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奧一聽祝公道的話,當即就變了臉色,沉聲說道
“祝公道,你不要胡說八道,你可知道這會給我帶來什麽?給家族帶來什麽?等到將來黃泉之下,你有何面目去見祝家的列祖列宗?”
卻見祝公道冷然說道“住口!你這樣做才會給家族帶來危機,祝奧,你為了那一點利益,甘願將全軍數萬人的性命都托給像袁紹這樣的庸主,實在是愚不可及!”
祝奧見狀頓時勃然大怒,指著祝公道說道“大膽狂徒,明明是你受裴潛蠱惑,執意要螳臂當車,竟然還敢在這裡大放狂言,蠱惑視聽,你難道真的以為你是我族弟,我就不能把你怎麽著?”
隨後祝奧大聲下令,把祝公道和裴潛擒住,當場格殺。
然而張燕卻下令喝止,隨後對祝公道說道“祝公道,你本是我上黨人,為何竟然心向外人?那裴潛究竟許給了你什麽好處?”
祝公道這時候倒也沒有失禮,他對張燕拱手說道“將軍,祝某並不貪圖任何好處,只不過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已,祝某深深感佩裴先生視死如歸的膽魄和氣概,感佩裴驃騎的遠見卓識和廣闊胸襟,尤其是經過河內一戰之後,裴驃騎威望日隆,袁紹的外強中乾也更加為人所知,我們跟著他會有什麽好前途?反而跟著裴公,將來我上黨或許會是下一個南陽或河內,祝某所論乃是公理,並非私利,而這個祝奧,白白辜負了將軍對他的信任,竟然為了袁紹的賄賂而勸我們大家走上一條危險的道路,如果讓他成功,祝某真不知道我們將來會是怎樣的?”
張燕聞言沉思了片刻,忽然說道“你一直說祝奧收受賄賂,可有什麽證據?”
祝公道聞言趕忙說道“正是因為得了證據,祝某這才敢當眾指出祝奧的罪證,實不相瞞,祝某本是地牢中一名獄卒,因為心慕裴先生氣節,在獄中多番相護,昨夜偶爾從祝奧那裡聽說裴先生將被處死的消息,遂連夜進入地牢,欲救先生出逃,然而先生堅決不允,祝某無法,只能想辦法去找祝奧,商議如何解救先生,卻恰在此時看到一人鬼鬼祟祟從他家中離開,祝某當即趕上前去,打暈那人,從他身上搜出一封書信,正是祝奧寫給袁紹的書信,祝奧在心中極力獻媚,並且保證要殺死裴先生,勸將軍歸降袁紹,同時還提醒袁紹不要忘了對他的許諾,竟是袁紹許諾,一旦事成,便拜他為並州刺史,書信在此,還請將軍過目。”
祝公道一邊說,一邊從懷中摸出一封書信,向著張燕說道。
張燕命人將書信遞給他,祝公道卻不給,口口聲聲說只能親手交給張燕。
張燕見狀,便命祝公道上前把信送過來。
然而祝公道卻依然沒有答應,因為他顧忌裴潛,生怕自己一旦離開,裴潛就會遇害。
張燕已知其意,只見他的手掌在案上一拍,整個人已經輕飄飄的躍起,幾個起落已經到了祝公道的身旁。
祝公道素來聽聞張燕因為身輕如燕而得名,如今才算真正見識,不由得目瞪口呆,衷心佩服。
這時只見張燕笑吟吟的說道“信呢?現在可以交給我了吧?”
祝公道自然不會拒絕,直接將信遞交到張燕的手中。
張燕展開書信,還沒看上幾眼,就聽得背後有人說道“祝先生跑了”
這個逃走的“祝先生”自然是祝奧了,他根本沒有想到祝公道竟然已經洗劫了袁紹的使者,
而且掌握了他的罪證,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只能轉身逃走。 祝奧逃走的時機很是巧妙,正是張燕去找祝公道、無暇估計他的時候,他相信等到張燕做出反應的時候他早已經逃得遠遠的了。
然而沒想到張燕淡淡一笑,翻身一躍竟然躍上了牆頭,直接在正門處又將祝奧給堵了回去。
“祝奧,枉我一向對你信任,可是沒想到你竟然為了個人的利益而葬送這麽多人的前途,你在我身邊多年,飽受信任,為何竟然還不如令弟一個獄卒的見識高明?如今罪證確鑿,你想一走了之,哪有這般便宜?你蓄意坑害全軍將士,我若不殺你,如何向大家交待?”
張燕之前的臉上還帶著淡淡的笑意,隨後卻已是面色陰沉,咬牙切齒。
祝奧一開始還有些慌亂,隨後卻是恨恨說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哪有那麽多的道理?你自詡聰明, 可還不是先被裴青偷襲了長子,隨後也差點被我蒙騙嗎?只可惜的是出了祝公道這個敗類,竟然讓我無法成功!”
卻見一道聲音從背後傳來“你所作所為違背天心民意,敗之必然,你以為就算是我被殺了,張將軍他們就看不出你的詭計了嗎?正所謂人在做天在看,你陰謀終有敗露之時,你以為直接把我殺了,張將軍就沒有退路,只能選擇歸降袁紹了嗎?你這樣想實在太小看我兄長了,他的心胸像天空一樣寬廣,他的智慧像海一樣深,怎能看不出來這是你的陰謀?怎麽可能單單因為我的死就遷怒於張將軍?”
這道聲音的主人自然就是裴潛,當祝奧開始逃走,張燕麾下的將士們就知道張燕其實已經倒向了裴青陣營,而且裴潛現在還有祝公道的護從,這些將士們自然不願為難裴潛,只能任憑裴潛緩緩走到大門口。
張燕聞言頓時點了點頭說道“裴先生說的沒錯,其實燕在一開始就有歸降之意,都是這個家夥在我耳邊蠱惑,這才讓我遲疑至今,好在祝公道先生識破他的陰謀並將其點破,這才讓我茅塞頓開,祝先生救了我全軍將士數萬人,這份恩情我張燕實在難以報答。”
隨後張燕對著祝公道和裴潛拱手說道“若非二位先生相助,我等還在夢中,恐怕只有到成了袁紹的刀下鬼之時才會真正明白這一切,不過那時都已經追悔莫及了,燕經過深思熟慮,已經決定率部歸降,今後願以此殘軀,供裴公驅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