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道立心 ()”查找最新章節!
闡截之爭開始之初,可以很明顯地察覺到,其實是代表妖巫二族利益的截教佔據上風,因為這個時候妖巫二族老家夥未死,實力強大,也就有了文王受囚,伯邑考被殺等故事流傳下來。
但是隨著時間流轉,天地大氣候到底還是更加適合人族成長,闡教逐漸佔據上風,最後一舉擊敗截教。
這一劫,明面上到底是門派內部之爭,頂層的玉清並沒有被殺,僅僅是被囚禁而已,不像前面的道魔之爭,必有一死。
此外,失敗的截教被闡教指為邪門,邪魔邪魔,將截教和魔頭並列,算是將截教踩在泥坑裡,爬不出來了。邪魔,邪字還在魔字之前,這還真是異端比異教徒要可惡,令人深思。
再之後,便是佛門的興盛了,佛門同樣有著悠久的傳承,佛門接引準提二祖,也是誕生於太古之世,自成一體,與清濁二氣並無相關,在道祖與魔祖相爭之時,也並無乾預站隊。
但是等到道祖得勝之後,佛門二祖便去道祖門庭,垂聽講道,算是進了道祖門庭,因為佛門興起的方向在西方,是以還傳有老子化胡的故事來。
當然這個故事是道門後人附會的,為假。老子是三清之一,和道門二祖是平輩,何來化胡一說,論道還差不多。
這裡值得一提的,便是道門三清與道祖出身一般,皆是天地清氣所化(關於道祖,還有傳說來自於混沌魔獸,此說不可稽考,是以不取此說),所以道門三清自詡為道祖真傳,看不起佛門二祖。
所以在道門典籍之中,幾乎抹除了佛門二祖聆聽道祖垂訓這一節,事實上,道門三清與佛門二祖都是道祖門徒,在上古末世,先後證得混元無極聖人,就身份及修為而言,幾無差異。
佛門傳承之初不及道門,很多人認為是因為佛門佔據天地之西,資源貧乏,生靈稀少,純粹是胡說八道。
這是簡單的地理決定論,試想佛門二祖證得聖人,天下何處不可去得,想要招一個弟子還不簡單,甚至於出手將西方變得人傑地靈,也是心念之間的事情。
三清傳布的道門之所以比佛門要興盛,與道義有關,丹藥法器陣法符籙等法門,可以讓人族以弱勝強,打敗實力遠勝於自己的巫妖二族。
但是佛門修心性,談因果,講報應,這個入門可是不易,盡管上手之後,實力不凡,只是入門都不易,更不要說上手了。
所以,在最初,也就是中古之時,道門幾乎一統天下,佛門龜縮一隅,沒有一點名氣,很多人都忘記了,佛門二祖也是與三清一樣,為道祖門徒。
將視線投入近古之劫,即道佛之爭。近古之初,道門一統天下,毋庸置疑,就和中古前期妖巫二族還是主流一樣,上個時代的舊勢力,即便是到了新的時代,在前期,也是不可動搖的,不可能莫名其妙的消失。
佛門的轉機,來自於人族的發展,道門的頹勢,也來自於人族的發展。
人族有什麽發展呢?簡而言之,對超凡之力的抗衡,即人王之道的發展。
人族千千萬,如恆河星數一樣,但是得以修道,並且修有所成的,寥寥無幾,令人發指,道門的那一套,歸根到底,還是上古的風格,盡管針對人族做了一些調整,但是本質上還是講究資質靈性,這一條,不知道將多少普通人刷下。
人王之道是什麽?一言以蔽之,其代表著最廣大人族的利益。
一部分有修仙資質的人族,步入仙門修得神通法力之後,完全不把自己當做人族的一份子,
與妖巫一樣,將普通人族視為奴隸。妖巫二族的子弟,多數愚昧,哪怕是被壓迫,也只是心甘情願地接受而已,而人族靈智已開,雖然弱小,卻是百族之中,總體靈智最高的一族。
所以,那些沒有資質的普通人追求公平的心意萌發而生,這就是人王之道誕生的根基。
人王之道早在中古就已經誕生,最初是凝合人族眾人之心,以對抗妖巫二族,隨著妖巫二族不成氣候,趨於沒落,漸漸地,人族內部的矛盾,即超凡人族與平凡人族的對抗,成為了主流。
打敗了巫妖二族,人族成為天地之中當之無愧的主角,如中天之日一樣,不可一世,只是盛極而分,這次的分裂,便是如此。
有些時候,戰爭與和平的故事也值得眾人思索,人們總以為戰爭之後就是和平,但是和平也孕育著下一場戰爭,如果你沒有找到敵人的話,那麽你之前的戰友就是你的敵人。
總是要有敵人或者說對手的存在,天地才能夠發展,否則就是一灘死水。有人如是回答,只是真正的答案是什麽,又有誰能夠說清楚呢?
人族的這次分裂,削弱了道門的實力,但是也讓佛門看到機會,當道門極力打壓人王之道以及因此而建立起的人道王朝的時候,佛門積極在這些人道王朝之內傳道。
佛門談心性,對於資質的要求不高,更強調所謂的慧根,茫茫眾生,有所謂慧根的人絕對比有資質的人多,而且絕對是千百倍的數量差距。
即便你沒有慧根,信奉佛門,也能夠為佛門帶來香火神力,增長佛陀神力,所以佛門推動此事,極為熱切,哪怕是邊鄙小界,刀山火海,同樣傳道不止。
道門起初還沒有注意到這個趨勢,等到注意到之後,已經無法更改了,被迫進行變革,佛門怎麽做,道門也學著來,就這樣,道佛之爭的結果,二家屹立不倒,但是其余派系的力量,卻是愈發低微了。
老大與老二交手,死的都是老三老四。
至於人族內部之爭,即便是經過了道佛之爭,也沒有終結,鬥爭的方向與手段,也愈發多樣化。
如果當初靈巽上仙沒有派吳毅來這人道王朝,日日聽大德講道,吳毅說不定不會走上這一條路,學貫百家之法。
什麽樣的時代,就有什麽樣的修士!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