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逆寫三國》第4章:實至名歸
  待到油鼎去,甲士退去,孫權招諸葛均與鄧芝走上殿前,而後對著一旁的侍衛揮了揮手,“還不快給兩位先生安排座位。”

  “當今天下之利害如何,還請先生告知。”

  看著諸葛均與鄧芝入座後,孫權才又開口。

  諸葛均笑了笑,“大王以為如今蜀漢受五路之兵是否陷入困境?”

  “若非陷入困境,蜀主豈會派你二人前來。”

  諸葛均搖了搖頭,孫權面色一沉,“早就聽聞孔明先生臥龍之名,又數次讓我東吳和曹魏吃虧,莫不是孔明先生已經想到了退兵之計?”

  “自然,若是必敗的局勢,我與鄧尚書來此又有何意?如果均所料不差的話,如今五路之兵已退三路,剩下兩路,一路是曹真,但是他卻不敢有絲毫妄動,還一路便是大王的東吳之兵,丞相不想與東吳交惡,故而派均和鄧尚書前來言和,以免兩軍無意義的傷亡,給了曹魏坐收漁翁之利的機會。”

  果不其然,諸葛均剛剛說完,便是有探子來報,西番兵出西平關,見了馬超不戰自退;南蠻孟獲兵攻四郡,皆被魏延用疑兵計殺退回洞了;上庸孟達兵至半路,忽然染病,不能再行軍;而曹真兵出陽平關,卻是被趙雲攔在各處險道,不能退,又不敢進,隻得屯兵於斜谷道,等待魏主詔令。

  孫權聽完探子來報,不由得大驚,“孔明真乃神人也!”

  鄧芝搖了搖頭,直言,“非丞相神人,實則是我蜀地人才濟濟,又有山川之險,故而不懼五路之兵,不過是丞相之妙計,減少了我蜀地的傷亡,又達到了退敵的效果而已。”

  “而已?先生真是對蜀信心十足啊。”

  “合天下者,定是我蜀漢之君也!”

  鄧芝突然聲情激昂,孫權神情不悅,皺了皺眉,“那先生是認為我東吳亦是會敗於蜀漢之手了?”

  鄧芝絲毫不懼,雙眼直視孫權,“小臣有一大膽比喻,若是大王為臣,明知其君必敗,還會效力否?又或者其君乃是偏安一隅之庸人,大王可覺得效如此之君有何意義?於亂世苟全嗎?”

  孫權伸手攔下其右武將,“先生之喻確實大膽,竟敢喻孤為臣,不過先生之言倒是不無道理,孤且受教了,若我孫仲謀無逐鹿天下之心,又怎會有如此多賢人志士追隨。”

  “還請先生繼續講天下之利害。”

  諸葛均站起身來,抬手作揖,“如今曹魏勢大,且兵多將廣,你我兩家單獨抗衡皆是乏力,若是吳蜀聯合,先伐曹魏,吳能踏出這三江之地,蜀亦是能走出山川之險。”

  “先生之言吳、蜀二國同心滅魏,得天下太平,平分天下?”

  孫權皺眉,剛剛那鄧芝還說一統天下定是蜀漢,如今又要聯合滅魏,難道說他以為滅魏之後還能連同我東吳一塊覆滅不成?又或者聯合是假,假借我東吳之手與曹魏拚搏,而後蜀漢一網打盡,坐收天下?那也真是太小看我孫仲謀了吧!

  “非也,聯手滅魏後你我兩國大可休整些許年月,同時平定各番諸侯,到時候再一決天下歸屬,畢竟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這天下,終究是要統一的,自然,聯手滅魏,定是兩家皆會出兵,絕不會出現坐收漁翁之利的事情,我蜀漢不會做這小人之事,我想大王也不會讓東吳兒郎落個怯戰的名聲。”

  諸葛均臉色神情連連變化,亦是猜出了孫權心中所想,不免出言相激。

  果然,孫權冷哼一聲,“東吳曾有舉鼎之霸王,

豈會怯戰!”  鄧芝看了眼諸葛均,這個諸葛亮的胞弟,果然不是尋常人,這份氣魄,這份膽識,這份學識,不辱諸葛丞相之威名,想著,鄧芝微微抬眼,看向對面的宛陵侯諸葛瑾,兩個弟弟已是如此,他這個大哥,又怎會是簡單的人物,否則又怎會短短時日就爬到了宛陵侯的地位。

  沉吟片刻,孫權再次出聲,“那便如此,還麻煩鄧尚書回去告訴蜀主和你們的諸葛丞相,我東吳即日便退兵,且願意和蜀漢交好,共同伐魏。”

  鄧芝站起身來,對著孫權作揖,“大王英明!”

  說完,鄧芝便是和諸葛均轉身欲離去,孫權出聲攔住,“兩位先生這是去何處?”

  鄧芝轉過身,“既然已達成共識,小臣二人自然就是要回去複命了,國家大事,絲毫不可耽擱,還請大王也速速下令召回兵士,免得引起兩國不必要的紛爭。”

  孫權輕輕一笑,“鄧尚書急於回去複命孤自然是不會攔著,可是這位先生,是子衡是吧,子衡遠道而來,與其大哥已經數年未曾謀面,難道就不想與大哥敘敘舊嗎?孤想,子瑜也是很想和子衡敘敘舊的, 是吧子瑜?”

  諸葛瑾睜開眼,站起身來,對著孫權微微一笑,而後轉身走到諸葛均身前,“子衡,你我已經許久未見,不如就讓鄧尚書回去複命,你就先在大哥那小住幾日,你我兄弟二人好好敘敘舊,給大哥說說這些年你和二弟是如何過的。”

  “對,沒錯,子衡,你就先在子瑜那小住幾日,至於回去複命之事,就交由鄧尚書便是了,孤這就下令,要陸將軍撤軍。”

  孫權亦是急忙附和,鄧芝面色微變,諸葛均回頭深深看了眼鄧芝,鄧芝看出了諸葛均眼裡的意思,不再多言,諸葛均一把握住諸葛瑾的手,“既然大哥和大王都欲留下均,那均就留下小住幾日,正好均也甚是思念大哥,順便領略一下荊楚東吳的風土人情,均可是向往已久了。”

  鄧芝看了眼雙手緊握的兄弟二人,對著孫權一作揖,“既然子衡也有意和宛陵侯敘舊,那小臣也無話可說,就先回去複命了,告辭!”

  “鄧尚書,不送!”

  鄧芝離開東吳之後便回到成都複命,諸葛亮見隻有鄧芝一人回蜀,便是無奈的搖了搖頭,鄧芝對著諸葛亮一拱手,“還請丞相責罰,鄧芝請命隨同子瑜,卻未能將子瑜帶回,實乃鄧芝之過也!”

  “鄧尚書不必自責,在出發前我就交代過子衡,要其低調行事,有鄧尚書相隨,一切皆可交由鄧尚書,如今看來,子衡又是賣弄才學了吧。”

  對於自己的胞弟,諸葛亮怎會不知,鄧芝卻是對諸葛均格外讚賞,“子衡之才學,鄧芝欽佩不已,三先生之名,實至名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