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附身高順》第32章 南陽學院
  大堂裡,因為燃著幾個青銅木炭爐,溫度還算可以,熱氣騰騰。

  “哈哈哈…拜見高令君!今日是正旦,小弟略備一些薄禮給你送來,望令君笑納!”,見高順走來,張曼成連忙起身朗聲大笑道。

  話說自古以來,華夏人都有“伸手不打笑臉人”的美好傳統。張曼成主動低頭,用行賄的手段來籠絡高順,已經放低姿態。

  看見這一幕,高順卻冷冷一笑:“張家只要遵守《漢律》,自然沒有麻煩纏身!這些禮物你還是帶走吧!”

  聞聽此言後,張曼成的笑容僵住了,眼中的精光瞬間變得冰冷。熱氣騰騰的正堂,好像也因此變得冰冷起來。

  “放肆!”跟隨高順進來的典韋見此,咆哮道。他虎目怒睜,隨手拔出背後的三尖兩刃刀指著張曼成:“我殺你如宰雞耳!”

  典韋的聲音如炸雷般的響起,大堂裡的燭光都隨之搖曳起來。見此,張曼成猛然一驚,驚呼道:“你是已吾典伯弘!”

  “某家已經遵守《漢律》!否則…哼!”典韋卻沒回答張曼成的問話,冷哼了一聲。他那張窮凶極惡的臉,此時已經猙獰可怕。像一隻擇人而噬的猛虎,雙眸狠狠的盯著張曼城。

  “呵呵…令君!曼城魯莽了!這就帶著禮物離去!”張曼城突然換了一副嘴臉,含笑說道。旋即,他拎著一個包袱匆匆離開正堂。

  “嗤!”陪坐在主座一排的荀攸和戲忠見此,不由得嗤笑了一聲。高順卻臉色不變,緩緩說道:“此人還是有點本事的,幾年間居然掙下如此大的家業!”

  張氏經過這次試探後徹底縮回拳頭,行事小心了起來。高順卻乘勝追擊,連續罷免張氏在宛縣內的各種縣吏。在打壓張氏的同事,他還故意提拔小姓家族的良家弟子,充當縣令門下佐吏。

  宛縣的其他大族見張氏都縮頭了,也不敢直面高順的鋒芒。於是乎,高順編練全縣亭卒、鄉卒和縣卒的施政,也順利了起來。

  十幾日後,一千縣卒編練成功,駐扎在宛縣城外。任何年代,刀把子決定話語權。有了全縣統一編制的鄉卒和縣卒後,高順算是在南陽郡宛縣站穩腳跟。

  這一日,宛縣何家的一位族人,給高順送來了一封書信。他跪坐在正堂裡,等候高順回信。高順拿著書信來到書房裡觀看。

  這封書信是潁川太守何進送來,信中把高順誇讚了一通,什麽不畏地方豪強為民謀福啦,什麽行事公平公正啦…等等,只是在信尾處稍稍提及了一句,“請德厚兄照拂何家一二!”

  看完書信後,高順卻沉默不語,把書信交給自己的兩位謀主荀攸和戲忠。

  “呵呵!何遂高居然還有心思惦記宛縣?”戲忠看完書信後,不禁嘲笑了一句。荀攸看完後,卻捋了捋額下不長的胡須,目光凝重的看著高順,緩緩道:“姑父大人!他這是在故意示好,意圖指向卻是潁川的鍾氏和荀氏!”

  “嗯!那就給他這麽回信:兄日理萬機當以國事為重,宛縣太小應舍棄,免得影響儲君大業!”高順聞聽兩位謀主之言後,緩緩說了一句。

  “善!就按此言來!”荀攸含笑,點了點道。

  戲忠卻臉含陰惻惻的笑容,給高順諫言:“主公!咱們再順便打壓一下何氏,讓他們吐出一些部曲、土地和錢財如何?這樣,也有利於何貴人登上皇后的尊位嘛!呵呵呵…”說到最後,他竟然忍俊不禁了。

  “志才兄就是壞!哈哈哈!”荀攸聞聽此言後,

也哈哈大笑了起來。  高順聽懂了戲忠之謀。這是一箭三雕之計:一是可以幫助何進增加名望;二是可以幫助宛縣增加財源;三是可以為將要建成的南陽學院增加一些浮財。

  此計謀果然妙!

  於是乎,高順便以謀行事:罰何氏退還私自佔用官府荒地三倍獲利;何氏吐出部曲數百人;後又寫信告知在潁川的何進,如此行事的深意。幾日後,何進再次回信:“多謝德厚兄提醒,他日必報厚恩。不過,近日兄有大喜之事!”

  高順沒再理會何進所提及的大喜之事,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南陽學院的籌辦之中。十幾日後,春耕來臨之前,佔地千畝的南陽學院校舍終於建成。

  這一日,風和日麗,是良辰吉時,諸事大吉,也是南陽學院舉辦開學典禮的大日子。

  南陽太守劉焉、南陽名士何顒和許攸、南郡名士龐德公和黃承彥等,都身著黑色的大漢禮服,頭戴高冠,來到宛縣城外的南陽學院。

  高順在名士荀悅和王烈的陪伴下,跪坐在學院的觀禮台上。

  觀禮台下,便是聞訊而來的荊州學子了。他們有:黃祖、向朗、韓嵩、王威、張允、李通、桓階、蒯良、蒯祺、陳震、甘寧、李嚴、文聘、牛金、魏延和黃敘等等。

  其中,南陽黃氏出身的黃敘在其父黃忠的帶領下,親自找到高順要求拜入高順門下學習醫科。幾年前,黃敘感染風寒,呼吸不暢體弱多病,期望在高順的門下能治愈頑疾。因為有黃忠黃漢升的存在,高順當然毫不猶豫的應允此事。

  繁瑣的禮儀過後,將由南陽太守劉焉講話了。

  劉焉字君郎,荊州江夏郡竟陵縣人氏,大漢皇室之後。他也是東漢末年軍閥的鼻祖,建議雒陽中樞實行州牧製,把大漢帝國送入深淵。此時的劉焉還是一副大儒的模樣,長髯飄飄,風度翩翩。

  他來到觀禮台的中央,朗聲大喊:“德厚公在青州創辦蒙學時,康成公曾言:我青州人必有厚報!老夫今日代表荊州人說一句:德厚公今日義舉,我荊人世代不忘厚恩!而帝國文風必將南移荊州!”

  劉焉如此吹牛打屁,台下的荊州學子當然激動萬分,紛紛鼓掌敲著齊聲讚歎:“采!”來參加典禮的荊州名士們,也都是滿面春風笑容如花。

  繁華落下後,高順正式入駐南陽學院開始授業。

  每日清晨,南陽學院的學子必須出操,行隊列、射術、刀術、矛術、戟術、馬術和騎射等;每日下午,學子們必須至育水河畔參與農田勞作。所有的學子,無論出身貴賤都一律平等,氣氛自然也就融洽了。

  二月二龍抬頭,春耕的大日子來臨。劉焉因為高順的教化之功升遷雒陽,而太原郡的太守左原卻來到了南陽郡,擔任南陽太守一職。這難道就是何進所說的驚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