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這個大漢我還能扶》第283章高句麗
  高句麗,史書中記作“高句驪”,簡稱“句麗”或“句驪”,是公元前1世紀至7世紀時期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古代民族。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國,故稱高句麗。

  公元5世紀後,高句麗被普遍簡稱為“高麗”,其君主也被中國皇帝冊封為“高麗王”。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句麗滅亡200多年後朝鮮半島出現的王氏高麗並非其繼承國。

  歷史上建國余建昭一年(公元前37年),北扶余之高句麗人朱蒙始建國。

  朱蒙是夫餘王族的成員。夫餘王族內部的爭權鬥爭而迫使朱蒙南奔,於建昭一年(公元前37年)在今新賓縣永陵鎮南建立高句麗國。

  高句麗太祖王時期,高句麗從早期的幾個濊貉部落國家很快擴張到漢江流域。

  建武十二年(53年),高句麗太祖王,將高句麗分散的5個部落設為5個省,實行集權化統製。

  建武三十二年(56年),太祖王吞並東沃沮。後又吞並東濊一部分領土。隨後,高句麗又對樂浪郡,玄菟郡和遼東發動攻勢。完全擺脫漢朝的控制。

  高句麗的擴張與集權化,導致了與漢朝的直接武力衝突。漢朝軍事壓力迫使高句麗遷都到丸都城。

  漢朝滅亡後,遼東郡被好戰的地方土豪控制。

  高句麗主動與曹魏聯盟攻打遼東郡。曹魏攻下遼東後,高句麗終止了與曹魏的合作並發兵襲擊了遼東西部。

  正始五年(244年)曹魏反擊,摧毀了丸都城。高句麗東川王逃到沃沮。

  複興與擴張

  曹魏摧毀了丸都城後以為高句麗滅亡了,所以很快就撤離了。不過僅僅70年,高句麗就重建了丸都城,並開始襲擊遼東,樂浪和玄菟。

  永嘉五年(311年),高句麗趁中原混亂的機會,於“秋八月襲取遼東西安平”,截斷了朝鮮半島通往遼東的水陸通道,然後於永嘉七年(313年)“冬十月侵樂浪郡,虜獲男女二千余口”,又於建興二年(314年)“秋九月南侵帶方郡”,取得了對朝鮮半島北方的統治。

  及至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廣開土王談德(公元392至412年在位)執政之時,向外擴張的勢頭越來越猛,除了南征百濟、北討契丹、夫餘外,約在廣開土王十三年(公元404年)全部佔領了玄菟、樂浪,使遼水以東的大片土地納入高句麗的版圖,高句麗國的領域空前擴大了。

  高句麗的擴張並不是一番風順的。鹹康八年(342年),丸都城受到前燕攻擊。

  鹹安元年(371年),百濟近肖古王率軍進攻高句麗的平壤城,高句麗故國原王出兵交戰,被流矢射中,當月二十三日去世。

  高句麗小獸林王繼位後,開始加強高句麗國內的穩定和統一。

  新的法律出台。鹹安二年(372年)立從中原引入的佛教為國教,並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國家教育機構“太學”。小獸林王還對高句麗軍隊進行了改革。

  元興三年(404年),其十九世朝廣開土鏡,平安好太王卒掠有遼東之地。

  五世紀末時朝鮮三國時代的版圖從高句麗好太王繼位起,高句麗開始進入鼎盛時期。

  根據好太王的兒子長壽王為他所立的好太王碑記載,好太王在一次與扶余的戰役中就攻克了扶余64個城池,1400個村莊。

  後來好太王兼並了北部的扶余國和靺鞨部落;在軍事上對百濟形成了絕對優勢地位;並在新羅與百濟,伽倻和倭的戰爭中迫使新羅屈服。

  義熙九年(413年),高句麗長壽王登基。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由於百濟和新羅的對抗,427年,長壽王遷都到平壤以加強對百濟和新羅的控制。長壽王延續了其父好太王的擴張政策。

  五世紀末,長壽王又吞並了一些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與北魏交鋒;並保持了對新羅的控制。

  高句麗在六世紀達到鼎盛後,開始逐漸地衰落。高句麗安藏王被刺殺後,其兄安原王繼位。

  在安原王時期,王室間的紛爭加劇。兩政治集團對王位繼承進行爭鬥。

  最後年僅8歲的陽原王登基。不過對權力的爭奪並沒有結束。反對派的幕僚們開始建設自己的軍隊,對自己的領地進行實際上的控制。

  內憂外患,六世紀50年代,高句麗北部受到遊牧民族的襲擊。但高句麗內部的幕僚爭奪依然繼續。

  大寶二年(551年),百濟和新羅為擺脫被高句麗奴役的地位而開始聯合攻打高句麗。

  高句麗丟失朝鮮半島中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肥沃的漢江流域。百濟新羅聯盟的主戰者百濟在對高句麗的戰爭幾乎精疲力盡。

  承聖二年(553年),新羅以幫百濟的名義出兵。但卻對百濟發動了攻勢,最後將整個漢江流域全部納入囊中。

  怒於新羅的背叛,百濟聖王第二年攻新羅西部以報復,但被新羅擒住,後被處死。

  隋文帝時期,開皇十七年(597年),平陽王聯合靺鞨先發製人攻遼西軍事駐地,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

  [15]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命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率大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漢王楊諒率陸路隋軍出臨渝關(即今山海關)。

  時逢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軍中缺乏食物,又遭遇疫病。水路隋軍由周羅喉率領,自東萊(今山東掖縣)出海,直趨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新81中文網更新最快 電腦端:https://

  九月二十一日,水陸兩路被迫退還。隋軍十分之八到十分之九的人死亡了。

  隋軍撤退。嬰陽王高元上表稱“遼東糞土臣元”,隋文帝罷兵,待之如初。

  隋煬帝時期高句麗王高元不遵籓禮,隋煬帝決定征討高句麗。

  隋煬帝下詔集結天下的軍隊,無論南北遠近,都要匯合於涿郡。

  除了軍隊以外,另外長期來往在路上的有數十萬人,擠滿了道路,晝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穢盈路,天下騷動。

  在一征高句麗之前,隋煬帝為了征高句麗,過度殘暴的征斂百姓,導致百姓困窮,百姓的物資與民力都衰竭了,當順民就會遭遇承受不了的凍餒,很快就會面臨死亡,剽掠反而能活的久一點,於是百姓開始聚集起來反抗。

  王薄、豆子頏、竇建德等等百姓農民起義,從此開始,百姓農民起義蜂起,不可勝數,攻陷城邑。

  隋煬帝命令都尉、鷹揚與郡縣相知追捕,抓獲就斬殺,但是仍然有更多的百姓農民起義出現,仍然禁止不了百姓農民起義。

  大業八年正月,應征的隋朝士兵全部集中於涿郡,有軍人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此外為其運輸物資的民夫是軍人數量的兩倍。

  大業八年的三月底,隋朝大軍抵達了遼河。

  因為隋軍造的橋距離岸邊還差數米,所以隋軍赴水與對岸的高句麗軍交戰,結果隋軍死亡甚眾,隋朝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與虎賁郎將錢士雄、孟叉等皆戰死。之後隋軍加長了橋梁,終於渡過遼河,在東岸擊敗高句麗軍。

  最開始隋煬帝在遼水會師的時候,隋煬帝為了防止將領輕兵掩襲孤軍獨鬥去爭取功勞名聲以邀勳賞,所以命令他們分為三道,但凡有攻擊軍事行動,必須要三道之間相互通報,不許輕軍獨進,而且軍事進止都要先奏聞隋煬帝,等回復命令。

  隋煬帝命令諸將,如果高句麗要投降,就應該安撫接納,不要再縱兵進攻。

  遼東城將要被攻陷的時候,城中的高句麗軍隊就聲稱請降,隋朝諸將奉隋煬帝的旨而不敢繼續進攻,而是先上奏隋煬帝,等回復命令到達,城裡的高句麗軍已經準備好了防禦,再次開始抵抗。

  這樣的情況重複了好多次,隋煬帝仍然不醒悟。隋軍仍然沒有攻下遼東城。

  即使之後煬帝親自到前線指揮,但士氣已經衰落的隋軍在遼東守軍的頑抗下又僵持了一個月也沒能拿下這個城池。高句麗的其他城市也堅守,隋軍沒有攻下。

  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領江、淮水軍進入浿水(大同江),然後率領精兵四萬登陸攻打平壤,結果高句麗打的來護兒大敗,隋軍士卒還者不過數千人。

  宇文述等人率領隋軍30萬5千人,被高句麗打的慘敗,隋朝左屯衛將軍辛世雄戰死。

  宇文述等九支軍隊渡過遼河時,有30萬5千軍人,等到返回遼東城時,只有2700人,物資儲備兵器軍械巨以萬計,也丟失殆盡。

  隋煬帝第一次攻高句麗之戰遂以慘敗而告終。

  大業九年(613年),隋煬帝再次禦駕親征高句麗。

  正月,煬帝下詔征集天下兵集於涿郡,還開始召募百姓為驍果。楊玄感因為楊廣的猜忌而決定造反。

  在隋煬帝第二次親征高句麗時,楊玄感造反。隋煬帝密召諸將,密令撤軍。

  隋軍留下的軍資、器械、攻具積如丘山,營壘、帳幕、案堵不動,皆棄之而去。隋軍眾心洶懼,混亂的失去了部署劃分,諸道分散。

  高句麗出動數千士兵追擊,因為隋軍太多,所以不敢太靠近。隋朝後軍仍然有數萬人,高句麗跟隨抄擊,最後的羸弱數千人被高句麗殺掠。楊玄感的叛亂被迅速平定。

  隋煬帝第三次親征高句麗:大業十年(公元614年),隋煬帝下詔再次征發天下兵,攻打高句麗。三月,隋煬帝到達涿郡,隋軍士卒在路上逃亡相繼。

  隋煬帝到臨渝宮,祃祭黃帝,斬殺叛軍者以釁鼓,仍然無法阻止人們逃亡。秋,七月,隋煬帝車駕到達懷遠鎮。

  這是隋朝國內已經大亂,所征之兵多數未能按期到達,高句麗也困弊,隋朝來護兒趁機要向平壤進軍,高句麗王高元害怕,於是遣使請降,囚禁並送回斛斯政。隋煬帝非常高興,遣使召來護兒率軍返回。

  高句麗的請降,並非真正歸附,只不過是詐退隋軍的一種緩兵之計。而“自負才學”的楊廣,對此卻未能識破,竟下令班師還朝。

  來護兒認為此時正是攻破高句麗的好機會,想繼續進攻,不肯奉詔,但是諸將聽從隋煬帝的命令,都請返回,來護兒才奉詔退軍返回。

  隋煬帝對高句麗發動戰爭,連年征戰使數百萬人喪生,過度殘暴的征斂與統治引起國內人民對隋煬帝的強烈不滿。隋煬帝第一次攻高句麗時,就開始爆發隋末農民起義。

  至隋煬帝第三次征高句麗,各地大量農民起義使隋朝統治崩潰、名存實亡。

  十月,丁卯,隋煬帝到達東都,己醜,到達西京。征高句麗王高元入朝,高元卻沒有來。隋煬帝下令將帥嚴裝,準備再次征討高句麗,最後沒有成行。

  在隋煬帝第三次征討時,高句麗王表面上表示臣服,但是卻不按隋煬帝的命令入朝,還俘獲大批隋人不放還,後世中原人到高句麗,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

  隋煬帝征高句麗,結果高句麗還在,隋朝卻大亂滅亡,北周留下的豐厚遺產被敗壞殆盡,隋煬帝造成的大亂嚴重削弱了華夏。

  導致人口銳減到200余萬戶,還留下嚴重分裂內戰,連吐谷渾都返回故地還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縣卻防禦不了,而東突厥崛起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極盛程度。

  突厥可汗將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區納入勢力范圍,突厥可汗還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取得中原,華夏面臨被突厥滅亡的危險。

  隋煬帝征高句麗,結果華夏被大亂嚴重削弱,對華夏的破壞遠大於對高句麗的破壞,對後世征高句麗反而有不利影響。

  可以說高句麗這個國家對於後世的威脅還是很大的,這次高句麗居然主動挑釁大漢王朝,所以張清要這個國家滅亡!為後世漢人清除威脅!

  此戰定要滅了高句麗!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