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漢帝國的國運龍氣,漢靈帝最為熟悉。
此時到了藏龍山中,大漢帝國的龍氣,對他而言,就如同黑夜中的螢火一樣,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藏在藏龍山的山底的龍氣,早已經被他感應到。
此時順著對龍氣的感應,漢靈帝一路橫推,直接自山體中打通出來一條人形通道。
可是快到龍形氣脈藏身地的時候,漢靈帝驟然止住了前行的步伐。
“有人!”
他的臉色微微一變,沒有想到,有人捷足先登。
這龍形氣脈,事關他能否長生,為了這龍脈,他可以不擇手段,此時見有人捷足先登,心中的殺意便有些不受控制的洶湧了起來。
“有人來了,應該是漢靈帝。”
正在修行的周桐、周燦幾乎是同一時間睜開了眼睛,尤其是周燦收斂了自身的全部氣息,整個人與洞中相融,不分彼此,任何的氣息都不顯。
周桐都是極為佩服,若非是他肉眼看到周燦就在眼前,但憑著神識的感應,根本就發現不了周燦的存在。
這樣的秘法,絕對是極為高明的。
但是周桐和漢靈帝兩人卻是幾乎同時都感應到了彼此的存在,漢靈帝小心翼翼,不敢大意。
周桐也是謹慎無比,自身的一縷神魂念頭分化出去,沿著感應到的氣息,瞬息飛身到了漢靈帝的神情,幻化出來自己的樣子。
“老臣周桐,見過靈帝陛下。”
果然是漢靈帝,周燦的這一縷神魂化身,恭恭敬敬的朝著漢靈帝行了一個臣子之禮。
“我當是誰,原來是你這個老東西,你不是已經帶著儒門投靠了亂臣賊子王莽的門下了嗎,呵呵,怎麽還會認我這前朝帝王,豈不是笑話一個。”
對於儒門,漢靈帝也是咬牙切齒,若非是因為儒門變節,投靠了新朝的王莽,自己的大漢朝也不會如此輕易的易主。
沒有儒門幫助的話,憑著王莽自己積攢下來的勢力,根本不可能快速而平穩的接管整個大漢的無限江山。
這世間漢靈帝最恨的人,除了王莽,就是儒門中人,若是有機會的話,他自然是不會介意把儒門連根拔起。
“這些日子裡,我也是聽人提起,王莽對儒門很是不錯,把焚書坑儒的事情,搞得轟轟烈烈,天下皆知,遍地的書院,都被直接推倒,所有的讀書人,都被抓去活埋,真是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對於儒門的遭遇,漢靈帝自然也早已經聽說,聽到之後,他只是說了一個該字。
活該!
這就是報應,儒門本就是以忠君愛國為宗旨,造福天下為信仰,可是儒門背叛了自己的宗旨,羞辱了自己的信仰。
成了亂臣賊子,禍國殃民之輩,活該被焚書坑儒。
若是可以的話,他都希望王莽再狠一點,把整個儒門連根拔起,徹底的覆滅,哪怕是賢者大殿都毀滅了才好。
“陛下,如今儒門的遭遇,在陛下看來是報應,聽到焚書坑儒的事情,陛下是不是很開心?”
周桐聲音淡淡,不自覺的握緊了拳頭。
焚書坑儒四字如同一把利刃,插進了他的靈魂深處,讓他痛到有苦不能說。
儒門的任何人都可以推脫責任,唯有他無法推脫,他是儒門之主,儒門是在他的帶領下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他的名字,將永遠的釘在了儒門的恥辱柱上,遭受後世讀書人的唾棄。
每每想到這件事,他都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恨不得就此魂飛魄散,化為飛灰。
“不錯,朕很是開心,儒門遭劫,罪有應得。”
對於周桐,
漢靈帝毫不在乎,“你到這蜀州來,尋找到我大漢帝國的最後一道龍氣,是想要幹什麽,莫非你打算了壞了大漢最後的氣運。這麽做的話,就不怕儒門遭受天譴,會徹底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任何人或者勢力毀滅龍氣,都要承受天地的因果反噬,任何勢力或者個人,都無法承受這樣的反噬。
就算是儒門積功累德多年,有著大氣運,也不行,照樣會被反噬而死。
“儒門雖然背棄了陛下,卻是從來沒有動搖過大漢帝國的龍氣,大漢帝國的龍氣是被陛下抽走煉製聖器封神榜了,並非是儒門所致。
沒有了龍氣鎮壓四百年,待著數十年的龍運消失之後,大漢九州將會遭受無邊的殺戮,無盡的戰火,那個時候,無窮無盡的業力,將會找上陛下,陛下縱使有著聖器護身, 也難以逃脫身死道消之災劫。”
周桐掃平著自己心中的怒火,對於漢靈帝的所作所為,他也是十分的痛恨,抽取四百年國運,將會讓九州遭劫。
包括儒門在內的任何勢力,都會應劫。
“哼,四百年國運算什麽,有了這四百年國運,我才能夠煉製出來無上聖器封神榜,封神榜在手,我將會建立不朽神朝。”
“到時候,滿朝文武都是天神,我為天帝,不要說四百年,就算是四千年,憑著神朝的強大,也能夠庇護九州的安危。
若是有人阻止神朝的建立,將來九州遭劫,十室九空,誰才是九州真正的罪人,而我漢靈帝劉德,卻是注定要成為天帝的人,你們一介凡夫俗子,怎會刁懂朕的高瞻遠矚。”
漢靈帝意氣風發,神采飛揚,“有了不朽神朝,鎮壓天下四海八荒,就算是五大禁區中的存在,也只能永遠的縮在禁區中不敢出來,世間將會再無黑暗血時代,無盡大動亂,那個時候,朕就是建立了不朽之功業,功德無量。
所有的百姓,所有的生靈,都會感謝朕守護了三界十方。
將來,要是你也活著,也定然會讚歎朕今日之壯舉的。”
對於自己所作所為,漢靈帝十分的自豪。
“我不管今日你等在這裡,是為了什麽,我希望你不要破壞我融合這裡的大漢帝國的龍運,憑此龍運,我可以在蜀州建國,成立新的王國,借此根基,我一統天下,一封天下神,那個時候,眾神治世,百姓安康,乃是大功德。”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