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武氏春秋錄》第7章 武維義天壇觀神鼎 王子疆設席款仙人
  “上仙,前方不遠處便是魚鳧城了。”

  王子疆的車駕行了約兩三個時辰,一行人便來到了一處城門口。武維義看著城牆,只見這城牆很是巍峨挺拔,城頭之上旌旗飄揚,每間隔約二十步,便立有一名軍士站崗眺望。這些士兵皆是身披青銅色的銅片鎧甲,手持長柄戈矛,威嚴肅穆,直教人頗有些望而生畏。

  “快將城門打開,是王子回城了!”

  只見王子疆的前驅斥候趕到城門之下,向著城樓之上喊話。城頭上正巡防著的士官往城下一看,原來是王子疆的車隊,於是便命人放下了吊橋,打開城門。緊接著只見從城門口的左右兩側又列出兩排衛兵,各自就位後齊刷刷的跪伏在地上,行禮喊道:

  “恭迎王子回京。”

  隻聽兩排侍衛齊聲高呼了一聲,王子疆的禦馬車夫才重新起駕,慢慢的駛進了城內。

  武維義這一路上可也沒閑著,可能是出於一種職業的本能,他坐在車上時也會時常往車外張望,觀察著此地的風土人情。

  “王子,如今正值春季,應當是農耕最為繁忙的時節。為何這一路之上在地中勞作的卻都是些老弱婦孺?”

  入城之後,武維義便向杜疆問道。杜疆聽上仙如此問道,卻並不正面回答,隻是恭敬的回道:

  “上仙可是有所不知,如今蜀國的天道怕是不久就會有些變數,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而祭祀天地神靈的天壇也已是久不修繕。因此,近日是抽調了些許民役前往祭天壇日夜趕工,不敢有誤。”

  武維義轉過頭去,隻是悶不做聲。杜疆見上仙這一路上皆是沉默寡言,又似乎有些不悅,便小聲問道:

  “上仙?上仙可是覺得有何怠慢之處?可是覺得我等蜀國臣民久不敬天祭神,恐是違了天道?”

  武維義聽到杜疆如此問道,卻依然是默不作聲。

  杜疆見上仙依然無動於衷,於是便與禦車的馬夫做了一個手勢。那駕車的馬夫也是心領神會,慢慢拉住馬車後便直接下了車。而王子疆則自己移到了禦車馬夫的座位上,這一路便專程為“上仙”駕起了車馬來。

  王子疆駕駛的馬車果然與普通車夫不同,五匹高頭大馬就好似聽得懂指揮一般,馬蹄落地發出的聲音竟還帶著清晰的節律,時而歡快,時而高亢,馬車似乎也是更加穩重了。

  “古有文王替薑太公拉車八百步,相傳薑太公便許了文八百年之基業。今日,本王子願為上仙禦馬,只求上仙能保我蜀國四海清平,國祚綿長。”

  說罷,王子疆駕著馬車在城中巷道內又連著拐了幾處彎道後,終於來到了一處開闊地方。

  “上仙請看,這便是祭天台。”

  武維義朝著遠處望去,只見此處天壇形狀呈正方椎體,竟高百余米,皆是由巨大的石塊壘砌而成。四個三角面的正中間皆是用錐子鑿出了一處台階通道,直通最高的頂部,每條通路粗略估計至少也有兩三百個台階。

  武維義又朝著天壇的頂端望去,卻有一物引起了武維義的注意。不由得站起身來,驚叫一聲:

  “那不是……那什麽……九州神鼎嗎?”

  王子疆一邊趕著馬車,一邊又回頭看了一眼武維義,笑著說道:

  “哦?上仙原來認得此物?”

  武維義趕緊說道:

  “自然是認得的,隻是不知為何此鼎會置在此處?”

  王子疆見武維義如此問道,也不敢怠慢,

立即回答道:  “這……若是上仙不知,我等便更無從得知了。說來也怪,也就是在十幾年前。岷江發了洪水,淹了我們蜀地不少地方。之後待洪水退卻,國人竟然在一處湖床淤泥之中撈出此鼎。我父王認為此乃神物,便在此處建祭天台以奉此鼎。”

  武維義細想了一番,又小聲對王子疆說道:

  “王子,我想登上此祭天台觀一觀神鼎,不知可否?”

  王子疆立馬回答道:

  “當然可以,上仙請自便。”

  於是王子疆便將馬車開到了登壇的台階處,武維義下了馬車便一步步的往天壇中央的神鼎登去。

  由於天壇的修繕工程尚未徹底完工,只見在其周圍一層一層的繞著臨時搭建的竹製的腳手架斜坡,而腳手架上又鋪著一層頗為厚實的實木板材。一群人就擁擠在這種狹長的腳手架通道上前人拉著,後人推著,將一塊塊巨型石料往天台上輸送著。

  武維義登到天壇半腰往台下望去,又見台下火氣衝天,煙霧繚繞。原來是台下支了一口大火爐,中間冒出陣陣白色煙霧。底部分出去幾條細細的深溝,流淌出來的是滾滾的熔漿,澆築在形形色色的模具之中。一群人圍著爐子,在各自壘砌的土墩子前,拿著各種工具錘擊、鋸挫、鑿刻。

  正在此時,隻聽不遠處傳來一陣撕心裂肺的尖叫聲,原來是有一人不慎從天壇的腳手架上跌落了下去。緊接著又傳來一聲碰撞聲,那人重重摔在地面上,頓時血肉模糊,不治而亡。而周圍的人卻是顯得頗為麻木,就好似與自己毫不相乾一般。

  武維義見到這一幕,不由得是一陣心寒膽戰。武維義自然明白,中國古代春秋時期雖已是奴隸製末期,但奴役畢竟還是奴役,終究是沒多少人會在意一個奴隸死活的。不過,真當武維義他如此身臨其境的感受了一番後,還是免不了引起了諸多的不適。

  武維義搖了搖頭,歎息了一口便繼續往祭天台頂層攀登著。

  “神鼎就在眼前了!還是快些回到現實吧!這鬼地方我是一刻都不想多待的。”

  武維義一邊念叨著,好不容易登上了祭天壇,武維義漸漸往這口大鼎挨近,待看得確切時卻又是頓感失望萬分:

  “真是奇怪!此前在王子朝大墓之中,像如此的挨近大鼎,胸口早已是沉悶得死去活來的了!但是如今這口大鼎為何看上去卻是如此的稀松平常?”

  他發現如今這口方鼎雖然與他之前在王子朝陵墓中看到的那一口九州神鼎相比,樣貌製式是一模一樣的,但唯一不同的地方,也是最不相同的,就是鼎的顏色。原先在王子朝陵墓中,他明明見到的乃是一口通體白色,泛著亮銀色光芒的方鼎。但是如今的這口方鼎,卻是通體赤中帶紫的,顯然色澤要暗沉得多。

  “哎,看樣子還得在這鬼地方待上一陣子了。”

  失望之余,武維義又慢慢從天壇上走了下來,與之前登壇之時有所不同。由於登壇時,眼睛是直直的仰著頭,朝著上方看去,武維義都未曾注意到這一路上那些役民和奴隸們投來的目光。武維義這一路走下天壇,便被這些人看了一路。那些眼神中,隱約的透著一股怨念與不善,只看得武維義是渾身不自在,更是有些毛骨悚然起來。

  回到了馬車之上,隻聽王子疆立即關切的問道:

  “上仙,此處祭天台可還中意?”

  武維義隻是笑了笑, 簡單的回了兩個字:

  “甚好。”

  武維義說完,便不再作更多的評論,王子疆的車隊又重新起駕往王宮的方向駛去。

  過了沒多久,王子疆的車隊便停在了一處馬廄旁。

  “上仙,前方不遠便是我們蜀國的王宮了,這宮中自有宮中的規矩,進了宮都是要下車步行的。因此,還有勞上仙要移駕走上幾步了。”

  武維義原本隻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歷史學者,卻不曾想到穿越之後雖是遭遇了一番劫難,但如今竟然會莫名其妙得到一位王子的如此禮遇,自然也是有些不自在的。更何況,他也知道自己其實並不是真的什麽神仙,撐死也隻是會些“未卜先知”的本事而已,因此受此禮遇,心中著實有些忐忑不安。

  武維義急忙揮手示意道:

  “王子言重了,不打緊,不打緊的。”

  下了馬車,武維義便隨著王子疆一起通過一處宮門。再走過狹長的宮闈通道之後,眼前的視野瞬間開闊了起來,只見是一座巍峨肅穆的宮殿坐落於廣場中央。

  王子疆領著武維義一路進得大殿之內,又只見這大殿內的情景真是極盡奢華之能事。各種奇珍異寶置於大殿四周,而從正門望去,又是一把紋龍雕飾的案機置於殿上正中的位置,而殿下左右則各有兩列側席,每列側席位自正席至殿門約有十七八張席位。

  而席間此時早已坐滿了人,武維義一看便知,這些人定然便是蜀國的各位文武公卿大臣了,定然是奉了指令在此殿設宴恭迎著他與王子疆的大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