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幕僚和楊勇愕然將目光望向廳中胸有成竹的李綱,而唐令則頗有些不屑一顧,目前的局勢已經是一個死局,你李綱能有什麽辦法,雖然心底不屑,但唐令則卻不敢掛在臉上,卻是默然的退回席間。
楊勇有些驚喜的說道:“文紀有何對策?”
李綱正色道:“殿下,如今關於東宮的流言已經遍布京畿之地,若要追查,在這一段時日是沒有任何結果的,到了那時,追查出的真相已經無關緊要。”
楊勇點了點頭道:“不錯,文紀言之有理,那本宮便將探查的人手全部撤回?”
“殿下不必如此,此事迷霧重重,背後黑手尚不清楚,朝中大臣也多有猜測,但沒有人相信流言本身,若是殿下將探查的人手全部撤回,那朝中大臣又會作何想法?臣建議殿下不僅不撤,反而還要加大人手探查。”李綱阻止道。
“哼!太子洗馬到底有何高見,不會也是與我想法一致,探查流言源頭吧!”唐令則神色陰鷙的說道。
李綱淡淡一笑:“唐左庶不要心急,慢慢聽我說便是,此事事關重大,步步皆要小心。”
說到這裡,李綱頓了頓,接著對楊勇說道:“殿下,如今應對之策,不是製止流言,而是再次散播流言,越離譜越好,越多越好,甚至牽扯的人也要更多!”
“荒謬!”
唐令則不顧臉上的獻血,站起身來說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如今太子洗馬不僅不製止流言散播,反而助紂為虐,還要牽扯到更多大臣,真是荒唐!”
楊勇也是有些狐疑的說道:“太子洗馬這是何意,本宮有些不明白。”
李綱回答道:“殿下明鑒,若是宮中派出人手禁止流言傳播,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自古以來,可有流言被禁止的例子?而且會被好事者添油加醋再次傳播,到時候,真相已然不在重要。”
“就算如此,那也不必再製造新的流言傳播,不僅對殿下的名聲不利,甚至還會得罪其它的大臣!”唐令則厲聲說道。
“流言越多,越離譜,百姓自然就會知道,這不過就是流言罷了,當不得真。至於唐左庶所說得罪其它大臣卻是談不上,又有誰會知道是東宮傳播出這等流言的呢?眾大臣都知道東宮被流言困擾的頭疼不已,怎會又去散播對自己不利的流言呢?”李綱泰然自若道。
楊勇聽完眼前一亮,趕忙說道:“文紀,此事由你全權負責,東宮所有人手任由你一人調遣。”
楊勇說到這裡,意有所指的接著說道:“若有人與你作對,可先斬後奏!”
唐令則臉色有些蒼白的看著領命的李綱,頓時覺得有些茫然無措,這個李綱從此刻開始,真正的代替了他的位置。
就在此時,廳外匆匆走進一人,在楊勇耳邊低語了幾句,而楊勇的臉色也跟著有些陰晴不定,待那人說完之後,楊勇說道:“文紀,此事務必要快!大家都去準備吧!”
楊勇說完,便向外面疾步走去,不一會兒,便走上了一輛馬車,跟著前方的太監向皇宮中而去。
楊堅一臉陰沉的看著殿中的幾個重臣以及太子楊勇,緩緩開口說道:“眾愛卿都沒有應對之策嗎?”
楊勇本欲開口將之前李綱的對策說給楊堅,但想到李綱所說此策不能說與別人,只能硬生生的忍下,不在開口。
而殿中的另外幾個大臣,相互對望了幾眼,卻是誰也不開口。
“此次流言傳播速度之快,
朕絲毫沒有料到,僅僅兩天連京畿之外的十余個州都傳遍了,如此下去,再有個兩天,朕看全天下的人都會知道!”楊堅將目光看向了楊勇,只看的楊勇後背不斷的冒著冷汗:“知道我大隋的太子殿下,一國儲君的正妃,在宮外養了面首!” 幾個大臣噤若寒蟬,而楊勇此時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咬了咬牙,說道:“父皇,兒臣有個辦法,已經在著手去辦了,再給兒臣三日時間,這些流言將會蕩然無存!”
楊素幾個大臣意外的看了一眼楊勇,當下也就明白了楊勇的心思,覺得楊勇不過就是在爭取時間來想出對策而已。
甚至連楊堅都是這麽想的,冷笑道:“哦?這還真是奇怪了,我大隋的儲君也不是一個廢物嘛,你把對策講給朕聽一聽,如何?”
楊勇有些躊躇的說道:“父皇見諒,此策若是說了, 害怕實施之時不靈驗了......”
“砰!”楊堅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恨鐵不成鋼的說道:“都到了什麽時候了,你還在拖延時間!朕方才所說你沒有聽見嗎?再過三天,整個天下都知道這個流言了!到時候,大隋的顏面何存!皇家顏面何存!”
楊勇額頭上頓時冒出了豆大的汗珠,誠惶誠恐的說道:“父皇,應對之策便是散播更多的流言,用以混淆視聽,這樣一來,老百姓自然知道,這些言論必然是假的,而東宮的流言也會不攻自破。”
楊堅聞言便陷入了沉思,不過一會兒,雙目便閃過一絲光彩,剛才楊勇所說的應對之策確實是一個最好的辦法。
幾個大臣此刻也想通了,異彩連連的打量著楊勇,似乎是今天剛剛認識一般,只有楊素不斷的轉動著眼珠子,看來,東宮有高人啊。
楊堅沉吟片刻說道:“太子提前說出也無妨,目前局勢日益緊張,只需要將流言打破便可,至於追查幕後黑手已經沒有必要,接下來我大隋還要積蓄力量,反攻突厥,沒有必要再此事上面浪費力氣了,既然太子已經有了對策,那便速去實施吧!”
楊勇領命而去,幾個大臣也一一告退。楊素看著宮中不斷奔波來去的太監宮女,若有所思,難道至尊已經猜到了是誰做的?
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事已至此,楊堅當然不會覺得這是陳朝和突厥所為,但也沒有猜到這是晉王的報復,而是將猜測從敵國轉移到了內部的利益集團,至於晉王等幾個兒子親人,楊堅卻是連考慮都沒有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