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王兄為我大唐江山立下汗馬功勞,朕又如何能夠離得開李王兄你呢。告老回鄉之事李王兄休要再提,朕是絕對不會答應的。”李世民開口對李靖說道。
“皇上,如今天下太平四海安康,朝中重臣個個都是國之棟梁,也就是說多臣一個不多,少臣一個不少。”
“所以還請皇上恩準,讓臣告老回鄉頤養天年。”李靖再次開口向李世民懇求道。
李世民最後迫於無奈,只能點頭答應了李靖告老還鄉。不過李世民的心中還是十分欣賞李靖這樣做的。
於是便開口說道:“李王兄急流勇退,將自己本能勝任之位讓與他人。比那些明明不能勝任現在的位置,卻不願意退位讓賢的人好得多。”
“所以朕決定,李王兄可以辭去右仆射之職。但是爵位俸祿分毫不可少。如果有朝一日朕有求於李王兄,還需李王兄為朕再次領兵掛帥。”
“只要臣上有一吸存在,就絕對不會看到有人妄想顛覆大唐江山。只要臣站得起身來走得動路,當然會為皇上在穿爭袍。”李靖開口說道。
……
李靖辭官的消息李恪並不知曉,仍然悠悠哉哉的向密州城。就在距離密州城不過百裡的一個地方,李恪發現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有一位漁民在打魚的時候,打上來了幾尾鯉魚。而剛好被路過的官差發現,於是官差便準備治那個漁夫的罪。
因為在唐朝的時候,天子姓李,象征為龍。鯉魚也姓“鯉”,自然慢慢地被推向神壇。
皇室之中以鯉為佩,兵符改為鯉符,成為聖物。平民百姓為避諱“鯉”字,只能喚鯉魚為“赤鱘公”。
如有私自捕撈販賣鯉魚者,按大唐律法應重責六十大板。這六十大板打下去,估計好人也會丟掉半條命。
所以說不僅不敢在市場中販賣,就算是漁夫在江河湖海中打魚。也絕對會對這鯉魚敬而遠之。
生怕不小心自己打上鯉魚被別人看到,到時候只要人家到官府報官。自己的麻煩可就大了。
如果像西遊記中所寫的那樣,打上金色鯉魚在大街上提著走。恐怕可就不僅僅是六十大板那麽簡單了。
李恪問清楚了情況之後,便上前兩步對那幾名衙役說道:“幾位公差大哥莫急,我看這位漁夫也非有意。”
“況且並未傷了這赤鱘公的性命。現在就將他們放了也就完了,何必要如此小題大做呢?”
“你是哪棵蔥,竟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話。信不信我將你一起拿了,讓你與這漁夫一同受杖責之刑。”那名衙役橫眉立目的對李恪說的。
“這位衙役大哥不必生氣,我也只不過是看那漁夫可憐,才來向衙役大哥求情。”
“這裡有幾個銅錢衙役大哥拿著,找個地方和兄弟們喝上幾杯水酒。算是我的一點心意了。”李恪一臉笑容的對衙役說道。
俗話說得好,有錢能使鬼推磨。看到李恪拿出了數十個銅錢,衙役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伸手接過銅錢之後,便橫眉立目的對那名漁夫說道:“今日看這位小哥的面子,哥幾個就網開一面。如果有下次的話,定當兩罪並罰。”
那位漁夫早就已經嚇得體若篩糠,如今聽說自己已經沒有事。自然是對那些衙役千恩萬謝。
等那些衙役走了之後,那名漁夫向李恪行禮說道:“多謝這位小哥相救,否則小老兒的這條命恐怕就完了。”
“老人家不必如此,這不可捕殺鯉魚的規矩確實不妥。有機會我定會向朝廷進言,讓朝廷廢掉這荒唐的律法。”李恪伸手將那名漁夫扶了起來說道。
“小哥是有所不知呀,如今這沂水之中鯉魚泛濫。幾乎每一網下去都會打上鯉魚來。”
“如果衙門裡的衙役,以後每次都這樣較真兒了。那這魚恐怕以後就打不得了。”漁夫歎息的對李恪說道。
漁夫歎息了一聲之後,便向李恪告辭,然後繼續劃船向江中而去。而李恪也只能無奈的歎息。
這時站在一旁的袁天罡說道:“當權者的一句話,不知有多少百姓因此而飽受磨難。既然今日你看到,那為師倒想知道,你會如何處理此事。”
“是那些阿諛奉承之人,為了向皇爺爺留須拍馬。才提出了這個荒謬的事情,可是不知皇爺爺為何竟然答應了。”
“所以此事想要有所改觀,找父皇恐怕未必有用。畢竟皇爺爺如今上在,父皇要是改了皇爺爺制定的法典。恐怕會被別人暗中說父皇不孝。”
“所以解鈴還需系鈴人,等我有時間去長安城。一定會找皇爺爺,讓他下子廢除這條律法。”李恪一邊說一邊繼續向齊州城而去。
可是讓李恪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李恪剛剛離開不久。那名漁夫竟然又劃船回來了。
不過此時再看那名漁夫,已經不再是老態龍鍾的樣子。就連臉上的胡須也已經蕩然無存。
如果要不是看他從剛才的漁船上下來,還有身上穿著同樣的衣服。恐怕沒有人會想到,這個人就是剛才的漁夫。
那人看著李恪遠去的背影,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絲獰笑。然後將手放在口中打了一個響亮的口哨。
不多時,便從四面八方又衝出了十幾個人了,這些人來到那名漁夫的面前行禮說道:“張大哥喚我等過來有何交代。 ”
“你們可曾看到剛才為我解圍那人,馬上派人暗中保護於他。千萬不能讓他在密州城內有任何閃失。”那位被稱為張大哥的人說的。
要說這張大哥可並非是一位漁夫。他姓張名鵬,精通醫毒之術。乃是三國時期的名醫張仲景的後人。
怎奈家道沒落,最後卻成為了一個行走江湖的郎中。不過他卻並沒有忘了先祖的遺訓,無論走到哪裡都會以救死扶傷為己任。
不過漸漸的張鵬發現,靠手中的醫術救人,所救之人十分有限。想要救更多的人,那就只能替天行道懲惡揚善。
所以這張鵬在密州城外組織了數百人,專門對付那些橫行鄉裡的惡霸。甚至可以說,今天並不是李恪救了張鵬。
準確的說,應該是李恪救了那些衙役的性命才對。否則今日那些衙役可能就要沉屍沂水之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