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逍遙天啟》第10章 為大明賀
  哈哈哈……

  歡快的笑聲響起在乾清宮西暖閣裡,天啟皇帝仿佛聽到一個笑話,樂不可支。

  半餉,他方才停下聲笑眯眯地指著外面夜色,對一頭霧水的小老弟問道:“皇弟信不信,朕說太陽晚上出來忠賢不敢說白天出來?”

  “……”

  小老弟一頭黑線,誰不知道魏閹就是靠諂媚皇兄才如此囂張的,這能說明什麽?

  天啟皇帝搖頭微笑,這位小老弟還真是一根筋啊!

  所以,前任駕崩後,十七歲的他上台就按自己的意思把魏老狗快意恩仇了,並一舉清除閹黨。

  一時東林黨人大快人心,紛紛稱讚他為明君聖君,大明中興有望。

  可結果呢?

  沒有了魏忠賢的震懾,又沒有培養出曹忠賢王忠賢,還裁汰了廠衛,失去了龍腿子的監管,這些東林黨人歡快得很,徹底放飛自我盡情地浪。

  終於,等到快遞小哥進京,把京城團團圍住。

  此時,南京是去不了了,幸好煤山不遠,可以去。

  這位剛硬到骨子裡的小老弟,臨死前才想起了老哥的話,歎息到:要是魏忠賢在,事不至此。

  想起這些,天啟皇帝唏噓不已,他緊緊的捏著酒杯,正色對小老弟朱由檢說道:

  “皇弟須知,有時候你看到的東西未必是真的,隻是有人配合起來演戲給大家看罷了。

  別的事情朕就不多說了,皇弟今後自己去體會。

  今天朕就跟你講講,為何魏大伴修建生祠,朕會給他生祠題詞,並封他為九千歲?”

  小老弟朱由檢聞言,頓時醒悟過來,原來這一切都在皇兄的掌握中,老哥並不是昏庸糊塗了。

  這是在演戲!

  “皇弟須知,一般來說,任何一個朝代有臣子敢於修建生祠,那就是有不軌之心了。

  可魏公公不同,他是閹人,歲數又大,並沒有篡位之心。

  朕之所以讓他享此殊榮,一則酬其功。

  二則是為了對付強大的東林黨人和文臣。

  這就好比坊間的地痞流氓,總要在手臂或者胸脯上紋個左青龍右白虎,目的是說明他們是惡人,達到震懾其他人的效果……”

  小老弟聽得目瞪口呆,他怎麽也想不到還有這深意在裡面。

  不過認真想想,好像還真是這個理。

  魏忠賢一介閹奴,能篡位那實在是挑戰大明國人智商下限了。

  終至此刻,小老弟朱由檢才體會到皇兄的用心良苦!

  “皇弟請謹記,歷朝歷代,皇權和文官之間天然就存在矛盾,這過程需要博弈,隻是鬥爭激烈程度不同。

  君王如果能能鎮住朝臣,國家就強盛,反之就衰落。

  可惜朕即位之時,東林黨已經成長為參天大樹。

  他們以東林書院講學和同鄉會等形式,大力培植黨羽。

  然後設計各種套路,挾大義迫君子,挾百姓迫君王。

  利用他們掌控言路輿論的優勢,夥同江南商賈上下其手蠶食大明帝國。

  他們成功煽動了天下百姓,直接禁止了江南地區的商稅、關稅、茶稅等等稅收,更禁止在交通要道設卡征稅。

  整個富得流油的江南地區,商稅每年隻能收上來幾十萬兩白銀。

  那麽稅收都去了哪裡?

  都落入他們口袋了。

  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大明帝國財政崩潰,大明要走向滅亡,你我兄弟二人也死無葬身之地。

”  這番話,可是天啟皇帝的肺腑之言了。

  作為穿越者,從總結歷史的角度出發,深刻剖析了大明涼涼的原因。

  當然了,大明滅亡的原因不可能全部歸咎於東林黨人身上,但是他們,卻是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不管小老弟聽不聽得懂,聽不聽得進去,天啟皇帝就這樣由淺及深地把時局和東林黨的所作所為,一股腦的灌輸給他。

  這其中,固然有他的私貨,但同時也有前任的布置和想法。

  前任在君臣矛盾愈演愈烈的時候,選擇了將魏老狗推向前台,與東林黨人周旋,自己在幕後操縱。

  這一手的確高明,比他的小老弟崇禎皇帝直接赤膊上陣強多了。

  只可惜關鍵時刻落水唱涼涼,功虧一簣,著實讓人扼腕長歎。

  所以說,歷史上前任臨死前的那句話,吾弟當為堯舜,很有深意。

  因為,他把所有的事情都布置安排好了,罵名也承擔了,小老弟崇禎隻要順著他的路走下去,妥妥的一個明君跑不了。

  可惜,一個沒講清楚,一個沒聽明白。

  造化弄人呐!

  現在,穿越過來的天啟皇帝從穩妥考慮,以防自己萬一有個意外,事先交代清楚了,也不至於留下什麽遺憾。

  “皇兄高明,臣弟今日終於明白皇兄苦心,臣弟佩服!”

  天啟皇帝講得仔細,小老弟聽得認真,隻是微微一愣神的功夫,立馬對老哥的安排和布局歎為觀止。

  說起來,他的智商是上線的。

  過去,隻是沒有人教他這些。

  天啟皇帝點點頭,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樣。

  理論性的東西小老弟已經知道了,現在是要讓他實踐歷練。

  他的悟性不差,缺的是見識。

  “皇弟,你已年長,朕想讓你開府建衙組建肅奸司和諜報司,專門查處對大明懷有不軌之心的異徒。

  人手你從錦衣衛中挑選,各級將校也由你來安排,規模分別在五千人左右。”

  殿內, 偶爾想起燭火的嗶啵聲,剩下的就是小老弟朱由檢急促的呼吸聲。

  這位年僅十七歲的少年,被天啟皇帝的安排驚呆了。

  知道老哥對自己好,可沒想到好成這樣。

  天啟二年,時值十二歲的自己被封為信王,就藩信陽。

  按照大明的藩王制度,親王在成年結婚後必須去封地,可老哥喜歡自己,遲遲不肯讓他離開京城,這無疑是不符祖製的。

  天啟七年正月十三日,大哥敕後府及六部:朕弟信王年已長,其歲祿萬石,今居京師,歲支米三千石,鈔萬貫。

  而這,也明顯封賞過厚。

  現在,皇帝老哥居然讓自己掌軍,這已經讓他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成祖之後,兩百余年來,有哪個親王有此殊榮?

  終至此刻,他終於明白大哥為何說今後再無人敢欺凌他,哪怕是魏閹?

  “皇兄,臣弟……”

  小老弟朱由檢跪伏在地,眼眶裡留下清澈的淚水。

  十幾歲的年紀,原本就是最單純的時候。

  “皇弟,你我兄弟一心,大明中興可期。

  來,且痛飲,為大明賀!”

  天啟皇帝舉著酒杯,長眉微挑,黑如墨玉般的瞳仁閃爍睿智和狂傲。

  以小老弟目前的才能和性格,作為一個帝王或許有些不合適。

  可天啟皇帝相信,如果用來鋤奸,或許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畢竟,小老弟眼裡揉不得沙子的性格可是出名了,而用來鋤奸,要的就是這樣的態度。

  對此,天啟皇帝甚是期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