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朕乃隋帝楊廣》第7章 進言
  這邊的楊廣匆匆走進了儀事廳,卻見廳內坐著六人,面沉如水。

  楊廣依次見禮,隨後坐在主位,李徹將一道文書呈到楊廣面前說道:“殿下,突厥幾日前突然出兵千余眾,在邊境劫掠一番之後離去,規模不大,但不知其用意何在。”

  “殿下,突厥之患邊境百姓苦之久矣。邊境廣闊,若一一防守,則兵不足,但若聚兵防守重城,突厥又趁機而入。而突厥如今隻是劫掠,並非大兵犯境,目前來看,不適合與突厥大戰。”坐在右側的河北道行台刑部尚書張衡說道。

  廳中眾人聽了皆微微頜首,就連王韶和李徹也沒有異議。

  而楊廣在來儀事廳時,就想起了突厥犯隋之事。開皇二年,突厥可是舉兵四十萬來攻隋朝,這一仗雖然突厥獲勝,但給隋朝並沒有帶來什麽損失,隻是劫掠了隴西一帶,而其它地方,都被隋將死死守住,突厥的兵馬寸步難行。

  但此時的廳中眾人都以為這隻是遊民民族的習性,不過劫掠一番,不會舉兵來犯。

  楊廣皺著眉頭說道:“我大隋雖與突厥關系日益緊張,但這種劫掠之事卻不常發生。如今馬上入春,按照突厥人的習性,極有可能大舉進攻,若到那時,悔之晚矣。更何況突厥的大可汗的可賀敦是前北周的宇文招之女,若此女在突厥可汗面前攛掇攻我大隋,那大隋危矣!”

  廳中眾人都不是庸碌之人,聽到晉王的一番話,不禁都陷入了沉思。

  如今的隋王朝並不打算對突厥用兵,而是要對南方的陳朝進攻。但突厥虎視眈眈,隋王朝若舉兵南下,突厥趁機來攻,隋王朝防守薄弱,說不好會損失慘重。

  王韶想到這裡,不禁暗自點頭道:“殿下所言不無道理,若突厥果真大軍來犯,那陳朝卻是又能苟延殘喘幾年了。突厥人乃馬背上的戰士,我隋朝也隻能被動防守,若突厥連年來攻,難道讓陳朝一直苟延殘喘下去?”

  李徹也是微微一歎,苦笑道:“如今陳朝上下腐敗,不思進取,且宣帝崩後朝局不穩,正是南下平陳的最好時機。至尊去歲令高仆射節度諸軍,著力攻陳,已攻下江北胡墅等地,此時突厥來犯,攻陳之事不知要等到何時了。”

  張衡卻面露輕松,對著楊廣笑道:“既然殿下早已看穿突厥舉動,想必胸中也有一番謀劃,何不告訴我等。”

  楊廣詫異的看了張衡一眼,他確實知道該怎麽對付突厥,就是原時空隋文帝對付突厥的招數。

  這個辦法很簡單,也很有效果,就是利用突厥的內部矛盾,對突厥進行打擊。

  廳內的眾人聽到張衡這麽說,齊齊的看著晉王,眼含期待,或許晉王殿下真的能有辦法呢?

  楊廣見眾人都看著他,斟酌了一下,胸有成竹的說道:“此次突厥大舉進犯,已經是必然之勢。他們兵多勢猛,來勢洶洶,必然對我朝造成巨大損失,這是沒有辦法的。戰爭肯定會帶來損失。但是我等也不必驚慌,只需早作準備,避免突厥長驅直入,也避免更大損失。我料父皇會下旨讓太子屯兵鹹陽,詔於仲文將軍率兵到白狼寨駐守。這雖不能讓突厥無功而返,但已經足夠遏製住對方的凶猛勢頭。”

  楊廣說道這裡,不禁面露微笑,“同時,隻要我們充分利用突厥內部的矛盾,適當進行挑撥分化,必定能使突厥草草收兵,徒勞無功。”

  廳內眾人聽楊廣侃侃而談,都是又驚又喜。雖然楊廣一向少年老成,但是如此有條理、有水平地分析國家大事,

卻還是第一次。尤其王韶作為楊廣的老師,心中的高興更是無法言傳。  李徹正在凝神細聽,此時見楊廣停頓了下來,點頭道:“殿下能否詳細點說?”他是武將,對楊廣所說的在鹹陽和白狼寨駐兵的建議,更知道其價值。在他心中,已經開始有些驚訝了。

  楊廣繼續道:“突厥內部並不團結,沙缽略大可汗,也就是攝圖,隻是突厥前任可汗他缽的侄子,他是逼迫他缽可汗的兒子庵羅將汗位讓給了自己,地位並不穩固。庵羅在突厥被封為第二可汗,除此之外,境內還有阿波可汗、達頭可汗等四五個可汗。”

  “這些可汗有的是他的兄弟輩,有的是他的叔父輩,個個佔領著一塊領地,統領著精兵強將,表面上都服從於沙缽略,但是暗地裡卻各懷鬼胎,都不是好惹的主。光這些就夠沙缽略頭痛的了。這一次沙缽略來勢洶洶,急著攻打我朝,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凝聚人心,同時削弱其他勢力。”

  “所以,我朝隻要穩打穩扎,在各處加強防禦,同時派遣熟悉突厥內情的大臣前往各個可汗處,散布謠言,動搖其軍心,突厥大軍必將不戰自退。比如突厥的阿波可汗與沙缽略素來不和,稍加挑撥,兩方勢力遲早翻臉。還有突厥屬下的鐵勒部落人心不穩,我們大可散布言論,說鐵勒部族造反,沙缽略必定心慌,邊亂由此可定。”

  “我朝雖然也有雄厚的實力,但是畢竟剛剛攻陷齊朝不久,百廢待興,仍須養精蓄銳。隻要堅持對突厥實施分化戰略,自己則暗中積蓄力量,孤王相信,不出兩年,突厥必將四分五裂,向我朝俯首稱臣!”

  這一番話有理有據,廳內眾人雖然都是才乾過人之國士,卻也聽得聚精會神,心中讚歎不已。他們哪裡知道,這對付突厥的方針,在楊廣原來的時空歷史中,正是隋王朝一個精通突厥事務的謀士大臣長孫晟提出來的,也正是接下來十多年中隋王朝對付突厥的國策。此刻由一個十多歲的少年晉王楊廣口中說出來,當然是振聾發聵,讓人吃驚了。

  王韶愣了一會兒,這才撫掌道:“好!說得好!”轉頭向李徹笑道:“齊安郡公,你可瞞得我好苦啊,原來私底下你早已向晉王殿下交底了,卻拿老夫來開涮。”

  李徹緩緩搖頭道:“王公誤會了。在下忙於事務,從未與晉王殿下交換過關於突厥形勢之看法。”他滿懷興奮,又略帶疑惑地望了楊廣一眼,問道:“殿下,想必另有高人指點?有此見解之人,是我並州之福,是我大隋之福啊,還望殿下引見為是。”

  楊廣見他們說來說去,都根本不相信這番話是自己說出來的,心中竟然極不高興,有種悻然的感覺,淡淡說道:“哪有什麽高人,王公和齊安郡公平日經常教導,要孤王多留意國事,這些隻不過是孤王胡思亂想的一些東西罷了。”

  王韶與李徹對望一眼,這才想起兩人剛才的說法,擺明了是不相信晉王的才乾,太過不尊敬,都不禁有些赧然。李徹拱手道:“殿下天縱英才,臣妄自猜測,還請殿下恕罪。”

  話雖如此說,他心底卻仍是不相信楊廣自己能說出這麽有見解的話來,要知道,楊廣剛才所說的突厥內部矛盾,有一些連他這個長期關注突厥形勢的邊關大將都不是那麽清楚。而晉王楊廣長期居於府中,若無高人指點,怎麽可能知道得如此詳細,分析得如此透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