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逍遙天啟》第27章 吸納人才
  乾清宮,小老弟懷著雄心壯志走了,天啟皇帝卻盯著他矯健的身影陷入深思。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

  天啟皇帝知道即使貴為帝王,可若沒有志同道合萬眾一心的兄弟幫忙,恐怕也難以解決大明如此多繁雜的問題。

  那麽多的政務、那麽多的煩心事、還有那麽多頑固不化的臣子……沒有人幫忙,還真是讓朕頭疼。

  後世那些鼓吹康麻子為千古一帝的渣渣,說這狗東西八歲登基,十四歲就就智擒鼇拜,後來又平定三藩,很牛逼,很厲害。

  可其實呢?

  都是狗屁!

  當然了,不可否認,康麻子本身也有點料。

  但絕不是關鍵。

  關鍵是他身後站著一個老妖婆孝莊和強大的宗室在幕後支持,這才是重點!

  想想老妖婆孝莊,大名鼎鼎的大玉兒,一個能在皇太極、多爾袞之間周旋,並把多爾袞玩得團團轉的女人,又豈是易於之輩?

  這其中,除了美色之外,當然也離不開高超的權謀手段。

  還有,奴清立國之初就緊緊依靠家族力量,群策群力,才逐漸發展壯大。

  在皇太極登基以後,他的幾個兄弟,阿敏、代善、濟爾哈朗、多爾袞、阿濟格、多鐸等都是獨當一面的高手。

  可以說,如果沒有兄弟的幫忙,皇太極想成功就根本沒有可能。

  雖然他們也有鬥爭,但整體來說,還是利大於弊。

  而跟他們相比,前任剛登基時就非常可憐了。

  父母都已不在人世,宗親都在外地閉門做藩王,除了孤家寡人,沒有一個可以真正依靠的血親。

  依據祖訓,在外地做藩王的親叔叔是不能對朝廷進行乾預的,唯一在世的小老弟朱由檢那時還年幼,也無法重用。

  老朱同志設定的分封制度,皇子成年後一律離京到封地,不得在朝參政。

  尤其是成祖朱棣奪位成功後,就別說帶兵、參政了,各地藩王連王府大門都不能出。

  皇子一旦離京到封地,基本就再也見不到了親爹了。

  也就是所謂的王不見王。

  這樣的做法,倒是有效的防止了藩王作亂。

  只是如此一來,大明的歷代皇帝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後果就是,皇帝一個人要和幾百上千個真真假假的正人君子周旋鬥爭。

  累啊!

  可很無奈!

  正人君子口裡喊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可實際上呢?

  這些口號確實非常能蠱惑人心,只是……要求太高,常人難以企及,自古無幾人能做到。

  許多人,基本屬於滿口仁義道德,實則內心汙穢不堪,既要當表子,又要立牌坊就是說他們。

  而東林黨人,無疑更是把這些發揮到了極致。

  他們滿口道德、心憂天下,可是乾活不會,唯擅清談。

  這樣不行呐!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天資聰慧的前任隆重推出魏老狗,和東林黨人打擂台。

  不然,他又能怎麽辦呢?

  千頭萬緒的工作,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危機局面,你能指望孤家寡人能應對好?

  這,明顯不現實。

  內閣出現不同意見怎麽辦?又怎麽去調和?大臣的話能全信嗎?

  其中有雞鳴狗盜之徒、懷有私心之徒不說,還有的大臣的確是自身水平不高,說的話能采納嗎?

  還有,

又怎麽辨真假?識忠奸?  這些……對於連社會都沒踏出去,又束手束腳的前任來說,顯然力有不逮。

  而魏老狗就不一樣了。

  他大半生活得跟狗一樣卑賤,接觸的都是三教九流,對人心險惡、世態炎涼比較有把握。

  況且,他腿腳勤快,辦事利索,名聲已經爛大街了,反而放得開,豁出去。

  於是乎,魏老狗緊緊抓住人生走向巔峰的唯一機會,用百般手段,讓烏鴉般聒噪的文官們閉嘴,消除黨爭。

  這樣,朝廷機構就能乾淨利落高效運轉,而不會陷入終日扯皮空談中,實際屁事也辦不成的窘境。

  只是……朝廷清靜的代價就是烏煙瘴氣,堂堂大明朝廷幾乎成了黑社會組織。

  造成的後果,就是許多真正的有識之士看不下去了,紛紛主動或被動辭職離開朝堂。

  例如袁可立、孫傳庭、孫承宗、畢懋康……

  而這些人,現任天啟皇帝顯然是要讓他們成為龍腿子的。

  不過,目前也不著急就是了。

  因為,現在還離不開魏老狗。

  老實說,前任留下來的基礎非常好,正是朕大展拳腳的好機會。

  現如今,朝廷內外大權全歸魏老狗、王體乾、塗文輔。

  文臣有崔呈秀、田吉、吳淳夫、李夔龍、倪文煥五虎主謀議;武將則有田爾耕、許顯純、孫雲鶴、楊寰、崔應元五彪主殺戮。

  另外,從內閣、六部到四方總督、巡撫,基本都有魏老狗的死黨。

  吏部尚書周應秋、太仆寺少卿曹欽程等人,稱為“十狗”。又有“十孩兒”、“四十孫”等充斥朝堂。

  而這些人的門下走狗,又不可勝數。

  造成的結果嘛,自然是整個朝堂幾乎都沒有什麽好人,都是閹黨。

  但是……閹黨他聽話呀!

  朕說什麽就是什麽!

  朕要安排誰進朝堂就安排誰!

  再也沒有其他亂七八糟的雜音。

  否則,單是讓小老弟信王出來做事,恐怕那些禦史言官就要跳出來彈劾,陛下有違祖製了。

  可現在,有魏老狗在,多清淨!

  哪個敢跳出來瞎逼逼?

  敢跳出來立馬辦了你,管他是誰?

  現在,朕就要從藩王的子孫中,挑選有才能的宗親出來幫忙。

  順便,也開啟解決大明藩王的頑疾。

  “來人,口諭信王朱由檢,令其立馬奔赴信陽,帶唐王世孫朱聿鍵進京。”

  想了半天,天啟皇帝高聲吩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