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宴,麥浩理遞給葉華一根古巴雪茄,笑道:“華仔,你很快就是大英的伯爵了,你對科技城和大英的投資有什麽計劃?”
要求葉華來港督府參加私人晚宴,麥力浩肯定不是為了看莎賓娜和達達那一番耍戲表演,回到碗裡去的問題基本已經確定,葉華當然知道他想要什麽答案,一邊抽著雪茄,一邊向這位很會做事的港督描述著科技城的未來春天:“科技城的發展計劃,前期已經跟你說過了,在上白泥的晴空塔將在今年8月份竣工,還有天月路的月亮塔和海底酒店今年十月份竣工後,其他區域全是60層以下的銀河SOHO,這是一個佔地2500英畝、總建築面積3萬英畝、集高科技和辦公於一身的超大型綜合項目。銀河SOHO使用了多項綠色建築的先進技術,比如高性能的幕牆系統、日光采集、百分之百的地下停車、汙水循環利用、高效率的采暖與空調系統、無氟氯化碳的製冷方式以及優質的建築自動化體系。使整座科技城融動著優美,建築群營造流動和有機的內部空間。借鑒華夏院落的思想,創造一個內在世界。通過可塑的、圓潤的體量的相互聚結、溶合、分離以及通過拉伸的天橋再連接,創造了一個連續而共同進化的形體以及內部流線的連續運動,醫療、教育、商業、文化設施齊全,生活便利.......”
“港城的科技城將是全球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推進器!至於大英和歐洲的投資你可以問瑪麗公主。”葉華呵笑道。
1979年鐵娘子上台後,開始執行大規模私有化方案。從前年起,已先後將大英宇航公司、電報和無線電公司、愛姆夏姆國際公司、布裡托爾石油公司、美洲虎汽車公司、大英鋼鐵公司等20多家國有企業私有化。出售給雷神集團、歐羅巴集團、夢之隊集團、過江龍集團、地獄男爵集團、維多利亞公司........資產達80億英鎊,轉到私人部門工作的人數達40萬。並正在計劃將大英天然氣公司、大英機場管理局、大英航空公司、肖特飛機制造公司、皇家兵工廠等8家企業私有化。大英私有化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抑製通貨膨脹和減輕財政負擔起了很大作用。大量工人失業全部葉華旗下的公司消化掉了,再不行就勞務派遣到大馬島去養殖黑山大豬和種植水果。私有化不是對“國有化”的否定。交替采取“國有化”和私有化措施的目的是為大英獲取更多利潤服務。
“好。只要維持經濟穩定發展和我們大英民眾的美好生活就好。”作為港英的代理人,他只聽上面的,而葉華現在已經混成了人上人。
葉華旗下員工福利都非常好,每餐肉類水果足量供應,醫療服務更好,海外員工三折看病治病買藥,在大馬島和港城的員工更是免費醫療,連家屬都免費,只是在港城的住宿條件就差一點,在大馬島一家人還提供超低價的輕鋼結構別墅。這是給麥浩理徹底的減輕了很多負擔,麥浩理很清楚,心裡對葉華的歸屬感更加的強了。
“對於自己人我都很大方的,我們打算再捐20億美金在科技城建立一個能容納100萬人的葉華教學城,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教育全面覆蓋,一體式教育。”葉華吐著煙圈眯眼笑道。
“之前你說可容納100萬人同時居住的吉吉拉特金字塔不建了?”麥浩理問道。
“科技城就這麽大,吉吉拉特金字塔總佔地面積約幾平方公裡,放在科技城這裡顯得太擠了,這座金字塔將會在大馬島出現。
”葉華笑道。“聽說大馬島那裡除了輕鋼結構別墅,只有在蝴蝶谷興建的王國大廈和風中火燭,你這個吉吉拉特金字塔將會建在哪裡呢?”麥浩理問。
“放在西部的沙漠裡吧,這樣才能符合它的氣質啊。”葉華笑道。
“好吧,你的思想總算這麽奇怪,在沙漠裡建金字塔,只有你和古埃及人才能想得出來。能透露一下,大馬島正在興建的那座王國大廈到底要建多高嗎?”旁邊在吃著巧克力甜點的艾麗湊過來問道。
“會超過葉華塔兩倍。”葉華淡然道。
“啊!天啊!葉華塔已經是888米高了,它還要超過兩倍高,那就是超過1776米高了!”艾麗表情浮誇尖叫道。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建造超過千米高的建築,但是古琳女王也是有虛榮心的,為了彰顯自己的財大氣粗來聞名世界,成孰的石墨烯製造工藝,就可以另大馬島比其他國家領先上百年的進程,大馬島底下蘊含數量驚人的石墨礦產,石墨烯製造的利潤比石油產業高了百倍不止,石墨烯這個材料之王每年的產值何止百億美金?這是個壟斷的高科技產業,因為全是葉華的自己人把控工藝流程,現在也只有大馬島能超便宜的批量生產。
“既然都是你的技術,為什麽不把這樣的好事放在咱們的科技城呢?我可以再申請給你批點地的。”麥浩理皺眉道,他很理解葉華把一些最核心的技術放在那個神秘的大島裡,但他更希望葉華把所有賭注都放在自家的地盤上。
“港城實在太小了!而且你們批的地再便宜,有比大馬島免費使用的更便宜嗎?”
“那你總應該多投資一些大英本地企業吧。”
“只要大英開放市場,我們會繼續投入。下周我們收購的捷豹車和其他汽車也會同時發布新車,並在諾森伯蘭家族轉讓給我的那12萬英畝的建立新的汽車工業基地。主要生產油電混合的汽車.........”
.......
現在是1982年的2月初,幾天前的特斯拉電動車發布正在對世界汽車市場進行一場規模空前的汽車製造工藝大清洗。在今後的汽車淘汰賽中,不知會有多少品牌的車型甚至車企在錯綜複雜的市場環境中被無情淘汰。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面對自然環境發生內力和外力等因素的變化時,自然界中隨時都在做著攸關物種存亡的抉擇。當矮一些的樹葉被吃完時,能吃到樹葉的長頸鹿就存活了下來;被母鷹推下懸崖的小鷹,面對暴風雨的洗禮,要麽飛翔,要麽死亡。
自然界的生物優勝劣汰尚要遵循自然法則,汽車當然也不例外——當福特、通用等品牌沉浸在汽車紅利中無法自拔,最終潮水褪去露出本質,當曾為大英街車的MINI,因不堪財政壓力,如今落入了歐羅巴等離岸基金公司的懷抱。於是他們知道,當面臨一些關乎生存的本質問題時,被選擇者有時是沒有討價還價資格的。
倫敦的霧雨也瀟瀟,大英汽車工業的發展之路也條條,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大英汽車碾過的痕跡清晰深刻。品牌被收購,產銷量下滑、面對脫歐的無力感,曾經踏足山巔如今墮入低谷的大英汽車,不由得讓人對它們的前世今生突生問切之心。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他山之石,亦可攻玉。葉華無意去窺探那些已經發生的美好和感傷。只是希望通過歷史來解答大英汽車為何會在現在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疲態,也希望以此管中窺豹來防止這樣的情況再次發生。
大英,這個曾經統治過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及人口的國家,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領導者,盡興地品嘗了蒸汽時代反哺的浮汁。這讓大英以世界頭號帝國的身份行走在歐羅巴大陸一世紀有余。
歷史之鍾撥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當時的生產力普遍低下,這次技術發展史上的第一次大革命開創了機器代替手工的時代,讓大英從一個買羊毛的“窮小子”變成生產前衛高效的“高富帥”。瓦特們開啟的蒸汽時代給大英帶來巨大的工業變革,使得大英汽車工業的起點亦領先於世界。
說到大英工業,大英汽車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也是一個自帶流量的詞匯。談及它時,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那些赫赫有名的超豪華品牌的名字:勞斯萊斯,賓利,阿斯頓馬丁,捷豹。這些名字曾給世界帶去關於運動和豪華的定義,擁有頂尖的技術傳承、獨一無二的英倫設計以及精細的手工製造工藝的它們也曾是運動和豪華的本身。所以,我們先來談一談那些被稱為美好的東西。
大英的汽車工業最早的歷史可以溯及到1838年,蘇格蘭人羅伯特.戴維森用一次電池作動力發明了電動汽車頭,達到4英裡每小時的速度(6.2公裡/小時)。雖然沒有列入國際范圍,但無疑是一次跨時代的嘗試。為後來出現的鉛酸、鎳鎘、鎳氫電池、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石墨烯超級電池等作為電力的電動車開創了先河。
此外,要知道到今天為止在路上行駛的有軌電車還是大英1840年的專利。每天工作時常10小時的大英人在19世紀的後半葉忙碌不止,往東方販鳥片的罪惡歲月並沒有讓大英荒廢汽車事業,在這個年均霧長90天的倫敦城,一個個關於汽車發展的故事正在書寫。
1878年羅孚公司成立(等到了1901年才開始生產汽車),1906年的勞斯萊斯,1924年的名爵,1935年的捷豹,1948年的路虎。一個個汽車品牌的出現、一座座工廠的建立打破大英城市之間的孤寂,嚇退了老爺們的馬蹄,大英汽車也逐漸進入正軌。但是,諸君有沒有發現問題所在:從1878年羅孚公司成立到1906年勞斯萊斯成立,這期間近30年的時間,為何大英汽車工業的發展失了蹤影?
這裡有一個小插曲,當時由於蒸汽機太吵太快(對於當時來說),遭到廣大群眾的強烈不滿,迫於壓力,大英議會成立了限速的《紅旗法案》,據說一名叫沃爾塔·阿諾爾德的人因超速而被罰款,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因超速違規受處罰的人,當時他的車速只有13公裡/小時。
30年的停滯不前,導致原本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大英蒸汽機車領域迅速被德國反超,而後者從卡爾·本茨於1885年製造出“奔馳一號”開始到如今,在汽車產業中佔盡風頭、嘗盡甜頭。
讓汽車在速度上近乎等同於馬車(限速4英裡/小時),《紅旗法案》從制定到廢除的30年也是扼殺大英成為汽車強國機會的30年。後來,像行車前50米需要有搖旗手等衍生出來的傳統倒是被很多國家保留,讓這一具有鮮明傳統的習慣從英倫的鄉村走到當今世界的很多角落。
1904年,成立品牌多年的羅孚也生產出自己的汽車,勞斯萊斯的創始人羅伊斯也在這一年製造了他的第一輛汽車。諸多事件也注定了1904年為大英汽車工業大事紀要中一個重要的年份。
1924年,以生產著名的MG系列敞篷跑車而聞名的MG品牌成立。二戰結束後,在約翰·索恩利的帶領下,MG創造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其中,於1962年問世的MGB跑車堪稱MG的巔峰之作。從1962年到1980年,MGB銷量超過50萬輛,車主包括大英女王。MG走向沒落,實際是大英汽車工業走向沒落的一個縮影。而汽車工業走向衰落又何嘗不是日不落帝國衰落的一面鏡子呢?
1935年,誕生了被評為戰前最美汽車的JaguarSS1100。捷豹一直以來以“每一台捷豹背後都有一隻獅子”的形象受到公眾的狂熱偏愛,XK140MC見證了一代女神瑪麗·蓮夢露的熾熱愛情,音樂人艾爾頓·約翰和披頭士樂隊吉他手喬治·哈裡森對於捷豹跑車E-TYPE也情有獨鍾。這時,大英汽車是全世界汽車行業的領導者。
自1968年起,曾經顯赫一時的大英汽車工業只剩下大英利蘭汽車公司一家本土企業。當1974年大英利蘭汽車公司瀕臨破產時,為了挽救民族汽車工業,大英工黨正付派出了以萊德為首的調查小組,對公司進行了全面調查。《萊德報告》認為,利蘭汽車公司的問題在於管理不善,設備老化以及勞資關系緊張等。
導致大英汽車工業逐漸衰亡的,還包括混亂的集團化管理制度。在70年代,大英大部分本土品牌都歸屬大英利蘭集團所有,除了MG,還包括捷豹、凱旋、奧斯汀、路虎、羅孚以及Mini等人們耳熟能詳的品牌。由於整個集團擁有的工廠和工人數量極為龐大,導致利蘭的管理變得尤為混亂。在這樣的背景下,MG品牌不再受到集團的重視,甚至在1980年還極低價轉讓了擁有近60年歷史的阿賓頓工廠。
對英品牌稍有認知的諸君都知道,大英車企的發展歷程極其相似:從建立品牌到豪華標簽,再到財政壓力,幾經轉賣。
是什麽原因讓這麽多品牌都難逃相同的命運?就拿一個極具代表性的羅孚汽車品牌發展故事,鋪開它的時間、事件和背景,在這裡弄清原委、一探究竟。
從1904年埃德蒙·劉易斯為羅孚設計的第一輛擁有中央地盤的8馬力汽車,到一戰爆發,都是羅孚品牌的高速增長時期。到了1936年,成為美國境外最大的汽車製造廠,畢竟當時美國福特汽車已經做到世界最強。60年代,為了應對嚴峻的市場形勢,羅孚與凱旋(Triump)車廠合並,隨後羅孚又和BMH合並為大英利蘭汽車公司,大英汽車開始了一段抱團取暖的日子。1970年,利蘭集團將路虎和羅孚分開,開始獨立運營。
大英正付為了支持國內汽車行業的發展,開始實行減稅促進消費的政策,但沒想到這卻是對大英本土汽車品牌的一次致命打擊。漸漸衰落的大英汽車滿足不了消費者日益增加的消費需求,具有廉價加上產品力優勢的日本汽車品牌趁機進入大英市場,打亂了本就脆弱的大英汽車消費鏈條。
在大英的汽車轉向出口的時候,大英正付卻出台了保英鎊的政策,這就使得大英汽車出口變得無比艱難。在本就內需疲軟的情況下,加重了出口的困難程度。大英汽車工業的產量和銷量在此之後只能保持在一個較低水平,較低的產能又直接影響了大英汽車業的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劇了大英汽車工業的落伍。要知道,這是一個死循環。
到了80年,銷量“滯漲”導致利蘭出現了巨大的財政赤字,大英正付也放棄了對其保護,決定將利蘭私有化。在相繼賣掉捷豹、奧斯汀和凱旋等品牌給歐羅巴集團和雷神集團後,利蘭集團再次更名為羅孚集團。隨後的日子裡,所有轎車均使用羅孚品牌的舉動也導致了羅孚品牌的貶值,使其從女王座駕變成了隨處可見的經濟型轎車。
深究其原因,羅孚從天堂跌落的最重要因素在於沒有長遠的產品規劃以及品牌計劃,暴露出的是大英汽車行業短視的弊端。
1978年,歐羅巴集團收購捷豹。對於大英汽車品牌而言,它們的命運之門就此打開,境外收購之潮隨即撲面而來。
1981年,雷神集團和其他基金公司以5億英鎊接手了羅孚集團,包括MINI和路虎,有了葉華全配套的發動機工藝做對比,羅全系列發動機的知識產權也隻值1千萬美金。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再清楚不過了。自此,羅孚品牌全面崩塌。
羅孚品牌的興衰歷程是一滴水,能清晰地折射出大英汽車工業這個太陽。作為迄今為止唯一一家英資整車批量生產的大型汽車工業公司,百年來羅孚品牌一直處於大英汽車工業的中心位置,也有著大英汽車同樣多舛的命運,曾經是大英汽車的象征之一的它,也見證了整個大英汽車工業的興衰。
真正意義上還屬於大英的只有邁凱倫等少有的幾個品牌,也許有一天邁凱倫們會被賣掉,成為其它前大英品牌的後繼者,也可能不會被賣掉,進而成為大英女王般的象征一樣存在著。
葉華之前設計的雷神汽車、特斯拉汽車、蘭博基尼、布加迪和勞斯萊斯汽車霸榜競爭的今天,大英本土汽車幾乎退出了榜單。剩下的只有一些英倫汽車落寞的身影--小眾的路線,高不了的銷量。不可否認的是,大英汽車曾輝煌一時,但就目前的市場而言,英倫本土品牌汽車翻身的機會似乎已經很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