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張清舉行宴會,孔融等人也悉數到場。
開場前張清還特地去找孔融談了談,如今天下諸侯紛爭,孔融可以算的上一個和合格的臣子了。
如今袁術謀反稱帝,天下諸侯都只是想著自己的利益,只有孔融不遠萬裡率領大軍前來一頭討伐袁術。
同時在天下諸侯都得到利益後便停止進兵了,只有孔融一個人獨自率領大軍前來。
此戰孔融並沒有收獲任何的利益,反倒是損兵折將,但是孔融還是依然堅持率領大軍前來支援。
張清見到孔融後便說道:“孔先生能領兵前來,已經是莫大的榮幸了,如今天下大亂各大諸侯相互征戰,幸好還有先生這等忠臣,乃大漢之幸,陛下之幸也!”
人人都愛聽恭維的話,這種話一開口瞬間便把孔融抬到了一個製高點。
孔融聽到後,便也很開心,於是便說道:“王爺謬讚了,其實王爺才是漢室的頂梁柱,如今陛下得王爺相助實在是先皇庇佑陛下。”
兩人一陣互誇後,最後張清才進入正題。
張清笑道:“文舉先生應該是知道的,如今這天下已經紛亂許久了,需要徹底的平定下來了,不知先生可願意幫助陛下完成這統一大業?”
孔融聽到後,便也頓時安靜下來了,沉思良久後,孔融說道:“王爺可知謀是儒家傳人!”
張清聽到後,便有些莫名其妙的,孔融乃是聖人孔子的後裔,當然是儒家的了,而且這個還是天下都知道的問題。
但是許言看孔融的話不向是開玩笑的,於是便說道:“本王當然知道先生是儒家的,不知先生這是何意?”
孔融聽到後,便說道:“既然如此,那某的立場便是某儒家的教義。”
張清聽到後,頓時便明悟了。
雖然說儒學因為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和外戚竇氏爭權。而竇氏信奉黃老學說,為了鞏固中央集權,漢武帝決定尊崇“儒”。
其中有一個有名代表叫董仲舒,他把孔孟時的儒家學說整理並推出“儒術”,口號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一,董仲舒新儒學提出的一系列主張迎合了時代的需要,“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利於統治者統治。第二,漢武帝大力推動儒學發展,全面肯定新儒學思想,起用儒者數百人參與國家大政,興辦太學,使天下文士都學儒家經典。
孔融是孔子的十九世孫。他的七世祖孔霸是漢元帝的老師,官至侍中。父親孔宙,曾任太山都尉。他少年時便有突出的才能,受到名士李膺的讚許。
孔融十三歲時,孔宙去世,孔融悲痛過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來,州裡因而稱讚他的孝行。他天性好學,博覽群書。名士張儉為中常侍侯覽所記恨,密令要州郡捉拿張儉。張儉與孔融兄長孔褒是好友,於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卻不在。當時孔融年僅十六歲,張儉認為孔融年輕,並沒有告訴他自己的處境。孔融看見張儉窘迫的樣子,對張儉說:“哥哥雖然在外未歸,我難道不能為您的東道主嗎?”因此留張儉住在自己家。首發 https:// https://
後來事情泄漏,自國相以下的人,都秘密的壓下此事,張儉得以逃脫,孔褒、孔融則被逮捕入獄。但不知他們二人是誰獲罪。孔融說:“收容匿藏張儉的是我,有罪歸我。”孔褒說:“張儉來找我,不是弟弟的罪過,罪在我,我心甘情願。”官吏問他們的母親,母親說:“年長的人承擔家事,罪責在我。”一門都爭著赴死,郡縣遲疑不能決斷,於是向朝廷請示。詔書最後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而聞名,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齊名,州郡以禮策命,都不到。
後受司徒楊賜征召,當時暗暗察訪官僚中的貪汙之人,準備予以貶謫罷免,孔融檢舉的多為宦官的親族。尚書害怕得罪宦官,於是召孔融等司徒屬官詰問斥責,孔融陳述宦官子弟的罪惡,毫不隱諱。
光和七年(184年),河南尹何進即將升任大將軍,楊賜派孔融拿著名片去祝賀何進,因門人未及時通報,孔融就把名片奪回,引罪自責而去。
後來,孔融被征為司空掾屬,授任北中軍候。在職三天,轉任虎賁中郎將。正逢董卓總攬朝政,想要廢掉漢少帝劉辯,孔融與董卓爭辯,言辭激辯,常有匡正之言。董卓懷恨在心,將孔融轉任議郎,隨後又暗示三府(太尉、司徒、司空)舉薦孔融到黃巾軍最為猖獗的北海國(治今山東昌樂西)為相。
孔融到北海後召集士民,聚兵講武,下發檄文,又親寫書劄,與各州郡通聲氣,共同謀劃。因討伐黃巾軍張饒戰敗,而轉保朱虛縣。慢慢集結官吏百姓被黃巾所蠱惑的男女四萬多人,再設置城邑,設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鄭玄、彭璆、邴原等。對待國人,就算只有一點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禮對待。國人沒有後代及四方遊士有去世的,都幫助安葬他們。因頗有政聲,被時人稱為“孔北海”。
後來,孔融被黃巾管亥所圍,情勢緊急。於是派太史慈向平原國相劉備求救。劉備驚奇地說:“孔北海竟知道天下還有個劉備呢。”於是立即發兵解圍。當時袁紹、曹操勢力逐漸強大,而孔融知道二人終究是要篡奪漢室的,所以不願意投靠他們。其幕僚左承祖勸孔融要結納袁紹或者曹操,孔融怒而及其殺害。孔融自負於才氣秉性,立志平定國家的危難,因為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所以沒有成功。
孔融在任六年後,被劉備上表兼領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雙方戰鬥自春至夏,戰士僅剩數百人,流矢像雨一樣射來,城內已經短兵相接。孔融仍然憑幾讀書,談笑自若。晚上城陷,才逃奔山東(太行山以東),妻兒都被袁譚所擄。
同年,漢獻帝遷都許昌後,征召孔融為將作大匠,又升任少府。每逢朝會訪問召對之時,孔融常引證定議,公卿大夫都不過掛名而已。
當時,荊州牧劉表不向朝廷進貢,做了不少逾越法度不安本分的事情,還郊祀天地,禮儀擬指君主。朝廷下詔把他的行為宣示天下,孔融上疏認為應當隱瞞郊祀這件事,來維護朝廷的臉面。
建安五年(200年),南陽王劉馮、東海王劉祗相繼逝世,獻帝哀痛他們早逝,想為他們規定四時祭祀,為此先詢問孔融意見。孔融回答說:“陛下仁厚,感慨變化而增加思念,哀悼二王的魂靈發布哀憐的詔章,考查審度從前的典章制度,訂正禮製。臣看前代梁懷王、臨江湣王、齊哀王、臨淮懷王都死而無後代,同胞兄弟,就是景帝、武帝、昭帝、明帝四帝,沒有聽說前朝為他們修祭祀。如果是臨時的,就不要列入傳紀。臣不懂事,認為他們都在幼小的年齡死去,陛下哀痛,以成人禮加以諡號,這應遵照您的意思辦理,祭祀結束,以後就不要再行。至於一年一期祭祀,不合禮意,又違背了先帝既定的法制,這是不合適的。”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手機端:https:/
之前,曹操進攻鄴城屠殺鄴城居民,袁紹家的婦人女子多被擄掠。曹操的兒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寫信給曹操,說:“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曹操不明白,後來問孔融這出於何經何典。孔融答說:“按現在的事情量一量,想當然而已。”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討烏桓,孔融又譏笑他說:“大將軍(曹操)遠征,蕭條海外,從前肅慎不進貢木苦矢,丁零偷盜蘇武的牛羊,可以一並討伐啊!”當時,饑荒戰亂,曹操上表請禁酒,孔融多次寫信給曹操,認為不要禁酒,而且言詞之中多為傲慢無禮。
孔融已經看到曹操奸雄詭詐,已漸漸顯露,愈發不能忍受,所以說話偏激,常常觸犯了曹操。又曾經上奏認為應當遵照古時京師的體制,千裡以內,不得封建諸侯。曹操懷疑他所談論的越來越廣,更加害怕他。然而,因為孔融名重天下,表面上裝著容忍,暗中卻嫉忌他正確的議論,怕阻抗自己的大業。山陽人郗慮揣摩曹操的心事,以蔑視國法為由奏免孔融。曹操又寫信故意挑撥二人,孔融也回信相對。
建安十三年(208年),孔融再任為太中大夫。孔融本性寬容不猜忌別人,重視人才,喜歡誘導提拔年輕人。等到退任閑職後,賓客天天滿門。
曹操既積滿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慮的誣陷,曹操於是指使丞相軍謀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於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將孔融處死,並株連全家,孔融時年五十六歲。
之前,京兆人脂習,與孔融相好,曾勸誡孔融性格太過剛直。等到孔融被害時,許昌沒有人敢為其收屍,脂習前往撫屍說:“文舉丟下我死了,我也不再活了。”曹操聽說大怒,準備收捕脂習殺害,後來逢赦免才被釋放出來。
後來連曹丕都評價孔融: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乾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東平劉楨公乾,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騄於千裡,仰齊足而並馳。以此相服,亦良難矣。
後面司馬彪也評價:融在北海,自以智能優贍,溢才命世,當時豪俊皆不能及。亦自許大志,且欲舉軍曜甲,與群賢要功,自於海岱結殖根本,不肯碌碌如平居郡守,事方伯、赴期會而已。
然其所任用,好奇取異,皆輕剽之才。至於稽古之士,謬為恭敬,禮之雖備,不與論國事也。高密鄭玄,稱之鄭公,執子孫禮。
及高談教令,盈溢官曹,辭氣溫雅,可玩而誦。論事考實,難可悉行。但能張磔網羅,其自理甚疏。租賦少稽,一朝殺五部督郵。奸民汙吏,猾亂朝市,亦不能治。
孔融雖然忠君愛國,但是為人剛正不阿,最後死在了曹操的手中。
雖說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儒家迅速發展,但是儒家結合了很多的思想,忠君愛國這一點在漢朝是很常見的。
更何況孔融是孔聖人的後人對這點更加的重視了,以前孔融只是看到那這天下已經腐朽不堪了,孔融只是想保住北海一地百姓的安居樂業,但是後面張清扶持劉協上位以後,劉協表現出來的帝王之術讓孔融燃起了希望。
這次袁術稱帝讓孔融大驚的同時也很憤怒悠悠大漢四百載,多少想要覆滅漢朝的最後都被打敗了。
就如同以前的匈奴一般,直接打到了北遁漠北,到現在都不敢出來和漢朝作對。
原本稱霸草原的鮮卑人,到如今也被張給滅族了, 可能到以後鮮卑這個民族即將成為歷史。
此戰孔融就是讓天下人都知道忠心漢室的忠臣還有。
張清也看到了孔融不遠萬裡前來支援的情分。
說實話,孔融真的很羨慕張清。年紀輕輕便被先帝看中,官居高位,統領一州之地。
最後先帝還讓張清輔佐劉協。
張清同時也做得很好,雖然現在張清還是統領兵權,但是陛下的手中權力也在日益增長。
如今張清和陛下已經形成了陛下主內,張清主外的情景,兩日配合的天衣無縫的,簡直可以算的上是天下之幸。
如今一統天下的重任壓在張清的身上,想必很難吧!
————————————————
當夜宴會結束後,孔融張清徹夜長談,兩人都交談甚歡。
第二天,大軍在吃完朝食後,大軍便起兵拔營,九萬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往了最後的目標壽春城。
同時壽春城以南。周瑜率領大軍先一步抵達了壽春城。
壽春城的大軍已經集結了接近十四萬大軍,城中的袁術此時也有些擔心了。
北方戰場,呂布最終還是沒有能夠抵擋住袁紹的大軍,易縣被攻破了。
呂布率領三萬大軍撤往范陽郡,繼續防守。
同時曹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