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第一槍》第288章 2次攻宋
,最快更新大宋第一槍最新章節!

 “當!”一聲劇烈的巨響,兩人的大槍碰撞在一起。高寵的大槍只不過緩了一下,對面的銀術可卻差點從馬上丟下來。

 高寵冷笑一聲,再次提槍猛刺。他不屑一顧的表情讓完顏銀術可差點兒瘋掉。原來自己的在對手的眼中是如此的不堪一擊。

 不過對手的大槍已經到了眼前,這時他再也顧不得什麽臉面和尊嚴,趕緊一翻身就摔倒在了地上。

 “刺啦!”高寵一槍挑開了他的鎧甲,在他的肋下看了一個長長的口子。

 “保護勃堇!”親衛們知道如果完顏銀術可死了,自己等人也沒有活的希望,他們像瘋了一樣衝了上來阻止高寵行凶。

 高寵一聲冷哼,大槍一抖,對面的敵人紛紛到地。後面的楊再興和曹寧也跟著趕到。他們大槍一抖也殺了進了。

 親衛擋不住他們的攻擊,趕緊向後撤退,不過銀術可也已經被他們救了出去。

 “咱們走!”高寵看到敵人撤退,自己也趕緊帶著人逃走。大軍撤出了戰場,退到五台中,收起吊橋,關閉了城門。

 完顏銀術可也被他的的勇猛嚇住了,並沒有繼續追趕。他再次指揮軍隊,殺死了還在逃跑或者頑抗的宋人,然後在五台城下安營扎寨。

 “高寵?你們咱麽到了這裡?”劉韐死中得活,看著高寵驚訝的問道。

 “大人,我也是奉命前來救援太原,卻正碰上折可求將軍和敵人大戰。我們大戰一場,折可求將軍身受重傷退回麟府了,我們也敗到了這裡,卻正碰到大人和敵人戰鬥。”

 劉韐一聲長歎道:“本來5路人馬,20萬大軍想要救援太原,原指著清風掃落葉一樣,接了太原之圍。沒有想到軍令根本行不通,結果被敵人各個擊破,這次又失敗了。

 我有負官家聖恩,這次也是在劫難逃,隻歎沒能救下太原,眼看著江山凋零,生靈塗炭,我是死有余辜啊!”

 “大人不要這麽說,這件事也不是老大人的過錯,我相信官家一定會明白的。現在什麽也不用想,好好的駐守五台,然後聯絡其余的各路大軍,讓他們不要輕敵,緩緩的前進,只要給敵人保持住壓力,不讓他們能對太原全力攻擊,也是一種勝利。”

 劉韐然其言,吩咐手下大軍不可輕舉妄動,死死地駐守在五台。他一邊按照高寵說的傳令各路,讓他們原地駐扎,不可輕進;同時給上書請罪等著官家的處置。

 張思正和張灝會師之後,卻不尊號令繼續向太原突進,他們發現完顏婁室的金軍戰勝折可求之後有些驕傲,也有些懈怠,就半夜前往汶水偷襲完顏婁室的軍營,取得了一些小勝。

 到此二人如果按照劉韐的命令停止前進,固守營寨,仗著士氣高昂,真的能夠拖住完顏婁室。

 哪知二人貪功,第二天再去討戰,就被金軍打敗,死傷數萬人;他們帶著幾百殘兵敗將逃之夭夭。

 至此援助太原的五路大軍已經敗了3路,劉光世和解潛膽小,再也對金人造不成任何的威脅。

 此時開封也發生了一件事情,金人派使者蕭仲恭出使宋朝,斥責宋人失信不歸還三鎮。歐陽珣和李若水等主戰的官員,天真的認為蕭仲恭是遼國的舊人,可以挑起他對故國的懷念,借此挑起遼國舊將和金國失和。

 特別是耶律余睹身為軍中大將,手握兵權,而且他受到金人的猜忌,屢受責難。曾經又一次他的手下耶律麻者告余睹、吳十、劉剌結黨謀叛,及其未發宜先收捕。

 金主召余睹等從容謂之曰:“今聞汝謀叛,誠然邪,其各無隱。若果去,必須鞍馬甲胄器械之屬,當悉付汝,吾不食言。若再被擒,無祈免死。欲留事我,則無懷異志,吾不汝疑。”余睹等戰栗不能對,被杖鐸剌七十,余皆不問。

 他們相當然的認為這些遼國的降將在金國處境並不好,想要通過蕭仲恭挑動耶律余睹等眾人的反叛。當然就是沒有反叛,引起金人和遼人的猜忌也是大功一件。

 歐陽珣親自寫了一個封書信,將它封在蠟丸中上面寫著:

 大宋皇帝致書於左金吾衛上將軍、元帥右都監耶律太師:

 “昔我烈祖章聖皇帝與大遼結好澶淵,敦信修睦,百有余年,邊境宴然,蒼生蒙福,義同一家,靡有兵革鬥爭之事,通和之久,振古所無。金人不道,稱兵朔方,拘縻天祚,翦滅其國。

 在於中國,誓和之舊,義當興師以拯顛危,而奸臣童貫等違國擅命,沮遏信使,結納仇讎,購以金繒,分據燕土。金匱之約藏在廟祧,委棄不遵,人神恫怨,致金人強暴,敢肆陸梁,俶擾邊境,達於都畿,則惟此之故,道君太上皇帝深悼前非,因成內禪。

 肆朕初即大位,惟懷永圖,念烈祖之遺德,思大遼之舊好,輟食興歎,無時暫忘。凡前日大臣之誤國構禍者,皆已竄誅,思欲興亡繼絕,親仁善鄰,以為兩國無窮之福。此志既定,未有以達,而使人蕭仲恭、趙侖之來,能道遼國與燕、雲之遺民,不忘耶律氏之德,冀假中國詔令,擁立耆哲。

 眾望所屬,宜乎國人無如金吾都監太師者,適諧至意,良用忻懌,嘗聞金吾都監太師前為遼國將兵,數有大功,謀立晉王,實為大遼宗社之計,不幸事不克就,避禍去國。向使前日之謀行,晉王有國,則天祚安享榮養,耶律氏不亡,然則於天祚不害其為忠,而於耶律氏之計則至忠矣。

 宗室之英,天人所相,是宜繼有遼國,克紹前休,以慰遺民之思。方今總兵於外,且有西南招討太師同姓之助,雲中留守尚書願忠之佐,一德同心,足以共成大事。以中國之勢竭力擁衛,何有不成?謀事貴斷,時不可失,惟太師圖之。書不盡言,已令蕭仲恭、趙倫面道委曲。天時蒸溽,更冀保綏。”

 趙桓讓蕭仲恭帶蠟丸見耶律斜睹,意圖策反其起兵。蕭仲恭一看就知這是怎麽回事,他心中一驚,看到大宋的群臣死死地盯著自己,知道不同意就是死。所以蕭仲恭表面答應,回金國後卻將蠟丸獻給完顏宗望,致使大宋君臣的計劃失敗。

 靖康二年八月底,已經養好傷的完顏宗望以此為由,集合軍隊重新伐宋。這次攻宋仍然是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兩人,各帶8萬大軍分兩路前來。

 眼看著站端又開,趙桓差點嚇死,為了平息金人的怒火,他立刻停了歐陽珣和李若水等主戰派大員的職務。不久歐陽珣遭到李邦彥、張邦昌等投降派的排擠,被降為監丞銜。李邦彥還不解恨,他欲殺歐陽珣,乃遣其奉使割深州與金,換取金朝的罷兵。

 同時五台的劉韐被官家抓了起來投進大牢,等待處置,京東的宋軍差點全都散了。

 高寵本來還想將劉韐救回自己的家裡,不過被劉韐拒絕了,這位大宋的忠臣,寧死也要守住自己的志願,於是二話不說跟人去了開封。

 高寵一聲長歎,他知道現在這個形式已經不受自己的控制,於是也帶人要撤回真定。

 “彥質,你準備怎麽辦?是回麟府路,還是跟著我回真定?”

 折彥質苦笑道:“大人,金兵數萬大軍南下,我的回歸之路已經被阻斷,只能和大人一起去真定了,希望大人收留。”

 “彥質真是的太客氣了。有你助我,我和金人決一死戰的大勝希望倍增。好!咱們走了!”高寵哈哈大笑,然後帶著大家從五台撤離直奔井陘徑而去。

 井陘徑原先是種師中在駐守,不過他帶人去援助太原,結果全軍覆滅連自己也搭了進去,現在這裡幾乎成了一座空城。

 折彥質道:“大人,我希望能夠留在這裡駐守。井陘是河東和河北的通道,若果被敵人佔據這裡,他們就可以長途直入,真定也會腹背受敵,我們守衛的壓力會增加好幾倍啊!”

 高寵然其言, 將自己帶來的5000鎮戎軍,還有折彥質的3000軍隊全部交給了掌管,自己帶人這楊再興等人繼續出了井陘徑。

 出了井陘徑就是土門關,已經是抱犢寨的腳下。在這裡每日都有武賢派遣的探子在這裡等候。高寵他們一出現,就被這些探子發現。

 “都指揮大人?”他們看到底下出來數百的騎兵隊伍,出來查看卻發現正是自己的目標,都指揮大人。

 高寵拉住了戰馬,看到這些人穿著神衛軍的衣服問道:“你們是誰,是那一個軍的?”

 “真是都指揮大人!”這些人一聲歡呼然後跳了,大聲喝道:“真是太好了,都指揮大人回來了,都指揮大人回來了!”

 他們激動地幾乎要流淚,道:“大人,我們是武賢大人的細作營探子,武賢大人還有趙指揮每日讓我們在這裡等候恁的消息。”

 “趙指揮使?”高寵也是一愣:“那個趙指揮使?”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