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鋼鐵蘇聯》第二千九百七十四章 閱兵場上的坦克大戰(下)
  第2999章 閱兵場上的坦克大戰(下)
  “這英國佬是沒有活兒了嗎?沒活兒了不必硬整,可以咬打火機啊,你把這癟犢子玩意兒開上來算哪樣?”

  如果說美國人把M29這種“大頭娃娃”開上來還好,至少能夠理解。

  雖然這東西過於“高大威猛”且“又胖又笨”,說是坦克還不如說是105炮地堡安了兩條履帶,具備基本的自行能力,除了火力和防護夠看基本也不剩下啥了,從戰術機動到戰役機動再到後勤保障和平均無故障小時數,基本是一塌糊塗。

  但最起碼以當下水準來說,M29還真就是台能打仗、且能打勝仗的車。

  本著“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的道理,這車確實不錯,最起碼解決了美國人面對虎王時那頭皮發麻的窘境。

  那你英國佬把“土龜”這怪物玩意兒整了兩輛,放在重裝備受閱方隊最前面當領頭車,這算啥?

  要馬拉申科銳評一下的話,這叫“典型的行為藝術”,屬於“你球裸猿特色迷惑行為”。

  有句話怎說來著。

  哦,對。

  大英是全世界第一個發明坦克的國家,那他們的坦克現在一定很給力吧?
  趴在炮塔上的馬拉申科放下望遠鏡、不禁搖了搖頭。

  要是“土龜”這種怪物都算給力的話,那我紅軍的ISU-203是不是就算“外星神器”了?

  論噸位,ISU-203現在的初期試量產批次就比土龜輕。

  論動力,沿襲自IS7車體底盤的魚雷艇發動機爆你土龜十條大街。

  論裝甲,你土龜是不是仰望星空派吃多了?敢跟IS7的同等防護水平碰瓷?
  論火力,那還論個雞毛的火力啊,你32磅炮94毫米炮跟203碰哪門子的瓷兒?
  哪怕是論實戰價值,我ISU-203最起碼是可靠的軍\集團軍一級支援火力,你土龜是啥?快80噸重的前線自行反坦克炮?如此巨大的平台搞出這種天壤之別的戰役戰術定位,那就注定了沒啥對比的價值可言。

  “那英國佬的破車挺大啊,看塊頭都跟咱ISU-203一樣了,就是不知道戰鬥力怎樣。”

  “.”

  感覺不想也沒心思回答伊烏什金這正常的“弱智問題”,在馬拉申科看來,你英國佬能把土龜開到今天這場合來,那就純屬沒活兒了還要硬整、不能丟牌面的行為藝術,但也不盡然完全如此。

  至少,那些跟在土龜後面的玩意兒,在馬拉申科眼裡就值得一看,就這些玩意兒才是真正能體現你帶嚶是坦克發明國的好東西。

  緊跟在土龜後面列隊開上閱兵場的車不是其它,正是既有歷史中在冷戰初期,扛起西方坦克大旗的中流砥柱車型,最初的百夫長MK1主戰坦克。

  沒錯,按照現代戰爭對坦克的定義,百夫長這東西已經能算得上邁入了主戰坦克的門檻。

  那門76.2毫米的主炮放現在來說算性能優秀,在穿甲彈領域走在了前列的英國佬能搞出脫殼穿甲彈,那就注定了這門炮在擔任其反裝甲職能是絕對夠用的。

  頂多就是另一項主要職能——反步兵\工事掩體略有不足,76.2毫米的口徑是有些不大夠用,紅軍的85毫米坦克炮反步兵\工事掩體都湊合,時常叫122甚至152來幫忙。

  但考慮到西線那個戰場環境和烈度,76.2毫米主炮打非裝甲目標倒也算還行,也只能算還行了。

  防護和機動方面算不上特別優秀、但也至少是超過了及格線的中規中矩,沒到土龜那種機動沒眼看的拖後腿地步。

  假以時日等這玩意兒再扛上一代神炮105L7,那它就是同時期西方坦克的絕對扛把子。

  除了同為帶嚶自家的酋長之外,同時期放眼整個西方就找不到比它更好的車。

  不然怎麽辦?拉豹1、大小巴頓、AMX30這些怪物來碰瓷嗎?

  碰不過,不是偏科就是魔怔設計,沒那個碰瓷能力知道吧。

  “瞧瞧,這些小一號的車才真正應該注意。看到它們你就基本看到了未來坦克的發展方向,咱們這些IS7,基本已經到重型坦克的巔峰輝煌了,再往後的重坦即便是比IS7強也是強的有限,未來是那些小一號的主戰坦克的天下。”

  聽罷馬拉申科此言,方才還樂呵呵的伊烏什金隻叫個一臉詫異。

  “啊?有這事?真的假的?”

  自打1941年就離開了T34並加入重坦部隊,現如今的伊烏什金早已是妥妥的重坦狂熱愛好者。

  高大威猛且極具視覺衝擊力、光是看著就有迎面而來令人窒息的震撼,足夠強大的重型坦克確實能夠極度滿足一個純爺們,對於機械暴力美學的極致追求。

  但熟悉未來的馬拉申科知道,重坦最後的輝煌也就停留在二戰了,二戰止則重坦開始進入尾聲末年。

  往後就該好好考慮下正經主戰坦克那邊的問題了,下一步的重點是放在T43改進及其未來的衍生車,真正名震一時的T54上。

  不過想來本世界裡的T54也不應該繼續叫T54了,數字多少得往前提一提,按馬拉申科的估計應該叫T50或者T51\52啥的差不多。

  “不過你也別想太多,至少現在,就眼下這功夫,重坦還依然是響當當的頂級陸戰之王,所以今天.”

  側頭望著身旁的伊烏什金淡然一笑,扭頭看向車長同志的伊烏什金只看到了滿臉的自信與期待。

  “今天咱們依然能給那些美英法國人足夠的“蘇維埃震撼”,等著瞧好吧。”

  馬拉申科和伊烏什金這邊,對著遠方剛剛開過閱兵場的英國佬坦克指指點點、品頭論足。

  而在另一邊的觀禮台上,樂的嘴咧得跟荷花一樣的英國人已經是快要找不著北。

  兩款“秘密武器”的登場亮相真可謂是給大英帝國掙足了面子,至少人家自己看來是這麽覺得沒錯。

  “德國佬應該慶幸他們潰敗的如此之早,如若不然,我們最新式的百夫長坦克和陸行龜,再配上我們戰鬥力最強的第七裝甲師,一定能給呐粹以最沉痛的打擊!”

  “但瑞佛斯中校,我不太明白的是,為何你們英國陸軍還是沒有“皇家”稱號?按照你的說法,你們擁有如此強大的武器還表現突出,難道不應該被授予這稱號以示功績了嗎?”

  “孤陋寡聞”的美國佬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沒有“皇家”稱號的陸軍乍一聽好像還真就低人一等,是後娘養的。臉色生變但又一時間不好說什麽的瑞佛斯中校幾欲開口,但卻欲言又止。

  臨了到最後也沒別的辦法,只能隨便打哈哈,說著什麽“今天柏林天氣真不錯!適合閱兵啊!”之類的口不對心之言,算是把這事兒應付了過去。

  英國人的秀場時間結束了,但距離真正的壓軸好戲上演還差一位,昂首挺胸的法軍這時候也戴著高帽、扛著槍上來了。

  雖然法軍現役的坦克大多都是各國援助,甚至還有繳來的德國佬坦克湊合用不假。

  但因為本世界的諾曼底登陸提前發動、法國也提前光複,更早能展開一系列恢復工作的原因。

  所以即便這場蘇美英法聯合閱兵的時間,也因為柏林之戰的提早結束而稍微提前到來,但相對而言有了更充裕準備時間的法國人,還是帶來了他們最新最好的國產坦克來展示實力的。

  那是一排3輛看上去有些奇形怪狀的.老古董,過於拚湊和縫合的痕跡幾乎是一眼可見的認得出來,甚至就連伊烏什金目睹此景後都發出了驚歎。

  “那那東西不會是法國佬的B1吧?就當年把德國佬的一號二號嬰兒車,嚇得哇哇叫的那玩意兒?”

  “是B1,但不完全是”

  同樣是舉著望遠鏡一直在看的馬拉申科瞅出了些門道,這似B1但又不是B1的玩意兒,還真就是既有歷史裡沒有的東西,也算是讓第一次親眼所見的馬拉申科開了眼界。

  “看樣子像是B1的底盤上面,扣了新設計的炮塔,換了門新炮,好像是美國佬的76炮.細節有點看不太清楚。”

  不過B1那個超小號的炮塔座圈,到底是怎麽把更大號的炮塔連帶著美製76炮給放進去的,馬拉申科只能表示“我看不懂而且有點震撼”。

  無法上前仔細查看細節就只能這麽離老遠看著,馬拉申科甚至都有些懷疑這是不是“閱兵專車”,拉來這麽幾輛就是戴高樂為了掙一波牌面的。

  畢竟我法蘭西堂堂戰前歐洲第一陸軍,來柏林作為勝利國閱兵連一輛本國坦克都沒有,傳出去也不大好聽、有礙國際觀瞻。

  B1本身就是個過時的老破爛設計,但優勢是現成的貨架產品,能拿來就用。

  再加上炮大概率也是美國人給的現成的,四舍五入一下,等於法國人自己只需要解決怎麽造個新腦殼裝上這門炮、再把這腦殼如何裝上車體底盤,這樣就算完活兒了。

  從法國光複算起到現在的不算太長時間,這也確實是個難度適中、能夠完成的任務,不是不可能。

  拉來閱兵場上掙牌面的效果是有,但真論實戰威力嘛.
  馬拉申科覺得還是算了,這種趕工拚湊痕跡不要太明顯的東西,大概率就是法國人真正的國產重坦ARL-44的先期論證車,論證的就是那個新設計的炮塔扛著炮裝上去、跑起來效果怎樣,屬於試車場裡跑圈圈拿來記錄數據的。

  現在不過是臨時工的身份過來閱兵場上走一遭,以“有比沒有強”的宗旨來展示一下法國實力,說明俺們法蘭西已經有能力搗鼓坦克了,不是再指望著盟友救濟施舍過日子了,要重回大國陸軍行伍。

  單就這樣的政治意義來看,那這“臭鼬換頭”的魔改B1倒也還算是表現不錯。

  甚至就它這麽個老邁身軀和過時設計而言,那都已經是超水平發揮、相當可以的了,算是低成本、高回報的優秀典范。

  政治收益正是軍事行動的最終目的,這一點就算到了閱兵場上也仍是一樣。

  如此來看,確實不能說法國人是故意整這玩意兒上來丟人,畢竟“能造坦克”和“靠人施舍救濟”那是天壤之別的兩個概念。

  細細想想,這還真就比英國佬把土龜那種怪物開上來的行為藝術,要更具現實意義。

  畢竟你大英帝國可沒被德國佬佔了本土,不是嗎?
  法國人通場完畢,也終於到了最後的好戲,該咱紅軍上場了。

  早已做好了準備的馬拉申科一聲令下,來自領袖軍二師瓦洛沙麾下的受閱部隊即刻出發。

  就跟之前的紅場閱兵布局有點類似,照例還是由師長瓦洛沙負責帶領步兵方陣,率領護旗隊高舉由馬拉申科又專程從莫斯科給帶了回來、這完事後還得再帶回去,繼續交還莫斯科保管的原品勝利旗,走在紅軍受閱部隊的最前排通場。

  看似是很麻煩、來回跑趟趟,但這麽做不為別的,更加不是什麽行為藝術。

  單純就是紅軍在自己解放攻克的柏林閱兵,受閱部隊還是攻下國會大廈並插旗的領袖軍,而且閱兵地點還是在領袖軍所屬轄區范圍內的情況下。

  不帶勝利旗出場實在有那麽些說不過去,尤其欠缺政治意義,於是乎才有了這麽看似麻煩的一幕。

  當瓦洛沙親自率領著步兵方隊,大跨步地甩開正步、舉旗通場之時,先行乘車檢閱部隊完畢了的朱可夫與戴高樂,此時已經回到了觀禮台上,並向著大步而來的領袖軍受閱部隊抬手敬禮、微笑致意。

  “為了勝利!為了祖國!為了領袖斯大林!”

  “為了勝利!!!為了祖國!!!為了領袖斯大林!!!”

  由瓦洛沙親自帶頭的激昂口號聲, 再一次伴隨著馬拉申科建議使用的《紅軍最強大》曲目,回蕩在閱兵場上空。

  這支曾作為預備隊最後出擊,在國會大廈腳下、國王廣場的廢墟上,給予膽敢來犯的黨衛軍兩支王牌勁旅以毀滅痛擊的英雄部隊,拿出了堪稱完美的強大氣勢展現了實力。

  “祝賀您,元帥,為了能有如此精銳之師。看得出來這支被冠以領袖之名的部隊,的確是貴國最強大精銳的陸軍部隊沒錯。”

  笑著鼓掌致意的戴高樂適時地給朱可夫送上了恭喜之詞,但與之相對的,則是同樣面帶微笑的朱可夫隨即抬手一指、伴以眼神示意。

  “首先得說聲謝謝,其次,剛剛走過去的還只是最強的機械化步兵分隊。而現在,請欣賞這世界上最強大的重裝甲突擊集群,戴高樂將軍。”

   最近這兩天比較忙,兄弟們,有點事,更新可能或早或晚,但不會斷更,在這裡說聲抱歉。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