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L藥丸》第56章 自然科
  待呂維睜開眼時,已到次日清晨,道天內又多了四個人口。

  他翻閱神龍字典察看新聚生四名舍民時,周道登、盧象升也一同抵達,呈上公文。

  今日公文並無其他內容,都和禮部有關。

  第一件事情是禮部提議在順天府今年的縣試、院試中加入道經,希望呂維能從諸多道家經典中選一部作為正經,或者由呂維自己提供一部正經。

  這個問題讓呂維陷入沉思,這是第一次把觸角、影響力擴展到教育、選士領域。

  “正所謂道法自然,不設道經一科,設自然科。”

  “欲了解自然,則要格物,格物致知。”

  出於某種顧慮和良知,呂維不準備建立什麽青陽仙教之類的東西,也不準備讓家家戶戶供奉自己;反正自己的存在應該和科學發展沒矛盾……控制著,別讓核彈砸自己就行了。

  周道登是學派大佬,一瞬間就聯想到王陽明的心學……心學這東西,簡直在挖宋儒學的根。很遺憾,宋儒學朱熹、程家兄弟,還有他老祖宗周敦頤就是代表,周氏家學本身就是儒學一派。

  盧象升耕讀家庭出身,二十三歲中二甲進士,本身就對各派學說有很深研究。

  見兩人沉默、疑惑,呂維呵呵做笑:“我之仙道,乃是以力成仙,並無民間傳說裡種種神奇法術。比如,我就無法看透人心,也無法未卜先知。至於卜算之術,也是時靈時不靈,不能倚靠。”

  周道登、盧象升俱不搭話,誰敢質疑這話?

  忽視呂維對自身存在的描述,周道登詢問:“道主,若是設立自然科,那經義為何?”

  “我不講究微言大義,也不喜歡推敲文字。要說自然經義,從大局來說無非萬物競爭適者生存八字,從具體來說就是水往低處流,火往高處去之類自然現象。”

  稍稍停頓讓兩人理解,呂維又說:“後年開科取士,我將從進士中錄取六十人為青陽道外門弟子。此事你們也與禮部相關人員議論妥當,最好能頒布天下。”

  “是,臣等謹遵道主教諭。”

  兩人拱手施禮,盧象升遞上一頁空白公文紙,呂維詢問:“禮部負責此事的是何人?”

  周道登開口:“回道主,是右侍郎溫體仁。”

  “感覺此人如何?”

  周道登官場資歷、人脈、見識遠非盧象升能比,稍作回憶就說:“心機深沉善於隱忍,可主政一省,卻難當方面之才。”

  “既然有些本事,那就把這件事情托付給他,讓他具體操辦。”

  呂維說著伸手在公文紙上一抹,焦灼字跡浮現,並說:“你與他聊一聊,看看他心意如何。”

  “是,臣明白。”

  周道登伸手接住公文,遲疑詢問:“道主,自然一科並入科考之中,今年順天府、北直隸院試主考官人選值得商榷。按例,除正副主考官外,還有諸多考官,考官分審五經。今加入自然一科,那就是六經,以及諸多雜科。按例,該設一位自然經科主考官才對,不知道主有何要求?”

  “你原是禮部左侍郎,後又被朝廷推舉為禮部尚書,論資歷你是夠的。這院試主考官可讓給朝廷,你先做個副主考官,自然經科主考官人選……先不急,我若有合適人選自會任命,若無,則你舉薦合適人選。”

  呂維說罷伸手拿起第二份公文,還是禮部的,內容簡單。

  因為信王死了,雖說死不見屍,可也得立一座陵墓,已經把修建陵墓的任務分撥給工部侍郎崔呈秀,

反正崔呈秀還在昌平山中修建萬仙宮,再選址修個親王陵墓也不算大任務。  但是呢,京城內外的僧道,連著皇室禦用的神樂觀上下道士都死絕了,這看風水專業工作就得找專業的來;同時還需要做相應的法事、排場,都需要專業的道士、和尚來操辦。

  京畿范圍內還是有很多有名道士、和尚的,可現在呂維這裡不開口,誰敢往京城跑?

  隱隱間,祭祀大權就已回到呂維手中,從他出世就天然代表著文化理念中的神權,神權衍生的祭祀大權,本身就該歸他官。

  這讓君權神授,同時又掌握祭天大權的皇帝就尷尬非常了……皇帝不僅是世俗至高,也兼並有祭天權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歷代皇帝鎮壓道、佛毫不余力,就是僧道宗教在和皇帝爭搶宗教領袖的位置。

  某種意義上來說,天子,是宗教領袖的身份。

  這事也不難,北直隸各府的適齡僧道都已相應呂維的征召,陸續有年青、力壯的道士、和尚前來服役。

  呂維此時深感人手不足,值得托付任務的人還是太少,就說:“此事就由盧象升選派幕僚提點監察,不可鬧出笑話來。”

  “是,臣領命。”

  盧象升遞上空白公文,呂維簽署相關命令,內容也簡單:“詔命左參議盧象升提點信王喪葬事宜,不得有差。”

  呂維又拿起一頁空白公文,手指在上一抹,一串白話出現:“告知大明天啟皇帝,昨日魔物入侵道天,已被盡數剿滅。卻有十七頭穿戴明軍六瓣笠盔骷髏逞凶,令我十分奇異,還望大明皇帝給一個說法。另,擔憂潰逃魔物擾亂皇城, 我有意建造高牆圍住霧障。我也知大明朝廷國庫空虛,所缺工料、工人自由承天使司承擔,僅此告知。”

  公文遞出給二人傳閱,呂維看向盧象升:“你之前是戶部的,擅長算帳。回去算一算修一道十五尺高,八尺寬的牆要花費錢料多少。這牆要有三尺深石地基,底層六尺包砌石條,在上可包磚處理。”

  盧象升從烏紗冠上抽出毛筆,毛筆套著筆帽,他拔掉筆帽就在手裡捧著的象牙板上速記參數,詢問:“道主,事情緊急可加派人手,高價采買磚石工料,這是一種趕工期的算法;還有一種省錢的算法,還請道主告知工期。”

  “我希望半月時間內動工修建,以相對較快的速度完工。我並不在意花費多少錢財,我只是想知道會花費多少。”

  呂維有不怕花錢的底氣,百萬簽筒還沒出售,他始終在考慮如何最大化利用這麽一個名額。

  操作的好,不僅能解決承天使司的日常周轉資金,也能給大明朝廷輸血,還能直接用在前線。

  這麽重要的東西,怎麽可能交給魏忠賢經營?

  哪怕明知道魏忠賢是按著天啟的意思在辦事,可給天啟籌錢,和給大明朝廷籌錢,是兩碼事。

  盡管有魏忠賢挪用軍餉,自己再湊錢補上,看著好像給大明朝籌錢,就是間接幫天啟籌錢……實際不然,帳目都是清晰、明白的。

  只要不是瞎子,就會知道自己這位仙人也是愛護大明朝的,不僅僅是嘴上愛護,是拿出了真金白銀的。

  這種形象,到有用的時候,自然就有用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