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之金融大亨》第551章胳膊擰不過大腿?
第五百五十一章胳膊擰不過大tuǐ?

 1988年的新年剛剛才過,國務院便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國企改革和下崗失業人員保障機制的若乾意見》。

 和以往不同,這次文件並不是一份籠統的概念xìng文件,而是很詳細地對國企改革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及下崗失業人員保障提出了一個長遠的發展規劃。

 同時,為了將這些規劃落到實處,中央還在原勞動部的基礎組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並對新組建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相關工作進行了詳細的規定。該細則內容多達近千條,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權限以及職責進行了極為詳細地描述,和以前勞動部的含糊其辭的工作職能和權限可謂是天壤之別。

 同時,新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不僅規范了國內職業分類、職業技能國家標準,還制定勞動關系調整的基本規則,積極保護和保障勞動者的權益。並第一次細化了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社會保險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標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規范。

 以前的勞動局偏重於勞動方面,許多制度很大程度也只是過場,也有出現的案例,但大多是突擊檢查後的一種整頓,真正受到相關制度懲處的更是鳳毛麟角。而現在將更全面、陽光透明的引入了勞動者保障序列,要求所有企業單位,不論是國有還是sī營。不論是大公司還是個體經濟,都必須要簽訂勞動合同,為勞動者購買社會保險,否則將對此進行嚴厲的查處的懲罰。毫無疑問,這是一種種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雖然沒有真正的人事處理權限,但誰都知道,被通報批評甚至警告代表著什麽。因為中央明確要求,所有企事業單位的各種考核、稅務、年審時,都必須嚴格參考其中內容。尤其是三次通報。將會取締公司經營的硬xìng規定。更是驚出了許多人一身冷汗。

 總之,新組建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代表著國家對於勞動者的保護和保障工作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當然。新生事物的出台不可能十全十美,也只能在工作實踐中慢慢完善。

 而出任新組建的這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第一任部長的,赫然是林系的代表xìng人物楊宏智。

 楊宏志五十多歲,曾在紀委和勞動部工作過,xìng子比較剛烈,不過雖然如此,但這些年來的磨礪。政治覺悟還是比較敏感的。他曾在勞動部擔任了多年的副部長,原本以為自己會在勞動部感到退休,,沒有扶正的可能。沒想到。會恰逢其時,趕了趟兒,臨到頭了還能枯樹逢春,自當是新官任三把火,拿出了渾身解數,自然是想要做出一番成績來。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成立,雖然在國內外政壇引起了極大地關注,也有不少有志之士拍手稱好。可實際普通百姓卻對之不怎麽關心。畢竟這個年頭,雷聲大雨點小的事情見得多了。面說得再怎麽動聽,也當不得真的。不然只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這倒也從一定程度幫了楊宏志的忙,如果一開始就出現大的舉動,那麽是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痛下決心整頓這一塊兒,還是隱忍不發是個難題。而現在的循序漸進,和冷冰寒當初的思路不謀而合。

 文件傳達當日,按照中央要求,各省市區宣傳部和新改組成立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也紛紛出台措施,印發各種小冊子下發各市縣,要求各市縣深入宣傳,要令新的制度和職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為基層幹部群眾接受和了解。

 文件的出台和中央的舉措令所有人都知道,這一次中央是動真格的了。

 而這次文件的出台,在全國引起了轟動,《人民時報》發表評,對此大聲叫好,稱其為是真正“施政為民”的典范。而國外許多媒體也認為,這是華夏新生代官員開始探索更為開明的民主政治的標志,同時,也象征著中國大陸更有人權,更有民主,更和國際化接軌的信號。

 當所有人都在熱議這件事情時,沒有人知道,背後的推手居然是林宇這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如果知道的話,估計又要有不少人暗罵了。

 當然,即使沒有林宇的出現,按照歷史發展的軌距,在進入90年代,中央也會在原勞動部的基礎組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不過沒有了首長的重視和林宇從前世經驗的提點,許多問題和體制都遠遠不及這次來得深入透徹,這或許也是林宇所帶來的蝴蝶效應。

 不過就這點事情還不足以讓京城各大家族的弟子趕回來。

 原來就在新的文件下發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組建的同時,商貿部、中紀委、計委、審計局等多個部門組成了聯合調查小組,也奔赴各個大中型國企調研。

 所有大中型國企可以說都被這次調研徹底震撼了。

 調研以前也不是沒有過,可像這麽大規模,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即便是省直屬和各部委直屬的國企也沒有放過。由中紀委、審計局等各個部門聯合調研更是前所未有。百個調查組,什麽審計師、會計師一大堆,第一時間就接管了各個企業的財務、生產、銷售、行政、采購各部門的帳務,對近年來的財務和資產數據進行統計和調查。

 許多人一見這個架勢,直覺告訴自己要壞事,而且,很多人也都知道,只要調查組住下來了,那絕對就是一查到底了。

 一時間,國內風起雲湧,局面開始撲朔mí離,似乎一場暴風雨正在風雲湧動地醞釀。

 京城很多人家都一家人聚在了一起,商量著對策,看著情形,中央是要動真格了。

 ……

 雖然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可事態的發展,還是遠遠超乎老人的想象。

 幾乎所有被調查的大中型國企,不論是效益好壞,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調查資料現在就擺在老人案頭,老人秘書進來換茶水的時候,看見老人的眉頭皺得很緊,有些蒼老的臉頰上,泛起了一抹憤怒的神sè。

 老人的這種表情,宋秘書曾經見過幾次,每次當老人表lù出這種憤怒之後,國內政壇就總會發生一些很震動的大事。

 宋秘書也知道老人因何而發怒,因為這些調查文件,就是他親自呈給老人的。

 各個調查小組進駐國企之後,剛開始的工作處處受阻,管理層和相關人員要麽虛與委蛇,要麽拒不配合,而下面的工作人員,似乎也被上層領導專門打了招呼,對於企業的情況都是三緘其口,不敢和調查組的成員有過多的接觸。

 而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甚至是一些luǒ的威脅和利yòu,調查人員外出時都會出現不明身份的人跟蹤,讓調查組的工作一度陷入了停滯。

 不過這次被選派出來的調查組成員,個個都是各個部門的精兵強將,而且早在派下來之前,就已經做好了苦戰的心理準備。\\

 果然,在調查組耐心細致的工作下,一些蛛絲馬跡漸漸顯了出來。第一個被抓出問題來便是魯東的長江摩托車集團公司。

 長江摩托車集團公司前身為軍工企業,八十年代軍轉民後,成立了長江摩托車集團公司,主營摩托車的生產和銷售。正式在冊職工有上萬人,加上家屬、臨時工,外地來這裡討生活的,七七八八一總算起來,整個長江摩托車集團公司差不多有近十萬之眾,廠區和生活區,和一個城鎮沒有什麽區別。

 剛開始幾年,長江摩托以其軍工技術、質量優先為口號,很得城鄉消費者的青睞,銷售還不錯,市場佔有率高,工人們的福利待遇也算不錯。可近幾年來,隨著國內外其他品牌摩托車的崛起,產品單一,外形不夠時尚美觀,產品價格高等因素,銷售是一年不如一年,工人們只能拿一半的工資,到了目前,連這一半的工資有時都難以保障。

 雖然銷量不好, 效益下滑有市場等多方面的原因,可工人們卻意見很大,認為長江摩托車集團公司的領導層有重大經濟問題,上訪和告狀的工人是一bō接著一bō,可也不知道出於什麽原因,上面對此事卻是置之不理。

 工人們不服,個別膽大的,還把此事捅到了首都,甚至中央電視台都曾經拍了記者前來采訪,這才引起了上面的重視,做了專門的批示,要求部委和當地政府抓緊處理,給群眾一個交代。

 主管部門和紀檢部門也曾對長江集團公司進行過,不過卻沒有查出任何問題。反而那個告狀的工人范大明,卻平白無故的在路上遭遇到一場車禍,命雖然保住了,可卻永久xìng癱瘓,喪失了勞動能力。肇事司機雖然被抓住了,可卻也沒有絲毫的賠付能力,整個家庭頓時陷入了窘困之中。

 范大明的妻子也從較為輕松地質檢部被調往了勞動量極大的焊接車間,雖然公司領導都說這是廠裡正常的人員調配,可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公司高層在殺雞儆猴,威懾那些為公司“抹黑”,“不聽話”的員工,可卻人人自危,敢怒而不敢言。

 這個世道,胳膊哪裡擰得過大tuǐ?!。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