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第一槍》第74章 西夏商人
  西夏這個國家,就是一個有奶便是娘的流氓,一直是左右逢源,在雞蛋上跳舞。在遼國強大的時候,他就聯合遼國攻打宋朝,得到了大量的土地,等宋金聯合功遼,他也趁火打劫。從遼國得到了大量的好處。

  等宋金交戰,他立刻向金國投降,出兵攻擊大宋,不僅得到大量的土地,還獲得金國的不少賞賜,此時的西夏也達到了頂峰。

  而帶領西夏達到頂峰的這位國王就是目前在位的。後世稱為崇宗的李順乾。李順乾從三歲登基,在位53年。登基之初祖母梁太后專政,梁太后弟弟梁乙埋為國相,一家人把持著朝政。

  梁太后雖然專權不過對於自己的小孫子卻十分的關愛,一直是自己親自帶著他,教導他。等梁太后死後,李順乾將梁家大部分人處死,包括接過梁乙埋相位的梁乙甫。

  不過這個一心發財,沒有什麽野心的梁愛仁得到寬恕,而且被封為樂順公,是西夏國有數的大財主之一。

  張九嶷作為這個走私集團的執行者,能力當然毋庸置疑。高寵又是主動拋出香餌,跟他接觸張九嶷立刻就上鉤,而且親自來到了真定府高家鎮。

  “少君安好。”張九嶷想和高寵合作,當然將他的身份打聽得一清二楚,到了這裡率先行禮。

  “張大官人,沒有想到您會親自來,歡迎歡迎!咱們到裡面詳談。”高寵也非常的高興,將張九嶷讓進了自己後面的中軍大帳。

  他們分賓主落座,早有人奉上了美酒美食。張九嶷也是正襟危坐,一套漢人的禮儀拿的絲毫不差。

  “張大官人倒是對我們這一套很清楚?”高寵哈哈笑道。

  “少君,張某本來就是漢人,也是宋人;哪能忘了祖宗的規矩。再說西夏梁太后一家都是漢人,先王夏惠宗和當今陛下都崇尚漢學,大家也都在學習漢族的禮儀,這些都很平常。”

  “哦,也是難怪,不過只是徒有虛表,學得了行為舉止,卻是學不會做人。一副唯利是圖的小人嘴臉,難以持久。”

  “少君此言倒是一語中的,不過活在現在這個世道上,也就是得過且過吧!誰知道以後會是怎麽樣呢?”

  “張大官人太消極了,如果你有什麽不順心的可以來找我,我這裡正缺像大官人這樣的人。”

  張九嶷一愣,隨即苦笑道:“我只是一個商人又能做的了的什麽?離開了樂順公我什麽都不是,請少君見諒。”

  “我認為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天下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存在的理由,怎麽會沒有什麽用處呢?

  而且我聽說樂順公年級已經不小了,而且一大群的妻妾卻一直無後。現在梁家還能靠著親情和夏王拉上關系,等他一去了,可以敵國的財富卻是災禍啊!”

  這句話卻是正說在了張九嶷的心頭,他的眉頭緊緊的皺了一下。

  高寵點了他一下,讓他明白自己的意思,也沒有多說,舉起酒杯道:“這些都不用著急,張大官人,這就是我們開平王府的開平瓊漿,你來嘗嘗如何?”

  張九嶷看到高寵提起了杯中的美酒,一下子又精神起來道:“少君的美酒我必須得好好地嘗嘗。”他端起酒杯,輕輕地啜了一口,一股火辣辣的醇香順著喉嚨流進腹中。

  “好酒!好酒!少君,這樣的美酒你有多少我全都要了,不知道您準備作價幾何?”

  高寵哈哈大笑道:“張大官人這個態度可不像是一個商人的樣子。這個酒,

我每月可以給你一萬斤,而且價格就按我在大宋的價格一貫一斤。”  張九嶷臉色一變,心中暗暗的思忖,這些美酒如果運回去操作好了翻上4、5倍都不是大事,有了這個利潤,什麽危險都是值得的。

  高寵笑道:“而且我可以保證除了你們以外,這個酒不會有第二個渠道能夠流入西夏。”

  張九嶷臉上笑開了花,有了這個保證,他的可操作空間就更大了,不過高寵為什麽會這麽關照自己呢?他有些疑惑的對面的年輕的高寵。

  “當然我也有我的要求,西夏產馬,就是梁愛仁的手下也有好幾處馬場,我要上好的戰馬,按照50貫一匹對衝。”

  張九嶷的臉一下子變了,戰馬可是戰略物資,這個東西的走私,雖然一直屢禁不止,不過都是少量的販賣,如果他想大批量購買,就是梁愛仁也沒有辦法。

  “少君,請你理解我的難處,戰馬是違禁物品,我們可是擔著很大的乾系啊!當然人有人道,鼠有鼠道;我們也有一定的渠道,但是數量多了,我是真的供應不起。”

  “這個不用擔心,我也不多要,一個月150匹,當然這個多多益善,你們如果能多給我也不會拒絕。”

  張九嶷偷偷的松了一口氣,這個數量雖然不少,但是也還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而且這個少君不是尋常之人,多一個朋友總是好的,這個投資值得去做!

  他當即一拍手道:“好!就按少君說的,咱們湊一個整,每月200!到時候我們用馬易酒,一手交馬,一手交酒!”

  “痛快!張大官人,我聽說你們的鐵鷂子鎧甲也出售?能不能搞上兩套,我做個收藏?”

  張九嶷哈哈一笑道:“如果只是2套,也不用少君破費,我家中就有,下次來時給少君帶上,就送給少君了。”

  “如此卻是多謝了!張大官人,慶祝咱們合作愉快,大家共飲此杯。”張九嶷也是非常的高興,趕緊舉杯相和。

  送走了張九嶷,高寵開始訓練自己的義勇軍,經過兩個月的忙碌,人員都已經到位,他們也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新軍訓練。

  軍營現在經過數次的擴充,已經佔地兩千多畝,給人一種以一眼看不到邊的感覺。

  周圍的楊柳已經開始冒出了嫩芽,和煦的陽光照在身上暖烘烘的。高寵坐在檢閱台上,看著下面的軍隊操練,心頭激情澎湃。

  經過這個大半年的努力,自己終於有了一定的自保的實力,最少是在金兵南下的時候;不用帶著母親背井離鄉的逃難了。

  “少君。我想向您告假一段時間。”在他思緒起伏,感慨萬千的時候,劉子翼突然上前稟報。

  高寵被嚇了一跳,劉子翼是自己手下的參讚軍師,為數不多的能夠幫助自己管理軍中雜事的人。這一段時間對自己的幫助可以說是最大的,如果他要是走了,對自己打擊可是太大了。

  “子翼為什麽要告假?莫非是要離我而去?”高寵緊張的坐直了身子。

  “少君,這幾個月咱們相處的十分痛快,我怎麽會舍得離開。這不今年到了開春闈的時候,雖然武學不被人重視。不過我好歹也是一名武舉,也想去比武場上和天下的英雄較量一下。”

  高寵聽了眼睛一亮道:“好啊!你不說我自己都忘了,我也是一個武舉人呢?俗話說:學的文武藝賣於帝王家!這次我和你一起去參加武試。”

  “少君也要參加?那我們只能奔著第二去了。”劉子翼長歎了一口氣。

  “休要取笑,說實話我都沒有參加過考試,這個武舉也是鬧著玩捐來的。你給我說說這個比賽是怎麽回事?都比個什麽?”

  劉子翼哈哈笑道:“這個武試在4月開始,因此叫做春闈, 又叫武闈。從本朝開始規定:武舉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兵法等。有武比定去留,文比定名次之說。

  武試的筆試考三類題,一類默寫補充經義(有些像填空);一類默是用武經七書的經義回答問題,還有一類是答策對於給定的軍事事件進行論述。這個文試又叫做內場考試,在外場武比之後進行。

  外場武比在校場進行,也分為三項,先是比力氣,又叫舉力。就是舉石頭;石分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

  後面就要比射箭,要求最少騎射九矢中三,步射左右開弓弓九矢中三,用的弓分八鬥、十石、十二鬥;

  第三場是較藝,各舉子們進行比試,戰勝的對手多,獲得的評分也多。最後根據兩次考試成績確定誰能入選成為進士。

  成了進士之後還要參加殿試,這個就需要官家出題,題目就不太確定,最後由官家點武狀元,武榜眼,武探花等。”

  高寵撓了撓頭道:“這個比力氣,比武藝,甚至比弓箭我都不怕。就是這個武經七書,我雖然背過,不過好長時間沒有溫習,已經忘得有些差不過多了,這兩天得好好的溫習一下。”

  “少君,雖然距離考試還將近一個月,不過我們是不是應該啟程了。也好去見識一下京城的繁華。”

  “好!反正現在也沒有什麽事情,軍隊的事務已經步入正軌,有俊義他們就已經足夠了。你先去準備,我去見母親向她告個假。”

  劉子翼答應一聲,然後告退下去;高寵則離開了練兵場,然後回到了自家的大院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