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終的戰勝者名單確定下來之前,還經過了幾輪的補救性挑戰。
在第一輪的補救性挑戰中,原本的戰勝者,其中有部分在挑戰比鬥中失敗,成為戰敗者。
這一部分參賽者,就有資格在第二輪補救性挑戰中,對刷新後的戰勝者們發起新挑戰。
當然,他們也只能挑戰那些在第一輪補救性挑戰中,還沒有被挑戰過的戰勝者。
無疑,他們的挑戰對象,實力只會更強,他們面臨的難度也只會更大。
挑戰勝利,才能重回戰勝者位置。
否則,就徹底被淘汰。
按照如此挑戰規則,到第三輪補救性挑戰時,仍有資格挑戰的人,只會更少。
如此一輪繼一輪重複下去,直到無人不服,不再發起挑戰,或者全部被挑戰對象輪完為止。
這其中,能在第三輪之後仍有挑戰機會的城市,只是那些頂尖天才更多,整體實力更強的少數。
這也使得,盡管後面幾輪的挑戰,平均每一場的時間持續更長一些,但總體來說,一輪還是半小時左右就能結束。
如此幾輪過後,補救性挑戰全部結束。
能進入決賽第二階段的參賽者,最終確定下來,並很快就當場公布。
一時間,所有參賽者心情各異,所有城市的參賽隊伍反應不一,觀眾們也各有各的反應。
晉級人數最多的城市,是燕京市,達到22人!
排在第二位的,是伯利亞市,達到20人!
排在第三位的,是秦嶺市,也有19人!
至於嶺南市,也能排到第八位,有13人!
而西南市,則要排到第二十位之後,只有7人!
東亞聯盟153個城市,大部分的晉級人數,都只是個位數。
甚至有極少數的城市,所有參賽者都被淘汰,晉級人數為零。
這樣的情況,這樣的戰績分布,對比於往屆的比武大賽,大體上差不多。
在局部上,譬如前三位的城市,還是燕京、伯利亞和秦嶺三市,只是次序上跟往屆略有不同。
再譬如嶺南市和西南市,在上一屆比武大賽,在同樣的階段時,西南市的戰績要比嶺南市的好,但也好不了太多。
而本屆,嶺南市的戰績就反壓西南市的,而且戰績超出將近一倍!
西南市參賽隊伍,人人鬱悶,不甘。
嶺南市參賽隊伍,卻是歡聲笑語一片,尤其是晉級的參賽者本人,更是意氣風發,神采飛揚。
就在當天晚上,嶺南市領隊等帶隊高層,特意在高檔酒樓裡舉行一場短宴,請隊伍中所有人吃了頓大餐。
在短宴中,嶺南市領隊特意講了一番話,表達出兩個意思。
一個是,肯定、表揚和讚賞那13個成功晉級的參賽者。
另一個是,戒驕戒躁,別驕傲自滿,爭取再在第二階段的決賽中取得更耀眼的戰績。
最高興、最欣喜的,是成功晉級的13名參賽者,以及領隊等帶隊人員。
可最無奈、最不甘、最羨慕的,就要數那些已經被淘汰的參賽者。
不管別人心情如何,反正宋祖本人是挺好的,在當天晚上也能好好地放松,安心地休息。
第二天,決賽第二階段立即開始。
燕京市第一競技場內,再次人頭湧湧,座無虛席。
其它聯盟的交流團,包括帶團高層、普通隨行人員和年輕天才等,也幾乎全部到場,落座在特定的一片區域中。
也是等到即將開始之時,第二階段的比賽規則,才當場公布出來。
之前,人們就知道,中細亞聯盟、東歐聯盟和西歐聯盟等的年輕天才,
會在這一階段參與到決賽中來,但還不知道會以怎樣的方式參與。現在,他們才聽到了。
正如許多人猜測的那樣,其他聯盟的年輕天才,將會以一對一的形式,在擂台上與晉級的參賽者較量爭鋒。
但,其中一些細節,又跟人們猜測的不一樣。
那,怎麽在與其它聯盟年輕天才較量的同時,又能合理淘汰一些參賽者,決勝出前100強,並且進行排位呢?
接下來,250名晉級參賽者,將會分別進行5場的比鬥,再以積分的形式,決定出勝負和排位。
每人5場比鬥,勝一場,積2分,平一場,積1分,負一場,積0分。
也就是說,每個參賽者,最高積分可獲得10分,最低則是0分。
最終,以總積分進行排位,積分高者在前。
總積分排在前100的,就是決賽的前100強天才!
——積分相同的,後面再進行另外的較量,決出最終排位。
值得一提的是, 在這樣的積分比鬥中,250名參賽者的比武對象,不再是他們當中的任何對手,而是其它聯盟的年輕天才。
5場比鬥,一定程度上是以自由挑戰的方式來發起,進行。
其中,3場比鬥會由其它聯盟的年輕天才擁有挑戰權,另2場比鬥才是晉級參賽者的主動機會。
第一次比鬥,由其它聯盟年輕天才發起,接著的第二次比鬥,就輪到參賽者本人來發起,如此交替下去。
方式與規則一公布,競技場內外就響起無數議論聲,無比嘈雜。
其它聯盟的落座區域,外盟人也是議論紛紛,尤其是在事前並不知道具體挑戰細節的年輕天才們,更是反應各異。
那麽,這位年輕天才們,對東亞聯盟的同齡天才,是什麽樣的心態呢?
這一點,就要提到其它聯盟的一些基本情況了。
百年前的神人之戰,珠峰山脈被摧毀,直接受害最大的,就是東亞,其次是中細亞,再然後才是東歐和西歐。
這種危害,不僅是自然環境,還有人口的巨大損失,等等。
但,神物的爆炸,形成的超級能量風暴,席卷過後,卻又給活著的世人帶來天大的好處。
這種好處,不僅是能從能量風暴的刺激中直接成為強大的武者,更包括其對自然環境,對整片天地的根本性改造。
受益最大的,也還是東亞,其次是中細亞,之後才是東歐和西歐。
不過,由於地域的先天底蘊不夠等等諸多原因,原本獲益良多的中細亞,在逐年的發展中,在整體上反倒已經落後於東歐和西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