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182章 南明軍神踏平贛州
  相比較長沙城的急切難下,李定國面對的贛州城卻如同在壯漢面前脫光了衣服的小姑娘,再無一絲遮擋與防備。

  雖然贛州城內的主將南贛巡撫劉武元抵抗意志依舊堅決,至少表面上是如此,但城內的將領,無論是南贛總兵胡有升,協守將領高進庫、徐啟仁等人,都是明朝降將。對於他們來說,投降就是家常便飯,在他們心目中,什麽都沒有自己的身家性命重要。即使歷史上堅決抵抗明軍的高進庫,也很難說他是忠於滿清,最多說明這是一個聰明人,知道歷史上的大明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所以誓死抵抗。最起碼,滿清為了拉攏人心也要善待自己的家人。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現在是晚明最閃亮的軍事天才李定國指揮的大西軍精銳在攻城,後面還有李岩作為後盾、看似頗有中興之象的大明朝廷,這就代表了不同的含義了。

  滿清雖然看似方興未艾,可是,一來,攝政王多爾袞樹大招風,且囂張跋扈,遲早會遭受順治皇帝的反攻倒算;二來,聽說攝政王最近幾年身體一直不好,有好幾次在朝堂之上昏厥,這可不是好現象。代表著大清此時的中流砥柱隨時可能斃命。這讓許多因為看中多爾袞的才能而投降滿清的漢人官僚以及將領心生惴惴。畢竟,這個世界,能夠當官的大多是聰明人。

  其中,贛州右協副將徐啟仁就是贛州城內的聰明人。他原本就感於明軍勢大,贛州恐怕很難守住,待見到贛州城牆都破了後,就更起了一樣的心思。

  在城破的當天晚上,他就派出自己的老家人帶著自己的親筆信著急忙慌的前往贛州城外的明軍大營,意圖與明軍聯手,裡應外合攻下贛州城。他要求的回報也不敢多,也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贛州參將。他之所以這麽快就向明軍表明心跡,是因為他擔心明軍會在城破的第二天攻城,這樣即使自己想要投降也沒了機會。

  與徐啟仁同樣心思的還有南雄的協將李養臣,甚至早在李定國抵達贛州城外的時候就投了降,成了李定國的馬前卒。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李定國打心裡是看不起這些反覆投降的牆頭草的,不過李岩在送別李定國的時候曾經勸說道,“當今形勢,明清之間的爭鬥,關鍵並不在於明清雙方原本擁有的實力,而是在於爭取這些騎牆派的手段。爭取的騎牆派多了,實力自然就大,反之,就是此消彼長。”

  李定國明白,這也是大明朝廷招降大順與大西軍余部的原因所在。否則,大順軍是朱慈烺的殺父仇人的屬下,大西軍的頭頭張獻忠也曾經挖掘過老朱家的祖墳,朱慈烺憑什麽會接受這些叛逆集團的人?

  李定國雖然專精軍事,可不代表自己就與政治絕緣,事實上,在雲南李定國的實際控制區,他就是既抓軍事又管民政,在孫可望叛變後,也是李定國主持了大明朝廷的政務。

  因此,對於李養臣的投降,李定捏著鼻子還是同意了。既然有了初一就有十五,對於徐啟仁的投降也就感覺不再那麽的惡心了。

  李定國並不能確認徐啟仁是真投降還是假投降,不過他並不太在意。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再多、再高明的計謀也是無效的,原本他對李岩這句話是不屑一顧的,但在看了李岩半賣半送的野戰炮的威力後,就對李岩的這句話有了不同的理解。

  第二天凌晨,啟明星還沒升起,南城門附近突然傳來一片嘈雜,只見城門一會開一會關的,顯然爭奪的十分激烈。這時候,早就在外面等候的明軍一擁而入,顯然開始參與奪城。

  劉武元見情勢危急,不得不將自己的親兵營派了上去,但他不知道的,李定國在派軍支援南城門的時候,同樣也沒放過西城門附近的缺口,沒辦法,兵力多,就是如此任性。

  僅僅六七千、且有內訌的清軍如何能夠對抗四五萬的明軍?即使他們披了給他們增添無限勇氣的野豬尾巴也無用,畢竟,數量的差距擺在那裡。

  終於,1649年6月初,大明的中部戰場率先取得戰果,大西軍的李定國攻克贛州城,贛州城守將劉武元、胡有升等人戰死,徐啟仁等人投降。

  終於,贛州這個大明中南部的屏障重新落回到明軍手中。

  這時候有兩個選擇擺在李定國面前,一是繼續李岩等人先前制定的方針,繼續北上,攻佔南昌,與長沙首尾相顧,就能最大程度的掌控長江中遊地區。然而,李定國有一層顧慮,那就是長沙的李過究竟能夠堅持多久,若是堅持的時間不長,長沙失守,南昌即使暫時獲得,面對清軍前後左右的圍攻,也很難守住。

  所以,李定國決定放棄先前的策略,揮兵西進長沙。 他心中其實還有一個夢想,或者說是野心。自從李岩乾掉了滿清的兩個王,成為大明的擎天白玉柱,李定國就很是豔羨。不過,他到不僅是嫉妒,而是想要在創造一個奇跡,自己也想要乾掉清軍的一個王,來證明自己不遜於李岩,在長沙的尼堪就是他的目標,至於吳三桂、孔有德這樣的藩王,李定國甚至都沒有放在眼裡,因為他們只是滿清韃子的狗腿子。

  說乾就乾,一向是軍人的作風,更何況是說一不二的李定國。6月12日,在佔領贛州城後的第三天,李定國在留下一隊明軍駐守贛州後,率領主力4萬西進長沙。

  不過,即使徐啟仁當真投降並為明軍奪取贛州城立了一定的功勞,但李定國也沒有將贛州城交給徐啟仁這個反覆小人。李定國又不是二傻子,贛州城的重要誰都知道,豈能輕言放棄?徐啟仁最後只是掛名贛州參將,卻被李定國強行帶著出征了,根本無法染指贛州。

  而且,無論朝廷還是李岩對贛州都十分重視。聽聞李定國佔領贛州城,廣州城一片歡騰,給李定國等人加官進爵的呼聲甚囂塵上。不過,還是瓊州最為實在。李岩在出征前,就預估到李定國一定會攻克這小小的贛州城,大明軍神的戰力擺在那裡。因此早早就將瓊州的水泥與鋼筋等材料運到了廣州,一聽說贛州城失而復得,李岩的船隊就將這些材料輸送往贛州。贛州城將擁有除廣州外在大明本土的第二座鋼筋混凝土結構城牆。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