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第一槍》第402章 兵伐荊州
不過還沒等高寵開始行動,嶽飛的一道奏章上來。趙構命張浚為諸路兵馬都督,嶽飛為荊湖南、北、襄陽府路製置使,率領嶽家軍約五萬人馬前往鎮壓鍾相楊么。

 嶽飛於三月由池州進軍,四月到達潭州。他首先招降了楊麽部將黃佐(演義中斷臂王佐的原型),又讓其回到湖中招降楊麽部眾,先後來降者兩千三百余人。

 四月,嶽飛一面繼續招降,一面乘機攻打外圍營寨。他首先命黃佐攻擊周倫水寨,周倫敗走,部卒被殺死和墜入湖中者甚眾,寨柵糧船全被焚燒。

 接著,嶽飛又讓此前屢被楊麽打敗的任士安出戰誘敵,自己事先設下伏兵,待任士安精力垂困時,伏兵乃起,四面圍擊,大獲全勝。

 五月,宋廷命張浚回朝,張浚認為楊麽水寨一時難以攻破,嶽飛則向張浚保證:除去從潭州到洞庭來往路程,八日內一定會“俘諸囚於都督之庭”。

 嶽飛到鼎州,先遣降人楊華為間,入寨潛結楊麽屬下,誘降義軍;同時,置寨列艦,實施軍事威脅。

 六月初二,黃佐受嶽飛命,由嶽飛機密官黃縱隨行,赴楊欽營寨招降。結果楊欽率全寨一萬余人(其中戰士三千余人),乘船數百艘,投降嶽飛。嶽飛立即報請朝廷予以封賞。楊欽又為嶽飛勸降了全琮、劉詵等部。

 楊麽軍大部被瓦解,惟楊麽、夏誠仍據寨自固。嶽飛知湖區地勢艱險莫測,且舟師水戰不及楊麽車船,遂先遣人開堰閘泄水,放木筏堵塞湖中諸港,散青草於湖面,以滯車船。繼以楊欽為向導,率軍進圍楊麽寨。楊麽率眾突圍,力戰失利,被俘後處死。夏誠死守其寨,亦被官軍攻破。

 對被俘人員,很多人主張全部殺死,嶽飛以叛軍各首領或率眾降宋,或已被處置,告誡諸將不得濫殺無辜;凡精壯之士,一律收編入伍;而老弱瘦軟、不堪服役者,皆“各給米糧令歸田”。

 這樣所得丁壯五六萬,被安置歸業的二萬七千余戶,十萬余人。繳獲船舶一千余隻。

 嶽飛攜帶一切繳獲器物,返回潭州,向張浚複命。此役全程,從初二日招降楊欽到初十日大獲全勝,恰好八日。

 張浚感歎說:“嶽侯殆神算也。”嶽飛以平楊麽之功加檢校少保,升荊湖北路、襄陽府路招討使。

 嶽飛的嶽家軍現在已經有了10萬之中,已經是南宋各支軍隊之首。嶽飛於是上《乞複襄陽劄子》,提出收復陷於偽齊政權的襄陽六郡(襄陽府、郢、隨、唐、鄧等州、信陽軍)的主張,並說:“恢復中原,此為基本。”

 奏議傳來又在朝廷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趙構召集群臣商量,主和派和主戰派又是一番唇槍舌戰。高寵這位大將軍也列席了會議,他雖然沒有提出什麽建議,卻向朝廷推薦了一個人才,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高寵推薦的正是折彥質,折彥質因為河東失利,還有自己的父親折可求投降,被朝廷發配到了海南,這一去就是5年,直到高寵推薦,大家才想起了他。

 折彥質複龍圖閣直學士,並被命令即刻返回京城,折彥質一旦接到北返的消息,內心的激動是不言而喻的。在《北歸渡海》如此寫:“去日驚濤遠拍天,飛廉幾覆逐臣船。歸舟陡頓能安穩,便覺君恩更煥然。”盼望君恩照耀,能夠給予自己報效朝廷的機會。

 折彥質回來之後,並沒有被授予實際的職位,他徑直前往開平郡王府中向高寵表示感謝。

 再見到折彥質,高寵很是高興,命人擺下酒宴,親自為他接風洗塵。席間說起了朝廷的爭執,折彥質是搖頭歎息道:“嶽侯現在兵威正盛,又得了賊人的水軍補充,拿下襄陽六郡正是時候。

 朝廷這麽商量來,商量去,豈不是被敵人得到消息?倒時他們加強了防禦,這樣做豈不是徒增傷亡?”

 “仲古,朝廷有他們的考慮,這些不是咱們能夠知道的,還是不要多問了。咱們毫不同意相見,這次不談國事,隻管喝酒。”

 折彥質啪的一拍桌子,大怒道:“他們有什麽考慮?只不過是一群膽小鬼,怕引來金人罷了。”

 高寵笑道:“仲古一句話說在了點子上,正是他們怕了金人,所以收復六郡沒有關系,只要有個限度就好。仲古不妨跟官家提一下。”

 折彥質一愣道:“既然王爺早知道症結,為什麽恁不說呢?”

 高寵笑而不語,折彥質長歎一口氣道:“朝廷這樣對待一國的大將,豈不是讓人寒心?這些懦弱小人當政,只知道黨同伐異,偌大一個朝廷就被他們鬧得烏煙瘴氣。”

 “仲古禁聲,我這裡不太乾淨,小心連累了你。”

 折彥質悲憤莫名,端起了酒杯和高寵喝起了悶酒,很快他就有些微醺,想起以往的經過,放聲痛哭。

 高寵歎了一口氣,讓人給折彥質安排住所,親自扶他下去休息。

 趙圓珠抱著孩子坐在高寵對面道:“高寵,都是為了我,讓你受委屈了。”

 高寵笑道:“夫妻本是同林鳥,這有什麽委屈的?倒是這段時間讓我享受了一段難得的安寧,還有了高風;貞娘肚子裡也有了我們高家的後代,哪有比這個更讓人高興地。”

 趙圓珠心中一陣的甜蜜,抱著孩子輕輕的靠在了高寵的身邊。高寵就有些情動,將她們一起抱了起來。

 折彥質向朝廷進言之後。嶽飛的奏請終於得到朝廷許可,但朝廷又特別規定嶽家軍不得稱“提兵北伐或言收復汴京”,隻以收復六郡為限。免得引起金人誤會。

 折彥質被提拔為樞密都承旨,荊湖北路、襄陽府路督府參謀官,隨嶽飛去收復荊襄六郡。

 同時趙構還給川陝的吳階和兩淮的劉光世下命令,讓他們配合對偽齊發動了攻擊,策應攻擊襄陽的嶽飛。

 牛皋等人也接到高寵的命令,他們率軍南下加入了嶽飛的隊伍,和他們們一起對劉豫發動了攻擊。

 四月十九日,嶽家軍又重返民族戰場,折彥質和牛皋等人帶著大軍也來和嶽飛匯合。他們兵合一處,由江州向鄂州(今湖北武漢武昌)挺進。

 在從武昌乘船渡江北上時,嶽飛看著大江,抽出腰中寶劍,砰的一聲剁在船幫上,情緒昂揚地對幕僚說:“我不擒賊帥,複舊境,不涉此江!”

 五月五日,嶽家軍直抵郢州城下。城中守將王衝是劉豫的心腹,他據不投降,做好了頑抗的裝備。

 第二天黎明時,嶽飛率領嶽家軍向郢州發起總攻。戰鬥異常酷烈,嶽飛坐在大纛下指揮,忽然有一大塊炮石飛墜在他面前,左右都為之驚避,嶽飛的腳卻紋絲不動。

 將士們收到鼓舞,在王貴,何元慶等人大將的帶領下攀登雲梯,奮勇攻上城牆。何元慶一錘砸死王衝,然後帶人衝進城中,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此戰殺敵七千余人,偽齊為之震動。

 郢州收復後,嶽飛分兩路進軍。張憲、牛皋;徐慶,王貴分兵東向攻隨州(湖北隨州);嶽飛領軍直趨襄陽,與偽齊主將關師古(原為宋朝大將)決戰。

 關師古見郢州一日便被攻破,再無勇氣據守,倉皇逃遁。十七日,嶽飛兵不血刃,凱歌入襄陽。

 五月十八日,牛皋,張憲便與徐慶、王貴合力攻下隨州城,俘虜了五千偽齊軍。16歲的嶽雲騎著斑豹鐵驊騮衝上戰場,他勇冠三軍,手持一杆百余斤重的鐵錐槍,第一個衝上城頭。

 嶽飛出師大捷,震動了偽齊政權。劉豫急忙調度兵力,還請來金朝的“番賊”,與河北、河東的“簽軍”增援。

 關師古得到支援,欲奪回襄陽府,率領號稱三十萬大軍反撲,他們率軍圍攻襄陽,卻被嶽飛牢牢擋住,這時在外的牛皋,王貴,率領的大軍突然殺出。

 幾員猛將在敵人的隊伍中來回的衝殺, 張憲、嶽雲像是比賽一樣,帶人直衝關師古的中軍,一路上根本就無人能夠阻攔。

 關師古的親兵衝上來也是無能為力,關師古一看不好,隻好移師暫避。關師古是軍中的主將,他一後撤,軍中的大旗跟著後撤。

 牛皋和王貴一見,都跟著大聲喊道:“敵人敗了,關師古逃跑了!”宋軍一聽也跟著大喊。宋軍的士氣大振,個個爭先。

 偽軍一看自己的帥旗果然撤退了,他們也以為是關師古跑了,轟的一聲就四散而逃,再也收攏不住。關師古的大軍發生潰敗。

 城中的嶽飛趁勢殺出,他和牛皋,王貴合兵一處,在後面追殺十幾裡,殺死敵人和繳獲無數。

 金將劉合領軍與關師古會合,因為關師古新敗,他們不敢去攻擊,於是集結於鄧州附近,築寨掘壕,以遏製嶽家軍北上。

 嶽飛再遣王貴,徐慶等由光化路,牛皋,張憲等由橫林路,緊隨在後面掩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