郡兵和將領軍紀。

  鍾繇是和臧旻同日而歸的。他卻率部押回了三千多位男女老少。這些人都是中山國一些大族的族人。他們對高順心存不滿,暗中一直和太平道有聯系。開春以來,他們一直在中國境內的縣府門牆上寫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等標語。

  高順見此卻沒阻止,卻一直暗中派人調查此事。幾日前,張角舉旗叛亂,這些人頓時被高順以謀反的罪名抓捕。和太平道有聯系的那些大家族,因此而部曲被奪,田地被高順平分給無田農人。

  中山國的秩序,因為此事而更加平靜。黔首農人皆安心在農田裡勞作,他們把自己的安危交給了高順。

  ……

  與此同時,帝國的局勢卻突然變得嚴峻起來。

  荊州南陽郡,

逃逸多年不見的張曼成突然率領三萬精兵攻打宛縣縣城。因為南陽太守褚貢貪汙營私,把南陽郡搞得烏煙瘴氣,大量農人又失去了農田。因此,那些經高順訓練過的鄉卒都聚攏到張曼城的身旁。  有了眾鄉卒的幫助,張曼成也是一日便攻克宛縣縣城。龐德公等人見此,便領著一乾南陽學院的學子退出了宛縣城。張曼成本想把南陽學院燒毀,可是一乾鄉卒不同意,甚至還引發叛亂。因此,他才作罷。

  幽州的情況也差不多,太平道信徒戰卒在渠帥程遠志和鄧茂的率領下,正在圍攻薊縣城。潁川郡、陳國、汝南郡、平原國、東郡……等等,太平道的信徒戰卒攻勢正盛。

  冀州是太平道的大本營,情況就更加惡劣了。張角坐鎮癭陶縣城指揮張梁和張寶作戰,太平道信徒戰卒已經成軍,農人稱之為“黃巾軍”。他們攻陷清河國和安平國,俘虜了甘陵王和安平王。

  幾日之內,中山國的周圍突然變色,都變成了黃巾軍的勢力范圍。中山國被黃巾軍包圍了,情況不容樂觀。

  ……

  這些消息傳到雒陽中樞後,皇宮裡的那幫中常侍都嚇呆了:帝國若是被黃巾軍推翻,他們的榮華富貴也就成了泡影。

  就在這時,虎賁郎將左原、侍中盧植、騎都尉曹操、宗正劉焉…等等,一乾良臣紛紛上表,求中樞拜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 這一切,當然是高順暗中在推動操作。

  中涓諸位中常侍此時也六神無主。張讓和何進私下達成交易後,說服諸位中常侍,力推何進上位。

  一日後,何進晉升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軍士屯於雒陽城外的都亭,整頓軍卒,鎮守京師。他在函谷關、大谷關、廣成關、伊闕關、轘轅關、旋門關、孟津關和小孟津關等八關設置都尉駐防,把雒陽城掌控於手心之中。

  何進得利後,自然要回饋眾人。他上表中樞:遷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朱儁為右中郎將、盧植為北中郎將和高順為平難中郎將。讓四位中郎將持節出征,平定黃巾軍逆賊。其他三人,中涓倒是沒有異義,只有高順的任命出現了問題。

  盧植就任北中郎將後,又上表中樞說:“高德厚此人年幼,恐難擔當此重任!”

  左原獲悉此事後,再次上表:“高都尉將萬兵破鮮卑奴十幾萬,斬殺三萬鮮卑,帝國怕是無人可及!遠勝那些口若懸河者,或屍餐素位者……”因此,左原與盧植也交惡。

  高順的職位還未定論,中常侍呂強和左中郎將皇甫嵩同時上表,要求解除黨禁。中涓諸位中常侍此時已經慌亂,自然應允此策。何進見渾水摸魚成功,又開始大肆提拔黨人充當大將軍府的掾屬,以抗皇宮裡的一幫中涓。

  一時間,雒陽城中的政治局勢亂成一團。有心落子的棋手,紛紛派棋子下水試探一二。爭論不久後,十常侍還是尊重大將軍何進的意見,晉升高順為平難中郎將,招募並州突騎,持節平定黃巾亂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