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262章 劉苦瓜異國創業史
  等到在豐京安家,劉苦瓜才真正從打心眼裡佩服李岩,甚至到了崇拜神靈的地步。誰能想到,在一個遙遠的地方,還有這麽多的肥沃荒地可供開墾?關鍵,此地不僅人少,還人傻。幾十萬畝的土地,說不要就不要了。至於每畝地50斤的糧食,在種田能手劉苦瓜看來,那還是事嗎?就眼前的這些河畔地,隨便種種,一季二三百斤糧食也是輕輕松松的事情。雖然官府也要收取公糧每畝一石,但交給印第安人的50斤糧食也包含在內,收取比例倒是與瓊州的一般無二。對此,劉苦瓜倒是沒什麽意見。

  不過,最令劉苦瓜舒爽的是豐京的氣候了。經調查,四季分明的地方,才是最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後世的人口大國,絕大部分就處於四季分明的溫帶,比如天朝,美帝,歐盟,唯一例外的印度阿三,不過每年都會被熱死不少人,也可見天氣確實讓人難以忍受。

  劉苦瓜就十分享受此時初夏的氣溫,雖然白天有點熱,但晚上卻是涼風習習,以往經常起夜的他,竟然經常是一覺到天亮,睡眠質量是前所未有的好。

  比劉苦瓜感受更深的,其實是李岩的軍屬。國人一向講究鄉黨,就連軍隊也不例外,由於出身的緣故,李岩的軍隊大多來自北方,最多的就是河南人,已經佔到李岩軍隊的三成。作為軍人家屬,自然也是北方人居多。習慣了四季分明的北方,在炎熱多雨的南方很不習慣。只是,李岩作為事實上的軍閥,是不可能離開自己的根據地的,作為他的守護神,李岩的軍隊自然也沒機會返回自己的故鄉,更何況滿清控制著北方,注定了他們是遠離故鄉的一群人。連帶的,軍屬也就只能扎根瓊州,雖然頗多不習慣。

  然而,到了豐京,卻有一種回到故鄉的感覺,就因為那晴朗的天氣,與溫和的陽光。所以,在豐京地面上,出現了許多大明北方的地名,乍一看,還以為來到了大明了呢。

  所以,來到豐京,最高興的就是他們這群人了。

  這一次的移民,可以說比早期的瓊州移民輕松多了,主要是準備的十分充分。這批移民家庭,大多是軍屬,要麽就是瓊州當地的中農或更富裕階層。基本上,每個移民家庭都至少擁有一頭牛。在沒有鐵牛的時候,耕牛可就是最重要的農用物資了。有了它,才能減輕人的墾荒強度,更好、更快的開墾荒地。

  除了耕牛,更重要的,卻是寶貴的大規模墾荒經驗。瓊州原本就是移民社會,墾荒初期注定是艱難的,卻也更加體現了協作的重要性。這些移民家庭以相熟的鄰裡、親戚為紐帶,組成了最基本的單位,展開了互利協作。

  他們在農忙時下田,農閑時造房子,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不僅開墾出了荒地,還擁有了自己的住房。首發 https:// https://

  秋天,雖然是墾荒後第一次收獲,但明人首批的圈地都是臨近河邊,灌溉十分便利。所以,這些土地都算得上是水澆地,產量自然不會低,就像劉苦瓜家,畝產就超過300斤,不下大明的上等良田。

  在這遍地流油的地方,明人爆發了最大的熱情。

  現在,李年已經成了豐京的總督,家眷都已經來到了豐京,算得上是豐京人了。

  由於明人對土地的追求,導致人地矛盾變得突出,原本的二十幾萬畝土地已經不能滿足明人的胃口,開始向楚馬仕人索取更多的土地。

  楚馬仕人這才意識到,外來者的胃口出乎意料的之大,竟然再次要求“租借”3倍以上的土地,頗有悔不當初的感覺。可是,此時卻已經騎虎難下了。因為外來者竟似乎是無窮無盡的湧來,總人口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就翻了一番。看勢頭,似乎還永無衰竭。

  楚馬仕人根本沒有阻擋的勇氣,只能眼見著自己的土地被不停蠶食。

  後世的加州是美帝農業最發達的州,因為它擁有著所謂的中央谷地,“中央谷地”的土地平坦,東西寬約60公裡,西北長約600多公裡,是一個農業耕作大區,水果、棉花、小麥、大豆,肉類,甚至是水稻,應有盡有,不僅是聞名全國的大糧倉,也是美國名副其實的水果主產區,舊金山就位於其中部出口。

  可以說,擁有了豐京,就擁有了進出中央谷地的通道,就掌控了美洲的西部,乃至更大范圍。

  佔有了中央谷地如此富饒的地區, 李岩又怎麽可能僅僅滿足於糧食的自給自足?雖然墾荒初期主要任務是耕作,但住宅附近,遍種果樹,每年果樹花開,形成了人在屋中,屋在景中的絕美畫面。就比如劉苦瓜家,不僅庭院四周全是果樹,就是小小的庭院中,也搭建了葡萄架,炎炎夏日,在葡萄樹下乘涼,吃喝,不要太快意的事情。其他人,種植瓜果蔬菜的也絕不在少數。首發

  然而,果樹卻不僅僅是用來觀賞的。

  僅僅是一年時間,豐京就實現了自給自足,再也不用大老遠的從大明獲得補給。甚至由於瓜果產量實在不小,不是當地人所能消化得了的,大量的果子被製作成了果酒,售賣到大明與其他地區,賺取了不少錢。

  如此富足舒適的生活,已經讓劉苦瓜有些後悔將自己的小兒子一家留在瓊州了。雖然瓊州生活也不錯,但畢竟是一個孤懸的海島,哪有天高地闊的大陸居住舒適?

  更何況,總督李年大人說了,在豐京,只要你有能力保證土地不拋荒,再多的土地,也都是你的,絕不限制個人的墾荒。

  至於這片土地原主人,印第安人,無論是李年這樣的官方,還是劉苦瓜這樣的普通農民,都選擇性的忽略了,背後的邏輯就是,“這麽好的土地,你們就閑置了,實在是太浪費了,這簡直就是對上蒼的不敬,既然你們不懂的珍惜,那就我們來代勞吧。”與後來美國人所謂的“昭昭天命”不謀而合。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