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192章 尚可喜也要做烏龜
  對於明軍進抵平潭島,與這個島毗鄰的福州城的清軍自然得到了這個消息。福州城名義上的主將是被封為閩侯的福建總督李成棟,但實際權利卻被屯駐在寧德的老漢奸尚可喜掌控著。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面對五萬明軍入境,還是李岩領頭,被李岩打怕了的李成棟再也顧不上不想與尚可喜見面的情緒,邀請尚可喜率部前來福州與自己一同對敵。

  尚可喜雖然也看不起這個經歷大敗的新漢奸,但福州是滿清在南方最重要的屏障,護衛著最富庶的江浙一帶,一旦有失,不僅李成棟吃罪不起,自己這個老漢奸照樣也是死罪難逃。

  尚可喜的軍隊在最近一年裡也獲得了清廷的批準,人數再次擴充,已經超過一萬五千人,與此同時,李成棟的兵力也有所擴張,超過了五千人。若是平時,這樣的兵力已經足以守護福建。

  然而,五萬大軍壓境,且後續還有明軍從陸路抵達,清軍的兵力未免就顯得薄弱了。

  一方面,尚可喜親率一萬精兵抵達福州城;與此同時,尚可喜向江寧求援的信件也在最短的時間發了出去。新任的平南大將軍、駐守江寧的最高軍事官員譚泰對此表示很為難。

  自己手頭也不過4萬多兵力,卻要負責江南省也就是原本的南直隸涵蓋後世江蘇、安徽、上海甚至湖北英山縣、浙江省嵊泗列島等如此龐大地域的守衛工作,其難度可想而知。

  就這四萬兵力,光是江寧就要布置至少一萬,鳳陽是個小縣城,原本不足為慮。但無奈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在明人心目中地位之高,僅次於京師與江寧,至少也要五千兵馬。杭州是浙江首府,經濟也同樣發達,至少五千兵馬;寧波對面就是舟山,這個魯王明逆的根據地,為了加強防守,也至少要保留一萬兵馬,不僅是用於守城,還要有一定的機動力量。一來二去,三萬兵力已經沒了,就這剩余的一萬,還要防守其余的重點沿海城市,比如紹興、松江、蘇州等地。如此算來,哪還有兵力南下?

  譚泰隻覺得頭都大了,“都怪李岩這混蛋,若不是他,我大清戰無不勝,勢如破竹,又何須防守?又怎會兵力處處捉襟見肘?”

  可是,抱怨永遠解決不了問題。但尚可喜所透露的情形也十分嚴峻,自己若是什麽事都不做,似乎也不好。砸鍋賣鐵般,譚泰終於抽調了一千五滿洲八旗,兩千漢八旗,這已經是譚泰手頭最精銳的兵馬了,南下福建。

  不過他們的駐地既不是福州,更不是寧德,而是福建通往北方的門戶仙霞嶺。仙霞嶺山勢險要,自古以來為浙、閩要衝。唐末黃巢起義軍入閩,沿仙霞嶺開山伐道700裡,成為著名的仙霞古道。並設仙霞關、楓嶺關等九處。仙霞關被譽為“東南鎖鑰”、“八閩咽喉”。此關地處浙閩贛三省交通要衝,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可以說,只要控制了仙霞關,明軍數量再眾,也無法越雷池一步。

  見到譚泰竟然僅僅派了三千多兵馬前來,且還是進駐的仙霞關,明顯的,是對防守福州信心不足,大有一種“管你們去死”的意味。李成棟也就罷了,作為一名資歷不深的新漢奸,不敢過於放肆。倒是尚可喜自恃資歷深,對譚泰當眾破口大罵,“譚泰這個縮頭烏龜,難道就這麽放棄了福州?我要上報攝政王,製裁這個混蛋。”

  然而,話雖這麽說,尚可喜也知道,譚泰如此作為必然出自多爾袞的授意。清軍駐守仙霞關,不僅有最後阻止明軍繼續北上的念頭,也是防止自己這些漢奸返回浙江境內,這是逼迫自己等人在福州死戰了。可以說,沒了福州,自己與李成棟等人也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因此,尚可喜雖然是罵罵咧咧的,但對福州的城防卻是不敢稍有松懈。早在李岩率領軍隊北上之時,尚可喜就督促福州居民對福州城進行了一次加固。短時間內,想要將城牆加厚加高自然是難度極高。不過,尚可喜不愧是老狐狸。他在仔細分析了明軍甚至清軍的攻城戰例後,敏銳的發現,隨著時代的進步,火炮攻城已經成為一個趨勢,且愈加盛行。說實話,面對火炮,無論是夯土結構還是磚石結構的城牆都已經不能滿足要求。唯一能夠勝任火炮時代的防守利器就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但顯然的,尚可喜不是穿越者,他不會製造水泥,也得不到水泥的配方,對廣州城除了豔羨就別無他法了。不過,既然明軍此時主要是靠火炮攻城,似乎加強城牆的厚度也是可行之策,至少可延緩城牆的坍塌時間。

  最為有利的是,福州多山,石頭很多。因此,用石頭加固城牆,是最易行的方案。而且,尚可喜還有一些洋人顧問, 在這幾名洋人顧問的建議下,新加固的城牆就不要采用垂直加固了,而是采用大約70度的傾角。這樣的角度,首先,人依然是很難爬上去。但另一方面,對於火炮的炮彈來說,一般是仰角攻城,如此一來,與傾斜的城牆夾角會更大,炮彈的動能會有更大的損失在向上滑行上,如此城牆自然就更不容易攻破了。

  其實,廣州城與瓊州城的城牆也都是大約72至75度之間,不過,新建設的瓊州城除了傾角設計,還增加了棱堡的要素。

  不過,棱堡是對防守方有大量的火炮與火槍這樣的遠程射擊兵器才有利,而無論是尚可喜還是李成棟的軍隊都很少有火炮或者火槍,甚至弓箭都少,這自然是滿清為了限制藩王與投降的漢奸的實力的需要。

  可是這樣一來,在面臨戰鬥的情況下,未免讓尚可喜等人頗有縮手縮腳的感覺。為此,尚可喜在福州城大肆搜羅鐵匠,為清軍打造火槍。面臨生死危機,即使滿清韃子的禁令,尚可喜也是不得不鋌而走險了。畢竟,性命都有可能沒了,那還在乎韃子的顧忌?

  在短時間內,尚可喜就多了四百多名火槍兵,加上先前軍中裝備的,使得火槍兵的總數終於超過了兩千名。只是,這些鐵匠打造的火槍似乎不太合格,經常爆膛,讓使用者都是戰戰兢兢。

  有了堅固的城牆,也增加了一些火槍兵,尚可喜似乎有了一戰之力。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