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諸天一頁》第295章 禮者,規矩
小天明見著葉知秋惴惴不安,不過葉知秋的眼裡並沒有小天明的存在。

 因著他橫插一手,墨家的巨子早已經成了徐夫子,至於天明,如今武功不行,文治也不行,這樣的人又有什麽資格入葉知秋的眼。

 所以天明心中恐慌而葉知秋不為所動。

 小聖賢莊作為儒家的最高學府,裡面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廳閣錯落其中,頗有一番氣象,行走之間似有書香陣陣,眾人不禁暗自點頭,這小聖賢莊果然不凡。

 公子扶蘇也稱讚道:“小聖賢莊不愧天下儒宗,氣象萬千,甚是不凡。”

 “公子過獎了。”

 伏念在一旁回道。

 “你看!”

 公孫玲瓏突然尖叫道。

 眾人放眼望去,但見一白鶴盤旋於高樓之上,繞樓三圈方才翩然而去。

 “詩曰,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乃是招賢之聲。如果我沒猜錯,此樓定是賢士匯聚之所。”

 扶蘇悠悠言道。

 “公子高見,那裡正是藏書樓。”

 伏念回道,只是他的內心並未有太多的歡喜。鶴鳴於九皋,有可能是招賢之聲,也有可能是家裡遭了賊,所以把某隻白鶴驚起了。

 那裡是藏書閣,也是一是非之地。

 始皇帝早已經下了書同文的政令,然則他們認為六國的書籍若是就這麽毀了實在是有些可惜,因此他們擅作主張將這些書籍保留了下來,但是如今公子扶蘇剛進小聖賢莊藏書樓便有異動,若是說不是有人故意搗亂他絕不相信。

 只是如今眼看著公子扶蘇要往那邊走,他也沒有辦法。

 “公子,荀況年老體虛,不耐久立,還請公子允我先行告退。”

 而在此時,荀子開口了。

 “煩勞荀老先生迎送,扶蘇本就於心不安,先生就請便吧!”

 扶蘇溫聲言道。

 “老師真是越老越倔啊。”

 李斯看著自家老師就這兒離去,不由眉頭微皺。

 雖然說自家老師年齡已經大了,但是帝國的公子前來,老師還不給面子,不是為人臣之道,但是他也知道自家老師做出的決定,他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也幸好公子扶蘇為人寬宏,不愛計較……

 這麽一頓,場中有些尷尬,伏念見著自家師叔沿著藏書樓的地方走了一陣,方才對公子扶蘇言道:“公子請!”

 眾人便又前行。

 而在葉知秋的視野裡,荀子已經到了藏書樓中,一揮手,便將那裡凌亂的一些書籍恢復到原來的位置去,而一些不好的東西,也被他隱去了。

 隨後,這位老者又變得普普通通,苟著身子往前去了。

 荀夫子,聖人也。

 這是一個絲毫不弱的強者,只是習慣了隱藏。或許對於他來說,讀書讀得多了,便明白了許多的道理,或許是天道,或許是人道。

 總之,這位老者,絕對是一個很厲害的主,雖然厲害可能不是他的原意。

 而至此時,伏念才引扶蘇一行來到了藏書樓。

 藏書樓,自然是藏書的地方,裡面藏書極多,葉知秋隨意翻開一篇,上邊寫的是關於禮,關於規矩之類的東西。

 “禮者,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

 書中洋洋灑灑許多字,說的其實就是這麽一句話。至於其他的話,是對規矩的解讀。

 什麽是規矩?

 規矩就是橫平豎直。

 橫一定是平的,豎一定是直的。如果橫不能寫平,豎不能寫直,那就不懂規矩,需要被教育。

 規矩也是以直報怨。

 聖人弟子問聖人道:“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這便是聖人的規矩。

 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後世人聽到的以德報怨,實則是對聖人話語的誤解,也是許多不學無術之輩一知半解出來賣弄的結果。

 孔聖人時代的儒家講的向來是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你要是打我我就揍你,絕不是被人打了左臉還要將右臉伸過去,那是愚蠢,不是儒家。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聖人的話語看起來讓人舒心。”

 葉知秋看著這本書,覺得這本書說的許多東西上合天道,下合人道,的確是聖人之學。

 當然,葉知秋覺得也有些東西似乎是廢話,諸如水往低處流,這個很簡單的道理被書的作者解釋了很多,說什麽這也是規矩,這是水的規矩,這是水的道,又說了許多因利是導,民心人心之類的話。

 一個水往低處流,被寫書的人引到了禮的范疇去,葉知秋不以為然。

 但是這部書的大部分還是很有道理的,值得一讀。

 不過,扶蘇看的書好像不是那麽讓他滿意。

 當扶蘇的面色變得肅穆起來時,在場許多人的情緒也變得肅穆起來,曉夢大師除外。

 她也拿了一本在看,對書上的東西指指點點,說些迂腐無知之類的話,偶爾會有一點讚同。

 至於貓大仙人,在曉夢的肩上。

 長得嬌小可愛就是好,汪九五照例是不好進入藏書閣的,而貓大仙人在曉夢的肩上跟隨著許多人進入了藏書閣。

 它覺得這個少女的心氣真高,一本書看完了,批判了九十九點,讚成了一點。

 話說這個大師什麽時候跟自家主人關系這麽好了……

 “父皇平定六國之後,實行‘書同文’的政策,並下令廢除原來六國文字,統一使用大秦小篆。這,伏念先生應該知道吧,那為何這些新抄錄的書籍,所用的都還是原來六國的文字?”

 扶蘇的面色肅穆是有道理的,因為他發現小聖賢莊的思想有些危險,似乎將皇帝陛下的旨意不放在眼裡。

 這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

 “儒家建立藏書樓的宗旨,是希望能夠將列朝列代的經典都能夠完整的傳承下來,方可追慕先賢之功,澤被後人。”

 伏念不卑不亢,解釋道。

 “伏念先生可知皇帝陛下推行書同文的用意嗎?”

 扶蘇看向伏念。

 “皇帝陛下深謀遠慮,伏念不敢枉自揣測。”

 “文乃心聲,文不一,則心不一。對於帝國,這是最大的危險!自楚莊王問鼎以來,戰亂綿延數百年,根源即是人心紛亂。父皇深見於此,遂制定此國策,以期四海歸心。這才是徹底解決天下紛爭,福澤蒼生的唯一之道。除此之外,皆是小事!”

 扶蘇肅然開口。

 這一點, 他無比讚同。

 要讓眾人心齊,那必然是要文同。

 文同,方能心齊。

 “承蒙公子教誨。伏念即刻讓人重新用小篆抄錄樓中全部書籍,但也懇請公子允許保留原籍,以不負此樓宗旨。”

 伏念對著扶蘇一拜。

 他是真不希望這些東西被一把火燒去的。

 “隻此一份,不得流傳,也不得學。”

 扶蘇覺得自己有些難以決斷,這件事關系重大,還是不要逼迫的太緊好,他此次奉命,是要警告提醒一下儒家,並非是直接與儒家開戰。

 “多謝公子,伏念謹記。”

 伏念再拜。

 場中的氣氛,於是又變得歡快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