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在明朝當學霸》第二十一章 激烈的爭辯
  聽說常洵要去千步廊議事,正要出宮回府的鄭國泰便也一起陪同前往:“殿下,昨日以來,雷擊之事物議紛紛,聽說不少言官正籌劃著上書彈劾殿下,殿下務必小心。”

  常洵點了點頭。

  鄭國泰又道:“據何公公說,外廷和宮內的不少人都反對安裝避雷旗杆,擔心避雷旗杆不安全,又恐為殿下所控制……”

  常洵笑了笑:“他們還真能想!”

  在很多人看來,萬歷的這條旨意,目的便是在紫禁城安裝避雷旗杆,這也是朱常洵想要的,是萬歷寵溺鄭妃母子、任由他們胡鬧的新證據……

  故而才有王皇后的擔心、朱常洛的警告,以及外廷的喧囂。

  實際上,紫禁城是不是安裝避雷旗杆,常洵並不是很在意。他在意的是……能否通過避雷旗杆的推廣,讓更多人接受他的電學理論,並開始學會“講科學”。

  “宮鬥也要講科學”這個任務遲遲沒有完成,進度只有37/100,遠低於常洵的預想,好在積分已經飆漲了300多點,足夠解鎖幾篇十七世紀的論文,而1000點方才能解鎖一本專著……

  常洵希望獲得更多積分,並盡早完成任務,所以他依然會盡力推動這件事,任何阻撓的人與事,都是他要鬥爭的對象。

  不管是內廷,還是外廷!

  紫禁城極大,從翊坤宮到午門便有七八百米,到承天門得有一千五百米。

  原本皇極門的東西兩側都有朝房,不過萬歷二十五年的大火便是從皇極門外的熙和門開始,然後蔓延到三大殿,故而從午門到乾清門這一大片地方,幾乎都燒成了瓦礫。

  萬歷為了重修後三宮,派出去一大堆礦監稅使,鬧得天怨人怒,風波迭起,但成效有限,也實在無力再建前三殿。

  何況萬歷也不上朝,前三殿建了也沒有用處,不如不建。

  現在這一大片地方,都用紅牆圍著,議事也只能去承天門外的千步廊。

  承天門外,東、西、南三面都建有宮牆,構成一個封閉的廣場。

  東、西兩側的宮牆分別建有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正南方中間是連接大明門的禦道,長約七百米,禦道的兩側也建有宮牆,形成合圍,構成皇城門前的一座附廓。

  禦道兩側,沿著宮牆內側建有聯簷通脊的廊廡,並在廣場前折向左右,共計有二百八十八間朝房,一邊一百四十四間,亦稱千步廊。

  紫禁城到處都是這種沿著兩側圍牆而建的廊廡,從大明門一直延伸到承天門的千步廊,承天門到端門、端門到午門、午門到皇極門,皇極門到乾清門……兩邊也都有廊廡。

  明代的紫禁城為什麽總是一燒一大片?便是因為,一間著火,火勢可以沿著廊廡迅速蔓延!

  常洵一路走來,心中不斷搖頭:這便是不講科學的後果,紫禁城的防火設計做得太糟糕了!

  千步廊朝房,陳矩已經到了。

  除了陳矩,內廷還來了司禮監文書房太監張文遠、內官監掌印太監馬謙、總理太監陳永壽、掌司太監何江。

  工部來的是右侍郎姚繼可、營繕司郎中王在晉、員外郎李之藻、主事張嗣誠、應汝化。

  另外,六科也來了人,工科都給事中王德完、左給事中張問達、給事中韓學信……

  朝廷大事,六科皆有權參與,但一下子來了三位給事中,這陣仗有點大。

  陳矩看到人都齊了,這才輕咳一聲道:“陛下的口諭,

大家應該都知道了,今個兒讓大家來,便是議一個章程,看看這事要怎麽做,才能既穩妥,又能盡早避免宮殿受損……”  “陳公公說得有理,紫禁城的宮殿,要麽住著陛下和各位娘娘,要麽存放著重要的宮中物品和典籍,至為重要,須當穩妥……”

  工科給事中韓學信首先起身,團團一躬,然後開口說道:“這避雷旗杆,前所未有、前所未聞,且與前日引落雷電的引雷旗杆規製相同,隻多了一根鐵線,到底是不是能避雷、會不會引落雷電,大家皆不清楚,不清不楚,豈能輕易安裝於禁城宮殿之上?”

  工科左給事中張問達也道:“事涉宮禁,關乎聖上、太后、皇后與諸位娘娘的安全,必須慎重,穩妥為先。”

  常洵看了看工科的三人,王德完沒開口,其他人都是反對的意思,工科的意思顯而易見。

  “工部這邊是什麽意思?”陳矩開口問道。

  工部右侍郎姚繼可撚了撚頷下的胡須,沒有立即開口,主事張嗣誠道:“謹慎是應有之意,誠如韓大人所言,避雷旗杆,前所未聞、前所未有,陛下的口諭中,也是要先驗證、再安裝。”

  另一位主事應汝化也道:“先驗證,然後安裝,誠為穩妥。可以尋找各地雷電較多、發生雷擊事件較多的地方,選擇人跡罕至之處,建高塔,在高塔上豎避雷旗杆,觀察其是不是能夠避雷,會不會再遭雷擊,若是一個雷雨季下來,各處皆未曾遭雷擊,方可證明旗杆確實有避雷作用,然後才能於紫禁城安裝!”

  “應大人,請問何為雷電較多、雷擊事件較多的地方?是每年皆有雷擊,還是三五年內發生過雷擊?”

  給事中韓學信立刻反詰:“要建高塔……高塔多高?矮了不能說明什麽,韓某家鄉的老宅上百年都未曾遭到雷擊,也不能說老宅能夠避雷,但是建高了,該怎麽建,一座塔要花多少銀子,總計建多少高塔,總計要花多少銀子?何人負責觀察、記錄,這又要花多少銀子?一個雨季不曾遭雷擊便能說明避雷旗杆的安全?紫禁城也不是年年遭雷擊,一個雨季似乎也說明不了什麽!”

  畢竟專業懟人,韓學信這一連串的問題都很關鍵,工部幾位官員的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常洵心中暗暗笑了笑,工科與工部的爭論看似激烈,實際上,他們怕是都要反對這件事。

  好在,工科都給事中王德完的家中剛剛讓雷給劈了,否則這些人一定會拿雷擊與失德有關,否定安裝避雷旗杆的作用,那才叫難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