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附身高順》第16章 同期之誼
  來到正堂,高狐難離早已在等候。高順命他將郭襄、高嵐、張汎等一乾人兄弟,和友人等都請來大堂論事。

  少頃後,眾人來到正堂跪坐好,婁圭、鍾繇、胡昭、侯成、宋憲等人皆在列。

  見眾人安坐後,高順和以往一樣,面色嚴肅的說:“各位兄弟、高士,我等先議事。若有好策請告知小弟,小弟感激不盡!議事完畢後,我等再用朝食!”

  自漢以前,朝食才是正餐。無論是士人貴族,還是黔首農人,都非常重視朝食。見高順如此鄭重,眾人都側耳聆聽高順下文。

  “郭師兄!小弟以為子正和益達兩位兄弟,已經歷京師繁華、世之炎涼,歷練已夠可以至兄之麾下任隊率一職!一來是,將軍必起於士伍,他們兩位在邊軍再次歷練後,可為帝國造就兩位大將之才;二來是,他們兩人皆到成家立業之齡,也該成家立業了……”

  高順緩緩說話,道出心中打算。現如今,他大勢已成,也不懼宋憲和侯成二人會有怎樣的小心思。

  胡昭是個書呆子,名義上是高順的小師弟,其實正在和高順學習楷書,習得“永”字八法。聽完高順之言後,他臉色不變也沒發言。

  鍾繇聞言後,心中泛起波瀾:“我這位師弟不簡單啊!原來在帝國邊境還有一支騎兵,勢力不弱!”他率先抱拳:“師弟!這般安排很妙!”

  “善!大善!若是可以,德厚兄每年可安排一部分部曲至軍中歷練一番!呵呵!”婁圭跟在鍾繇之後說話。與此同時,他眸中精光一閃,手捋額下胡須,心中暗歎:“早就覺得高德厚不簡單,原來還有這麽一手好棋!”

  高嵐和張汎自然沒提出異議,唯高順馬首是瞻。郭襄卻提出異議:“主公!如此這般,你在京師的安危堪憂啊!”

  宋憲和侯成聞聽高順之言後,本來已是滿臉含笑。見郭襄又提出疑問,頓時臉色一變,面色沉重的看向高順。

  “呵呵!”高順微微一笑。隨後又道:“無妨!有馬達林和麴子優二人在安全無慮!”

  就這樣,眾人議論一番後才去用餐。婁圭和鍾繇兩人,見高順討論如此的重要大事都沒避開他們,心中很是高興,也把高順當作刎頸之交來看待。

  接下來幾日,又是一番送別的節奏。先是宋憲和侯成,跟隨郭襄等人北上雁門;後是鍾繇在高狐難離等人的護衛下,南下潁川長社縣。

  而胡昭卻正式留在高順身邊,以高順為師為友。高順其實不知道,眼前這位“孔明”胡昭在三國歷史上非常有名,是大書法家和經學家,還曾傳授過司馬懿的書法之道。

  已經成為劉寬弟子的公孫瓚自然不用返回遼西了,幾乎每日都來高順府邸小酌。有一日,他激動的告知高順,“德厚兄!遼西郡已舉薦小弟為孝廉,我們算是同期孝廉啊!”

  話說這個年代,同期的孝廉和茂才,和後來的同期中進士一樣,大家是同年有同期之誼的說法。

  於是乎,高順和公孫瓚約定,三日後一起去太尉公府報到,領取孝廉複試的驗傳。這年頭,被舉薦而來的士人是要考試的,寫一篇策論也成。

  期間,一直未離去的婁圭突然暗示高順:“見德厚家中缺一名管理部曲的食客,小弟厚顏求之!”

  “這是要入幕為臣的節奏啊!我高順何德何能?”聞聽此言後,高順一愣。他已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按理說,他家世不如袁紹,為人不如曹操有親和力,

可能連公孫瓚也比不上,婁圭怎麽會對他示好,準備稱臣呢?  一念至此,高順表情鄭重,拱手作揖:“多謝子伯兄垂青屈尊幫扶德厚!小弟已期盼多日了!”

  這個年頭的士人都有一副怪脾氣,交友認主全憑本心。高順想不通婁圭為何這般,也不願去想,把家中的部曲瑣事都交於婁圭處置,就連小舅子魏續也在婁圭手下聽令。而他自己,卻一心準備著去太尉公府報到和孝廉複試之事。

  這一日上午,高順和公孫瓚結伴而行,來到太尉公府大院裡內。太尉府相當於漢初的丞相府,主管是太尉,三公之一,下轄太常卿、衛尉卿和光祿勳卿等三位九卿,權職最重。

  太尉公府大院裡,擺著兩張木案。 木案後跪坐了兩位曹掾,案幾上擺著兩塊木牌寫有兩位曹掾的名字。一位是身材廋高,面相清秀儒雅的青年,名叫李衝;一位是身材不高,白胖圓臉,門牙微齙的青年,名叫田豐。

  林衝負責給士人孝廉驗身,田豐負責登記發放孝廉複試所用的驗傳。驗傳就是大漢帝國公民的身份證,用楊樹和柳樹木塊製成。而此時,兩人的木案前已排有兩條長長隊伍。

  公孫瓚騷包之極,怕別人不知道他是北疆勇士,全身名貴毛皮,外罩色彩鮮豔的蜀錦寬袍。高順排在公孫瓚之前,卻全身細麻娟布正裝,服飾一般氣質有點不凡。

  高順的前面,是一位年近三旬的青年。他身材不高,皮膚黝*梢眉三角眼,相貌很是平常。

  “汝是賈詡?驗傳何在?”李衝看了看手中的竹簡,盯著高順前面的大齡青年問話。

  聞聽此言,高順猛然一愣:“賈詡?三國毒士賈詡賈文和?”即使是不通歷史,他也知道賈詡此人。“沒想到能和這樣有名的智人同期!”高順有點小激動。

  “這是文和之驗傳,李曹掾可仔細檢驗一下!”賈詡從腰間摘下驗傳,遞給李冰,語氣很是不善。

  這時候的驗傳,沒有照片沒有防偽,只是用語言來描述一個人的外貌特征,很難準確表達一個人的身份。有時候,即便有畫像,按照華夏國的繪畫傳統,只能表達出一個人的神韻,無法表達其全貌。

  李冰把賈詡的驗傳翻過來倒過去,看了又看,再掃視幾眼賈詡的面孔,還不時和手中的竹簡核對一番,就是不給出明確的答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