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李岩之再續大明》第89章 鄭芝龍父子反目
  隨後,黃德華的部眾遷出深山,李岩也依照承諾發還了他們的土地、房產什麽的。由於這些土地與房產已大多為其余的黎首或漢人地主瓜分,要想要回來其實還比較困難。但是,李岩是誰啊,是功勳卓著的大英雄,更擁有精兵強將無數,又有誰膽敢反對呢?

  於是,一番周折過後,黃德華的族人終於獲得了自己的土地,且被補償了不少荒地,讓黃德華等人感激涕零。

  隨後,與黃德華相善的王瑞應也下山投降,與黃德龍享受了同等待遇。

  二人的投降,起到了極大的示范作用,讓一個接一個的黎首或漢人的寨主什麽的下山投降。

  據統計,就在這一年,下山的黎人或者漢人就超過了5萬,直接讓瓊州的人口(繳納賦稅的人口)突破了30萬,使得瓊州府的人口達到了一個新高,這是直接影響。間接影響卻是,瓊州局勢的穩定,也為瓊州移民創造了良機。

  但是,當李岩春風得意的時候,大明的局勢卻飛流直下,最大的禍害就是來自大海盜出生的鄭芝龍。

  李岩自然早就知道鄭芝龍的為人,關鍵是,你無法事先說明啊!人心隔肚皮,你怎麽讓別人相信你說的?而且,唐王依仗鄭芝龍為柱石,李岩的話只會被他當成是挑撥離間。更有,鄭芝龍控制了唐王及其麾下,即使鄭芝龍有異動,他也察覺不到。

  有了這個福建最大的軍閥叛清,福建局勢其實已經無法挽回,李岩心中乾脆就放棄了福建。當然,也伏下暗釘。他通過宣武帝賜予鄭成功國姓朱,從此,鄭成功也可以稱之為朱成功,也有人稱之為“國姓爺”。皇帝陛下的賞識,讓一貫的熱血青年鄭成功熱血更熱了,自認是正義的化身,忠臣的代表,對大明王朝更加忠心。

  鄭成功表面豪爽,其實也是內有錦繡之人。這幾個月來,父親做事情經常避開自己。曾經有一次,有一個人悄悄的摸上自己的家門,時間還是深更半夜,這能是好人?當時自己正好上茅房,否則也不會知道。

  悄悄的派人出去跟隨查探,才發現,這個人可能走的熱了,取下包頭的青布,露出了好大一個明晃晃的腦殼,這才知道,這家夥不是韃子,就是韃子的走狗。事實上,此人就是早已降清的泉州鄉紳郭必昌。他與鄭芝龍一向相善,成功的動搖了鄭芝龍的內心,讓他有了一絲僥幸心裡,認為投降滿清可以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老海盜畢竟老了,失去了曾經的拚勁,成了戀棧老馬。

  鄭成功通過此事才知道一貫教導自己忠君的老父親,竟然不再是大明的忠臣,要向滿清搖尾乞憐,勸阻道,“吾父總握重權,未可輕為轉念。以兒細度,閩粵之地,不比北方得任意馳驅。若憑高恃險,設伏以禦,雖有百萬,亦難飛過。收拾人心,以固其本;大開海道,興販各港,以足其餉。然後選將練兵,號召天下,進取不難。”

  鄭芝龍呵斥道,“稚子妄談,不知天時時事。夫以天塹之隔,四鎮雄兵尚且不能拒敵,何況偏安一隅,倘畫虎不成,豈不類犬乎?”

  父子二人不歡而散,鄭芝龍一心降清,而鄭成功卻在思量如何破局。

  八月初,鄭芝龍下令施福放棄福建北部的天險仙霞關,清軍輕松佔領仙霞關,還獲得了大量補給,士氣大振。

  在宣武朝的詔令下,唐王當機立斷,率眾迅速南下,前往閩南沿海,避免了歷史上的汀州受難。

  九月,獲得充足補給的清軍,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福州。

  十一月鄭芝龍不顧眾人的勸阻,前往福州向博洛投降,隨後被軟禁,帶往京師,悔之晚矣。

  留在安平老家的鄭成功頓時不知所措。這時候,宣武朝廷的任命很是應景的趕了過來,冊封鄭成功為延平公,福建總兵,統領福建兵馬,原有的福建所有兵馬,均受其節製。

  接到朝廷的任命,困境中的鄭成功再也忍耐不住,對著肇慶的方向下跪,淚如雨下,“陛下仁德,成功沒齒難忘。”

  有了這份詔書為依托,鄭成功首先找上了一向與自己相善的叔父鄭鴻逵。鄭鴻逵雖然跋扈,但是從忠君方面講,還是要遠遠超過鄭芝龍的,這方面講,與鄭成功很有共同語言。另一方面,鄭芝龍叛清,讓老鄭家最大的鄭芝龍派系群龍無首。 鄭鴻逵雖然也擁有不小的勢力,但畢竟是旁支,反而因為自己的實力而不能統領鄭芝龍派系,否則很容易被人看成是吞並主枝力量。然而,鄭芝龍就不一樣了,他是鄭芝龍的長子,天然擁有鄭芝龍所擁有的勢力的繼承權。

  在鄭鴻逵的支持下,鄭成功果然比歷史上更加容易的繼承了鄭芝龍的勢力。擁有舟師十余萬,即使是一向有自力之心的鄭彩,也不敢明著反對鄭成功,乖乖的對鄭成功低頭。

  鄭成功大致重整旗鼓後,率軍南下泉州府。接著,又接到一份詔書,上面允許鄭軍在廣東潮州府、惠州府就食。意思也就是允許鄭成功在潮州府與惠州府征稅養活自身。

  鄭成功真的有一種天上掉餡餅的感覺。福建多山,耕地一向不多,且大多貧瘠,難以養活大量人口。這也是福建人下南洋最多的原因所在。

  然而,鄭成功想要養活如此多的士兵,單憑福建如何能夠滿足?於是,將一向豐饒的潮、惠兩府交給鄭成功,自然讓鄭成功感激涕零。歷史上,鄭成功為了奪得潮、惠兩州,可是不惜與已經反正的李成棟兵戎相見的。現在,卻輕松獲得了潮、惠兩府。試問,鄭成功如何不激動。

  只是,細細思考後,又覺得奇怪,“一向錙銖必較的朝廷什麽時候如此大方了?”這時候,他看向了前來傳旨的那位高高瘦瘦的、長相斯文正派的太監。

  這太監大家想必已經猜到,就是那無利不起早的王坤。他自知此次給鄭成功送了大禮,一向豪奢的鄭家肯定會給自己大量好處,為此,不惜勞苦,來到福建傳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