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研讀虛碑上的文字,就是單純的想要記住這些文字,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何況,吳毅還需要將這些文字拓印在自己觀想出的石碑世界之中,難度更是上了一個檔次。
這項工作僅僅是簡單的符文騰挪而已,吳毅花費了近一月之久,而月琉璃不知見到了什麽,依舊沉迷於符文當中,不能夠自拔。
當吳毅完成這一切的時候,長舒了一口氣,作為石碑世界的締造者,他能夠明顯感覺到世界的進步。
這種進步,不是簡單的世界擴張,生靈繁衍,而是更高層次的進步,關於大道的完善。
石碑世界之中只有陰屬大道存在,所以只有伴隨陰氣的物什能夠進入,生靈要麽心神靈識來此,要麽靈魂出竅,別無他法。
這一點,即便是現在,也沒有改變,但是吳毅卻能夠感覺出,這個限制,遲早有一天,會被突破。
不僅如此,石碑世界,這個他觀想出來的世界,竟然好似有了誕生出自己意志的趨勢,讓吳毅大喜過望。
一個沒有靈魂的世界,縱然包含下更多的生靈又如何,就是一處中轉站,根本無法成為根本要地。
一個有著自身意志的世界,會遵循自身發展原理,緩步推進,沒有所謂人情一說,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其日後發展,會為了保護自己,而自行抵禦對自己有威脅的存在,降下天罰戢滅之。
總而言之,成為大道的執掌者,俗稱天道。
大道五十,天道四十九,遁去之一,是為眾生所追尋的機會所在。
畢竟,什麽事情都是在冥冥之中安排好的,那也太過於無趣,沒有了奮鬥的意義。
正是有了這遁去之一,世界才變得豐富多彩,人人如龍,蓬勃向上。
不過話說回來,遁去之一確實存在,但是若是忽視那四十九的存在,就是愚蠢了。
絕大多數時候,必須立足於四十九,才能夠抓住遁去之一,否則就是一個笑話。就好像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前提是它必須要有一對能夠讓它飛行的翅膀,否則永遠只能夠夢裡吃了。
蛤蟆還是那隻蛤蟆,這是四十九,想要飛行,卻是那一,怎麽實現,就是你超脫的過程了。
拓印完這些古幽冥文字,吳毅也不是放任不管,同樣參悟起來,正巧心魔身成就輪回之主,認識到了許多而今的幽冥文字,可以相互參照,吳毅認識出來不少,連蒙帶猜地,吳毅一字一句地念誦了出來。
“《酆都要錄——序》,一陰一陽,化育萬物,稟五行為之用。而五行互有相勝,萬物各有盛衰,代謝推遷,間不容息,是以生生不停,氣氣相績。”(文字來自於《太上洞淵神咒經》,作者不詳,有所刪改,化用古籍,應該不算是抄襲吧!)
這段文字和尋常道經沒有多少區別,吳毅忍著頭痛欲裂,繼續往下讀,“一劫以來,未始暫輟,得以生者,合於純陽,升天而為仙;得其死者,淪於至陰,在地而為鬼。”
每一個文字都重重地敲擊在吳毅的心頭,如晨鍾暮鼓,將他氣血,魂魄盡數洗滌了一番,原本吞噬妖物魂魄,有些不穩的修為,竟然就此穩定下來,比清淨咒的功效好上不少。
字都是一些極為尋常的文字記載,可是因為記載之人與眾不同,所以,點石成金,這些普通的文字,也隨之不凡。
花了些許功夫調養精氣神,吳毅複再誦讀,此刻順暢許多,“鬼物之中,自有優劣,強弱,剛柔,善惡,與世人無異也。”
當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吳毅的眼前,似乎浮現出一片廣袤無垠的世界,生活著數之不盡的鬼物,而這些鬼物的生活,與人類沒有多大差異。
可是,這些不是常識嗎?吳毅不由得皺眉,遠的不說,明月界這個人鬼並存的世界,鬼物的生活習性如何,吳毅可是一清二楚。
這等大能,難不成就是寫一篇這種世人皆知的遊記出來嗎?吳毅心中疑惑不解。
想要繼續往下讀,卻啞然失笑,竟然被自己讀完了,那石礎上面記載的是《酆都要錄》的序篇,還真是惜字如金,簡短到了極點。
而今敘事,縱然是一件小事情,也是長篇累牘,各種摻雜私貨,希冀自己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但最終,也僅僅是成為了歷史的一滴水滴而已,算不得浪花。古風遺作,恍若一道甘泉。
讀罷大能的序篇,吳毅有諸多不解之事,所謂一劫,究竟是什麽意思呢?仙和鬼,如今好像沒有大能記載當中這樣的區別,鬼物歷經九轉之劫,純陽過後亦可成仙。
包括裡面許多關於世界起源及其演變的說法,也是極為粗淺,當今即便是入門小修也知道。
這真的是大能作品嗎?還是另有玄機,有深意暗含。吳毅不由得再去品讀文字,試圖尋找出自認為存在著的玄機。
但是辛苦數日,依舊是一無所得,而這一段段文字被他掰開了,揉碎了,吃進肚子裡面了,也還是沒有用。
其實,吳毅沒有想到的是,他是以一個當世之人,去看古人寫的書籍。過高的期望,未必能夠有足夠的回報。
原始人第一次將種子拋在泥土中,種植起來,人民可以收獲糧食,故稱其為神農氏,奉以為王。
原始人使用燧石引火,人族不再茹毛飲血,人民稱其為燧人氏,奉以為王。
原始人第一次用木板茅草搭建起房屋,人族不再居住在樹上或是洞穴裡面,人民稱其為有巢氏,奉以為王。
……
估計在今天,不會有人如此想,也不會有人如此做。
明白一加一等於二,再去看古代那些介紹如何推演出一加一等於二的書籍,就覺得說得粗淺,實在是愚不可及。
不過,一加一等於二,畢竟不用再推演出來了呀!那樣,這些古籍還有用嗎?
古代的東西未必一定是好的,今歲的東西也未必更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知古鑒今以求來者,方是正道。
天地在變,大道運行不怠,如是而已。
辟道立心
辟道立心 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