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宋第一槍》第419章 2次改製
高寵笑道:“松年,我認命你為內閣的第一任首輔,這個內閣的事情你們要商量著做。”

 蔡松年顯然是早就知道了這件事情,也沒有客氣點頭同意下來。

 李邈道:“王爺,內閣成立之後,處理問題的時候出現了分歧應該怎麽解決?”

 “投票!首輔蔡松年掌握兩票,其他人各一票,一共七票。四票同意就可以通過決議;然後上報給開平王簽署。

 再說一遍,開平王擁有一票否決的權利,王駕可以駁回內閣的這個決議,並請內閣重新制定。如果連續三次不能通過,王駕有權重新組閣。

 同時王駕的任何法令也要取得內閣的同意,如果連續三次內閣都駁回了王駕的命令,王駕還要繼續執行,內閣可以彈劾王駕。如果彈劾成功,也可因選出新的開平王;不過更換新王駕之後,也就要組建新的內閣,重新確定輔政的人員。”

 “轟!”下面的人聽了就是一陣大亂,這個內閣竟然可以彈劾更換王駕,這是不是太大逆不道了。

 高寵啪啪手道:“肅靜,肅靜!各位,這個內閣目前還不成熟,還只是我的一個想法,這一段時間只是試行,等實行一段時間,所有的條件都具備,才會正式執行。

 現在大家不妨多想一想,多看一看,有什麽話盡管明言,如果等法規定下來,那一切可就真的晚了。”

 眾人一聽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來,整個大殿就像是一個菜市場一樣。很快人們越說越激烈,甚至發生了爭吵。

 高寵只是在上面靜靜的看著,只有大家爭吵的實在不像話,才輕輕的拍拍桌子,提醒大家注意。

 這場爭論當然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討論完畢的,好在王駕說了現在只是試行,還有的是時間改正,所以這個法令沒有什麽阻礙,順利的就被通過了。

 高寵看著大家道:“還有第二個變革,就是各地方官員的配備。大宋朝各地方官員是知府,知州。同時還設立一個二號人物通判,這個通判沒有任何的權利,就是用來監督知府,知州。

 在這兩個人之下是同知軍國事,也就是同知;還有朝廷的轉運使,專門負責將地方的錢糧都運送到首都。

 這樣做是可以有效的防止叛亂,不過也大大削弱了地方的權利。使得大宋這棵大樹主乾很高大,不過枝乾很弱小,禁不起外界的風吹雨打。”

 眾人聽了不住地點頭,高寵接著道:“我們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下放一些權利。地方上依然是知府或知州;通判和同知三人負責。

 不過三人的權利要改變一下,知府,知州為地方的首腦,負責全局和官員任命。通判的職責和轉運使合並,負責錢糧,無論是稅收,各項開支,還是發展經濟都是通判的事情。

 同知負責本處的鄉勇,衙役,捕快等守備和緝盜兵力,這些人的糧餉也全部歸通判負責。”

 眾人聽了暗暗點頭,這樣倒是區分的清楚,知州雖然權利最大不過沒有錢糧和兵馬。通判和同知有兵馬,有錢糧,不過官員的任免權又在知府,知州的手上,這樣做倒也是分的清楚。

 高寵有對大家道:“我們開平軍的軍隊實行獨立的管理,各地方的官員沒有權利調動軍隊他,他們的糧餉由後勤裝備部統一安排,軍事行動命令由參讚軍機部下發。

 各郡縣不能調動軍隊,不過如果事有緊急,知州,通判,同知可以同時簽發命令,可以請求軍隊配合。事後要向參讚軍機部說明情況。”

 “嘶——”大家吸了一口氣,這一下子可是將軍隊和地方完全分開了。地方官員不能掌握軍隊的糧餉和升遷,怎麽和軍隊勾結?軍隊的指揮權和後勤都在中央手裡,也不可能發生政變,真是太厲害了!

 不過這是一個防止做大的好辦法,大家當然不會不同意,都欣喜地答應下來。

 開平軍政治上的變革在真定引起了軒然大波。不說別人,就是李氏都感到不可思議。

 她將兒子叫道了身前,很是疑惑的道:“大郎,現在人人都怕權利太小,拚命的要將權利攔在自己的身上,你為什麽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你自己肯定是沒有問題,不過就就不怕自己的子孫被內閣架空,成了傀儡嗎?”

 高寵微微一笑道:“娘,咱們坐下好好說說!”

 說著二人坐下擺開了要長談的架勢,歐陽鸞趕緊給自己的婆婆和丈夫滿上茶水。

 “娘,恁是個通讀史書的人,歷朝歷代的皇帝們都想保證自己的統治萬年不易,也想了很多的辦法。

 他們有的手段暴虐收天下之兵,防止別人造反;有懷柔養天下之民,讓人能夠活下去也不至於鋌而走險;還有的大搞獨裁,大權獨攬,什麽都是自己的說了算,讓人沒有能力造反。

 如此種種可都避免不了朝代的更替,實在是時間在前進,事物也在發展。如果我們跟不上時代的進步,那就一定會被淘汰。”

 李氏聽他說的新鮮,歷史上對於朝代的更替,大都落在了人的因素上,有子孫不肖,有奸臣亂黨,也有后宮,外戚乾政,從沒有說過會被時代淘汰。

 “大郎我讀過這麽多的史書,包括司馬相公的資治通鑒,都是讓我們以人為鑒,以史為鑒。你說的會被時代淘汰是什麽意思?”

 高寵笑道:“母親,後世子孫不肖誰也控制不住,奸臣亂黨,后宮外戚誰也避免不了。我們就是做再多的努力,這些事情該發生也一樣會發生。但是這些都不是敗亡的直接原因,他們只不過是加速了這個敗亡的過程而已。

 任何一個朝代的更替,都是因為他的本身制度出了問題,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這就必然會被淘汰。

 就像本朝太祖成立廂軍的注意本來是好的,但是到了現在卻成了最大的一個弊政。大宋朝每年上億的錢財有7成都做了軍費,可還是遠遠地不夠,其他的事情也是什麽也做不了。

 我這個內閣不只是要限制皇權,他們主要是通過大議會聽取各個階層的聲音,然後適度的調整國家的政策,使他安全的向前行駛。

 當然母親說的也有道理,所以內閣中我也安排了各個派系的人,一是讓他們學會商量和妥協,二是避免被一個人控制。如果後世的子孫控制不了這個內閣,那就安心的做個傀儡吧!至少性命生命無憂。”

 這段話裡面的信息量比較大,就是李氏也一時接受不了。高寵笑道:“娘,目前畢竟只是試行,咱們先看看效果再說,現在由我看著呢?無論是誰也翻不起風浪。

 歐陽相公雖然不願意出任什麽官職,不過對於法律的制定還是很上心的,這部法律他已經鑽研完善了好幾年,等他推出來的時候,對咱們又是一個強有力的保證。”

 “法律?王爺要依法治國?”就是歐陽鸞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議,這和自己的平日的教育完全不一樣啊!

 “不錯!就是依法治國!法無禁止即為可行!法律的權利才是無上的,甚至超越皇權,任何人包括皇帝也要遵守。如果是皇帝違法也和庶民同罪會受到彈劾,甚至被迫下台。”

 “啊——”這句話說得大家一愣。李氏趕緊道:“大郎,可千萬不要胡鬧。現在精英階層多時儒家,你一句依法治國,豈不是天下大亂?”

 “娘親完全不用擔心,我的法律是中心還是儒家的一些思想,法律道更是為他們的提供了保證,這些人不僅不會反對,而且還會更加的擁護。”

 “反正我聽著你說的有些邪乎,最好還是謹慎行事。”李氏還是有些不放心不住地規勸。

 高寵笑道:“娘說的是老成持國之言;我定當遵從。這樣吧!這件事情先不必一下子就公布,我們先將制定好的法律交給大家去評判,去挑錯,等完善了,大家也認同了,再全面實行也不為遲晚。 ”

 李氏聽兒子聽取了自己的意見,這才微笑點頭算是放過了他。

 開平軍的制度確定之後,高寵和蔡松年安排很多的政工人員,下去宣講開平軍的制度,安排並且監督大家理解執行。

 政治上的變革剛剛宣布,大家都還沒有反過味來,高寵又開始軍隊改革。首先是政治部,參謀部,後勤部正式掛牌,他們直接對開平王負責。

 三個部門都是原先各國沒有出現過得,不過在開平軍已經試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大家都沒什麽抵觸。蔡松年,李宏和劉子翼依然是這三個部門的首領。

 接著高寵以原來的軍隊配置不合理,而且官職設置很模糊,一個都指揮,或者指揮使就有好幾級,而且武將定位太低,不利於發揮大家的積極性為由,對軍隊進行改革。

 首先軍隊實行三三製,最低單位為班,每班定員十名,首領為班長,相當於宋朝的使臣,依然是高級士兵。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