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L藥丸》第133章 相持
出乎八旗軍預料,明軍竟然在這個時間點發動決戰。

 不容細想,八旗軍當即從容列陣,代善督兵去截擊皮島明軍,莽古爾泰就近調集軍隊夾擊陣前反戈的劉興祚兄弟,阿敏督率預備隊相機加入戰場。

 冰面上並未爆發肉搏,不論八旗軍,還是皮島、雲從島明軍,都是推著冰車、盾車移動。

 白杆兵先行切入戰場,與朝鮮軍一起衝潰前陣漢軍旗,這部漢軍旗潰退,朝鮮軍原地收拾遺落各處的盾車等物建立防禦陣線,缺乏將軍、軍官,勉強聚攏抱團據守,只有遲滯敵人進攻,保護劉興祚背部的作用。

 馬麟也與妻子、表弟匯合,率領白杆兵衝擊孫得功軍陣,僅僅一輪衝鋒孫得功部士氣崩解,孫得功及子、侄子盡數被馬麟挑殺,其部漢軍潰敗中也被白杆軍掩殺近半,余者遁入八旗軍陣列。

 雲從島兩個標一左一右護著盧象升的親兵隊有序進發,親兵隊陣列中十二門紅夷大炮在寬大冰車上緩緩前進,看的八旗軍眼睛都紅了。

 只要搶到這十二門重炮,還怕明軍堅城?

 東江鎮第一標迅速出擊,與八旗軍一部率先撞在一起,雙方毫無陣列可言,冰車、盾車相撞,近戰部隊持盾防守與對方衝擊步兵絞殺在一起,雙方火器兵、弓箭手隔著冰車、盾車發射彈丸、重箭。

 與往常一樣,八旗軍張弓在五六步外才發射;與往常不一樣的是東江鎮近戰兵、銃兵都佩戴了鐵面甲,更不一樣的是東江兵不怕炸膛,更是只有七八步距離時才開火。

 遭遇的一瞬間,八旗軍進攻勢頭就被火器兵打的一頓。

 緊接著第二標、第三標、第四標出現在第一標兩翼,與八旗軍碰撞廝殺起來。

 雙方已談不上指揮,廣闊的冰面戰場上不存在視線阻礙,皮島、雲從島各部按計劃前進,八旗軍為避免局部劣勢,必然派遣相應的軍隊上去扛住戰線。

 相互絞殺在一起的軍隊,誰都不能退,退一步就會失去掩護的器械,會暴露在對方火力打擊范圍內,會毫無還手、自保的余力。

 彼此有冰車、盾車做防護,兵員有序搏殺、休整,甚至還能分出時間進餐。

 血海深仇之下,雙方承受傷害的崩潰點相對較高。

 西面戰場,戰線拉扯纏在一起,毛文龍見正面能守住,立刻又分派三個標從西北繞擊,代善不得已派出最後的預備隊去堵截。不然繞過來後,他在正面的部屬會被前後夾擊,被夾擊,背後沒有防禦工事,瞬間團滅是必然的事情。

 明軍車營就有這樣的致命缺點,戰線完整,能打出十分驚人的交換比率;如果戰線被突破,那交換比率……也會很驚人。

 八旗軍很清楚車營的缺點,也吃掉了好幾個車營,自然渴望突破東江鎮的戰線,去吃那些沒有工事保護、沒有密集陣列保護的東江兵。

 為確保戰線穩固,毛文龍在側翼戰線、正面戰線分別投入一個標做應急的救火隊。

 同時皮島駐屯的輔兵也以哨為單位陸續加入正面、側翼戰線,戰線穩固的時候,比的就是耐力、人力。

 輔兵只是盔甲、器械不如正兵,穿上盔甲,拿上火銃,和正兵沒多大區別。

 仗著人多,東江兵正面戰線開始推動冰車企圖突破攻擊,八旗軍人少,就是往冰層裡釘釘子加固盾車也來不及了,正面戰線被東江兵先後推的犬牙相錯,雙方的攻擊、被攻擊面積增大,傷亡急速增高。

 代善見戰局不利,請求阿敏督派援軍。

 見八旗軍率先督派援軍,東江兵全線士氣提升,進攻欲望進一步高漲。

 東面戰場,八旗軍稍稍緊張後見明軍並未開火,頓時就結陣接戰。

 小型火炮在冰面上還能釋放,用紅夷大炮發射的話,只會震碎冰面沉入海底。

 馬麟連續陣斬漢軍旗將領,參將劉興祚兄弟七人齊齊反戈,東面戰場戰局立馬就有些不同了。

 任憑莽古爾泰怎麽督促,其他漢軍旗兩萬多人就是戰意懈怠有的甚至觀望形勢,見西面戰場相持不力竟然需要調派援軍,漢軍旗的戰意進一步下降,普遍開始中立觀戰。

 雖然戰線纏殺在一起雙方火器持續釋放,具體戰況被彌漫硝煙遮擋,可西面先要援軍,就注定戰況艱難。

 這種情況都出現了,漢軍旗沒立馬反戈已經很夠意思了。

 以往戰鬥時每一支漢軍營裡都配備八旗兵、蒙古兵,比例能達到一比一,一比一的比例,可想而知建奴方面有多麽的提防、害怕漢軍旗反戈叛變,這也意味著漢軍旗的戰鬥力必須要用同等的兵力才能穩穩壓製,不是一半人就能壓製的。

 現在各漢軍旗裡也有數量不一的蒙古、八旗兵做督戰……可人是有感情的,監軍監督個七八年,人情也就有了。

 八旗建立的過程中本就部族林立血仇一堆一堆的,前來督戰的八旗兵有一些故意放水,這種情緒渲染放大,其他督戰的八旗軍也不見得敢暴力鎮壓漢軍。

 為乾掉、截殺皮島增援雲從島的援軍,八旗軍主力集結在代善手裡,導致漢軍營裡的八旗軍數量變少,埋下了隱患。

 兩萬余的漢軍先從敷衍作戰,再到脫離戰鬥,再到主動後撤到戰場邊緣,這種反應又影響到了蒙古軍隊。

 呂維見漢軍避戰,立刻對盧象升說:“盧卿親去招撫漢軍,使其扎白巾為號,此戰後既往不咎,亦不缺賞賜。戰後要為民發放百畝永業田,要繼續當兵吃軍餉的,悉數編入新軍。”

 盧象升當即領命,帶著親兵隊繞道向西向漢軍集結地迂回,身後戰旗立著:“欽差北洋新軍檢閱使”、“大朙兵部右侍郎”、“鎮東將軍”、“天司左參議”,一共四杆。

 見明軍主將轉移欲親自接觸漢軍,莽古爾泰立即派遣兩千余蒙古兵,漢軍各營也調整整列,由面西南觀察戰場,漸變為向西列陣,反戈之意明顯。

 盧象升白袍白甲,卻騎著一匹五花馬,身後八百親兵清一色的白色衣甲、白色背旗,白色披風,除了手中的盾牌、火銃、刀杆、四面戰旗是金字黑底外,無一不是白色,仿若白色浪潮。

 漢軍兩萬余人目光注視下, 盧象升單騎在前與幾十名蒙古健騎撞在一起,手中五尺苗刀揮砍,刀勢所致人馬俱碎。

 很快服色雜亂的蒙古步軍與盧象升的潔白親兵隊撞在一起,僅僅一瞬間就仿佛潔白的冰塊砸在麥田裡,只見冰塊還是冰塊,麥苗卻七倒八歪。

 稍作接戰,蒙古軍隊一哄而散,不顧一切的奔逃,盧象升刀槍不入的親軍大肆揮砍追殺,蒙古軍隊丟棄武器跪地請降。

 莽古爾泰急令一部八旗騎兵迎戰截殺盧象升,見盧象升部沒有冰車防護,這時候漢軍各部稀少的騎兵匯聚集結,馳援出陣截殺八旗騎兵。

 冰面作戰騎兵沒用處,缺乏工事保護,而雙方軍隊又普遍以盾車、冰車做工事,騎兵衝不動工事,容易滑蹄摔傷,更容易被火器擊傷……大規模的火器交戰,馬匹驚懼。

 所以八旗軍都是重步兵作戰,正面交鋒時,除了騎馬機動抵達戰場外,很多時候用不上馬匹、騎兵。大朙藥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